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认识马云(Ⅱ危机中的救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世英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本命年马云深陷舆论危机

中国互联网从蛮荒之地一路走来,产生了像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搜狐、网易、360等在业界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被称为“网络江湖”的互联网行业更是“网事”不断,不知上演了多少精彩纷呈的商业大戏:“QQ大战360”使腾讯背上了垄断和扼杀创新的恶名、百度的竞价排名和侵权事件,使百度一再遭遇媒体的曝光。而这一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轮到了在公众心目中有良好口碑的马云。

时光飞逝,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一晃已年满12周岁。马云说2011年是“阿里本命年”,2011年,恰好也是虚岁48岁的马云的本命年。马云说本命年是阿里巴巴的“多事之秋”,这一年,注定马云麻烦缠身,“绯闻”不断:2月B2B上市公司涉嫌欺诈,CEO卫哲离职;4月淘宝被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称“淘宝知假售假”;6月支付宝深陷契约门,媒体纷纷指责马云有失“契约精神”,马云同阿里巴巴的大股东关系一度紧张;10月淘宝网新分割出来的淘宝商城因收费涨价引发网商“暴动”,一度扰乱淘宝网的商业秩序……

对此,马云坦言道:“我其实(之前)已经有预感,12年是一个本命年,本命年麻烦多。”“但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这么痛,这么苦。”

阿里涉嫌诚信危机

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经批准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请求。马云发内部邮件称,“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对于这样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马云在内部邮件中称,公司要“刮骨疗毒”。

让马云感到“痛苦”、“愤怒”的事是,阿里巴巴经调查发现,其香港上市公司2009、2010年存在数量高达两千多家“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马云认为这突破了阿里巴巴价值观的底线。

阿里巴巴有六大价值观:客户第一、诚信、敬业、激情、拥抱变化、团队合作。“做一个诚信的商人”、“为诚信而战”是马云一路走来赖以将企业做大的根基。然而,尽管马云一再强调其诚信的价值观,但公司内部依然出现了不诚信的事件。这些不诚信的事件给阿里巴巴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中国供应商”是阿里巴巴B2B业务的主要收费平台之一,是马云苦心打造的一个跨国贸易平台。马云打造这个平台的目的,主要是向中国出口商提供一个向外国买家宣传自己的产品的更好的机会。因为马云当时发现,除了广交会,中国出口商尚没有一个向外国买家展示自己产品的更好的通道。阿里巴巴的员工经常说,他们的这个平台,相当于一个一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一天24小时永不落幕的广交会,甚至比广交会的规模更加庞大。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集市,给所有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准入的大门永远敞开,理论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有电脑、有产品,就能在这个集市上获得交易。因而,阿里巴巴很快汇集了众多的用户。2001年,阿里巴巴海外用户为150万,2009年已经升至1000万。

阿里巴巴采取的是会员制。最初“中国供应商”的会费为1.8万元/年,随后涨到2.5万元/年,紧接着又调到4万~20万元/年。应该说,直到2007年以前,“中国供应商”几乎没有遭到过一例欺诈投诉,外商们都觉得“中国供应商”是一个很靠谱、很有实力的地方。

2007年,次贷危机刚刚露出苗头,欧美市场的进口需求很快受到影响,“中国供应商”上的大客户渐渐减少了。商人们赚的钱少了,自然就渐渐感到“中国供应商”的会费贵了。2008年,当经济危机肆虐全球时,阿里巴巴首次出现净利润减少的情况,根据当年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中国半年内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2007年,阿里巴巴股价曾创下39.5港元的高价,到了2008年,则创下了3.46港元的新低。

马云适时抛出了“过冬和拐点”论,阿里巴巴前CEO卫哲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推出了简化版的“中国供应商”——出口通,会费价格降低至1.98万元。这使阿里巴巴即便在冬天的环境下,其付费会员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井喷,5个季度竟然增长了2倍,而此前6个季度也不过增长了50%。

门槛低了,灾难也随之而来。2010年底,阿里巴巴的创业元老、十八罗汉之一的蒋芳由海外市场总监,调任到诚信发展体系部,这个部门前身叫做诚信安全部,专门负责会员间的纠纷与投诉。2011年初,蒋芳发现,有些地区业务员,竟连续签下多起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会员。1月22日,蒋芳给马云及其他创始人发了一封邮件,在邮件中,她愤怒地写道:“TMD,就算把这个平台炸了,也不给这些死骗子机会。”看到邮件后,马云立即给蒋芳打了电话,“发生了什么事?”

公司很快于2011年1月中旬发起一项独立调查,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取证,查实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同时查实有近百名直销员工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明知是骗子客户依然签约,有的直销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这些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有些销售人员,在阿里巴巴上发布虚假信息,例如,把一些中小企业说成是一家很大的集团公司,一些外商看到信以为真,就发订金过来订货,而这些销售人员收了订金,却不发货。

这次欺诈事件的受害者多为国外客户,因而造成的影响远涉海外。一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商家表示,自己的公司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受骗遭受的损失达到2.5万亿美元。这使他只能放弃中国市场,转而投向欧洲和南美的交易。一位加拿大零配件采购商说,他从阿里巴巴一位金牌供应商处采购了3000美元的电脑零配件,但对方只寄来其中的一个小的配件,此后就杳无音讯。这位加拿大采购商发现阿里巴巴的这位金牌供应商在阿里巴巴网站上注册了两个公司,且联系方式相同。他随即向阿里巴巴网站报告了这件事,要求网站调查和处罚这两个账号,但阿里巴巴不但让与他交易的账号继续运营了两个多月,还拒绝关闭这家供应商的第二个账号,理由是这位加拿大采购商和第二个账号没有关联。这使这位加拿大采购商认为,骗子公司能够得逞,阿里巴巴难逃其咎。因为作为一个国际交易平台,买家和卖家之间存在语言和文化障碍,选择异地交易,完全是出于对阿里巴巴的信任。之所以敢冠以“金牌”二字,说明这些供应商的身份已经被严格核实过,但事实上阿里巴巴并没有完全核实。

对于采购商的损失,尽管阿里巴巴已经拿出170万美元来赔偿,平摊到买家的身上最高上限不超过1200美元,事实上,很多受骗者遭受的损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阿里巴巴尽管从2009年开始加强对于国际站会员的筛选,对中国供应商进行最严格的资质认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最大限度内杜绝诸如此类诈骗事件的发生。然而即便是在一些严格管理的措施之下,依然爆出存在两千多家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的事件。这一方面势必影响国际采购商前往阿里巴巴平台进行采购的意愿,另一方面阿里巴巴部分销售人员协助不合格的供应商入驻,这也让众多的中国供应商开始怀疑阿里巴巴平台的质检措施,从而导致一些中国供应商的流失。这对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外贸大额贸易及小额外贸批发业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在最大范围内平息该事件,马云采取了如下措施:关闭2326家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并请司法机关介入调查;辞退一百多名参与诈骗的销售人员,批准CEO卫哲、COO李旭晖辞职的请求,对集团人事资深副总裁、集团CPO邓康明降级另用;还有就是拿出至少170万美元对此案涉及的受害者进行赔偿,每宗诈骗个案涉及受骗买家的付款金额不少于1200美元。

也许有人会说1.9%只是很小的一个数目,相对于阿里巴巴几百万家会员,这个数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将这1.9%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案例上,我们会发现其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而该事件的始作俑者是不可饶恕的。也许有人会说马云对卫哲等高管的处罚过于严重,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不能因为一两次的错误就将其彻底否认。但马云最终还是挥泪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以在最大限度摆平此次阿里巴巴所陷入的诚信危机。

P7-11

目录

推荐序1 马云为什么能行 金碚

推荐序2 相信马云 刘东华

自序 马云是不是变了

第一章 置身风口浪尖的阿里教主

 1.阿里上市,马云变“牛人”

 2.本命年马云深陷舆论危机

阿里涉嫌诚信危机

支付宝股权转让引风波

淘宝遭遇“十月围城”

 3.阿里巴巴与雅虎的不解之缘

第二章 逆势上市:是为圈钱还是为了步入国际化

 1.阿里巴巴上市:一种模式的胜利

为了这一天,等了整整8年

阿里巴巴:令投资商震惊的中国原创模式

上市:撬动资本的魔方

阿里巴巴“并不缺钱”?

 2.寒冬上市,机遇还是风险

为何选择“冬天”上市

在哪上市?纽约还是香港

帮助中小企业“过冬”

 3.关注国际市场,走出国门

走出国门:马云的人生梦想

芝麻开门:让国际股民受益于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能否借上市之机走出国门

 4.阿里巴巴为何决定“私有化”

第三章 涉嫌欺诈:诚信公司出现不诚信问题

 1.涉嫌“欺诈”,阿里陷诚信危机

马云发邮件自曝家丑

骗子公司加盟,阿里形象受损

高层震荡,马云“刮骨疗伤”

 2.阿里凸现模式之弊

海外商家投诉,东窗事发

高业绩下产生的“欺诈”行为

“会员制”的功过是非

 3.回归价值观,重建诚信

“财富不是钱,是诚信”

如何扛起中国的打假问题

第四章 支付宝“单飞”:马云深陷契约门

 1.支付宝:谁动了银行的奶酪

用支付宝解决支付问题

支付宝意外成为网络支付霸主

网络支付:金融界的搅局者

为获支付宝牌照,马云三次转移股权

 2.马云与董事会的博弈

“不完美,但却是正确的决定”

马云、杨致远、孙正义的艰难抉择

巴茨,一个不得不说的女人

签署支付宝股权补偿协议

 3.支付宝重组事件引发的道义和利益之争

支付宝“单飞”,马云惹众怒

胡舒立的质疑:马云是否违背“契约精神”

公众热议:恪守江湖道义还是践行政府法规

第五章 网商“暴动”:淘宝商城突变淘宝“伤城”

 1.淘宝原罪:从免费到收费

将免费进行到底

竞价排名起风波

假货,爱淘人的心头刺

马云的“大淘宝战略”:淘宝一分为三

 2.淘宝商城“步步惊心”

顶着“过河拆桥”推新规

反淘宝联盟发起“网络围攻”

淘宝“伤”城:要规则还是要暴力

 3.马云的难言之隐

“忍”字心上一把刀

马云气话:“下辈子再不干电子商务”

斥资18亿元欲解“围城之困”

 4.电子商务将何去何从

提高门槛谁是赢家

马云如何举起新商业文明的大旗

第六章 从险失控股权到意图收购雅虎

 1.雅巴联姻,马云险失控股权

马云与杨致远的交情

收购雅虎中国,孙正义支招

阿里巴巴“蛇吞象”

三种文化的艰难磨合

马云险被驱出董事会

 2.雅虎问题将马云再引风口浪尖

雅虎:从高峰到谷底

马云为何意图收购雅虎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的先天优势

收购雅虎面临的三道坎

 3.马云是真收购还是为“赎身”

马云收购雅虎的“阴谋论”

收购雅虎给阿里巴巴带来的利与弊

第七章 烽烟四起:阿里巴巴面临的挑战

 1.互联网大佬间的春秋争霸

马云和李彦宏究竟谁“睡不着觉”

搜阿联盟,图谋在搜索市场分一杯羹

腾讯拍拍、搜搜异军突起

 2.电商领域的你争我斗

京东“叫板”天猫

当当、凡客等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

王树彤:挑战马云的女人

 3.阿里巴巴的发展之惑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相信马云

去年在推荐有关马云的一本书时,我说了这样一段话:自从十年前认识马云开始,马云所讲的东西就被整个世界质疑着,在质疑和嘲笑中一天天变成了现实。我知道,马云十年前和十年后讲的东西是一样的;这本书又告诉我们,马云在外面和内部讲的东西也是一样的。这两个一样还告诉我们,至少有一种人的成功是先在内心、先在理念和逻辑上完成,然后再一点点呈现在人们的肉眼看得见的地方。

为企业家人群服务20年,马云是我所认识的罕见的理想主义者。而真正的理想主义者,都是对自己的要求远远高于别人和世界对自己的要求,并痴心不改、无怨无悔地为这些要求历尽苦难的人。他以此为荣,他会发自内心认为“苦难只是一种化了妆的祝福。”在追求那些比“笑话”还好笑的伟大梦想的过程中,马云有没有过一时的动摇和犹豫呢?没有就不是人了,玄奘在“取经”途中还有“十里回头路”呢。但是我知道,在“为什么”的问题上,马云几乎从不摇摆;而在“怎么样”的问题上,偶有妥协或退而求其次的想法是完全正常的。

2011年,马云自己说阿里巴巴过了七道生死关。在里里外外的巨大冲突之中,马云甚至开始怀疑人性的善良与美好。但他挺过来了,阿里巴巴挺过来了,不但挺了过来,我相信马云和阿里巴巴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强大过。

马云是世界级的,不惟他的水准和眼界,更是他的价值观,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十多年来我对马云和阿里巴巴做过很多判断,某些判断一度让人们目瞪口呆,但这些判断大都应验了。在看到人们质疑甚至谴责马云的某些行为时,我相信更多源于对马云和事件复杂性的无知。以我对马云及其面对的挑战的了解,我相信他所做的已经是他所能做的最好,换别人99%以上的可能是只会比他更差。

一些人在评价和谴责别人时无比尖酸刻薄,是因为他们从未想过怎样才能对事情的结果负责。

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透明与对称,使得各色“评论家”们有了苛责英雄们的更多依据、更好条件,我希望这种苛责是为了成就这个时代的英雄,而不是为了杀死他们。苛责别人的条件越充分,这个世界就越需要宽容。一个健康的社会心理和环境,应该是每个人都努力把苛刻留给自己,把宽容送给别人,而不是相反。

当然,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怕高的要求,只怕错的乃至荒唐的要求。如果马云对自己、对阿里巴巴的要求一向远远高于别人对他们的要求,在遭遇大的考验和挑战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相信他们呢?

相信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相信马云,就像相信我们自己。

(刘东华,正和岛创始人,《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原社长)

2012年6月

内容推荐

《谁认识马云(Ⅱ危机中的救赎)》由刘世英著:从历经八年“抗战”一朝上市,到如今的“退市”;从阿里巴巴对雅虎“蛇吞象”的并购,使马云成为国内互联网的一匹“黑马”,到阿雅股权战争爆发,马云险失控股权,再到沸沸扬扬的马云将收购雅虎的传闻;从阿里巴巴一路走来以“诚信”为本,到阿里巴巴B2B深陷“欺诈门”丑闻;从支付宝这个金融行业“搅局者”的“非法”问世到领取“准生证”时引起的与两大股东的“冷战”;从淘宝网从创业者的乐园蜕变为“售假平台”,到马云忍痛推新规引发的“网商暴动”……

马云,这个曾经的创业教父,众多创业者心目中的创富英雄和偶像,一夜之间几乎被众多负面新闻“击倒”。我们该如何看待昔日的偶像马云,如何理解今日阿里巴巴深陷的种种危机?如何看待马云在创业时期和守成时期的“变化”?如何理解马云2011年遭受的三大“风波”?阿里巴巴“退市”意欲何为?电商:赔本赚吆喝?央行为何为难支付宝?马云为何意图收购雅虎?阿里巴巴上市造就了多少千万富翁?马云在上市前后如何排列员工、客户、股东三者间的利益顺序?马云为何挥泪“斩”高管?跟随他创业的“十八罗汉”境遇如何?马云和李彦宏究竟谁“睡不着觉”?中国电子商务及民营企业上市之路将何去何从……《谁认识马云(Ⅱ危机中的救赎)》将独家破解层层神秘疑云。

编辑推荐

全球第一本深度破译马云困局、再现马云精神的作品。

迄今为止最有深度、最凌厉“不为尊者讳”的马云全透视。

破解阿里巴巴迷局、直面电商乱象、厘清阿里巴巴发展迷经。

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管理层危机管理必备读本。

有为青年、社会精英、致力于成为企业家的创业者案头参阅读本,财经传记爱好者及关注电商行业发展的读者大爱。

跟踪6年终出炉,财经传记畅销书作家刘世英继《谁认识马云》畅销30万册再推力作。

《谁认识马云(Ⅱ危机中的救赎)》的价值在于大胆写出了特色时代财富风云的难测,比大圆满式的虚假颂歌和“成功传奇”更富有昭示性。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长金碚、《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原社长、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联袂作序推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