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华沉浮录(4)(精)
分类
作者 董桥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英华沉浮录》六卷是董桥1995至1997年在《明报》的专栏文字。这六卷本依内容分集,於每篇文末加上原来写作的日期。

作者说他相信语言文字与时并进。新词汇、新句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当可丰富语文的内涵;相信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承载文化之余,往往也会倾覆文化。文化认识的深浅雅俗,决定语文境界之高下清浊。本书是第4卷。

内容推荐

董桥的文字,蕴藉有致,短短的小品,却有悠长的回味,炎炎夏日之中,简直有清心的妙用。六卷本《英华沉浮录》设计精致,有醇厚之感,与董桥的文字相得益彰。

《英华沉浮录》的文章曾引起香港朝野的注意,连上海的报纸也在陆续选刊。作者希望在安装了空调设备的现代书房里,依然会有一盏传统的明灯照亮文稿。新和旧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多少前朝旧宅的深深庭院里,处处是花叶掩映的古树。本书是第4卷。

目录

哪里哪里

As与“作为”

“机会”难逢

房屋署的应用文

“这次”的喜悦

中文大学的中文

研讨会真了得!

小处失调

“一向”与“同时”

“细长黄色水果”

先求达意

政治语言

是简报不是简布

带点威严的文字

戴妃“并”不急

文字受洗

送上一块莓子饼

“亲爱的约翰”

不要经典要经读

“进步语文”

“获”得个混血儿

“故”与“也”

对白最难写

讨厌的第三者

退休漫说

哪一位不但美貌而且……

律师追救护车

“安能雌伏!”

“给百合花上色……”

借来的中文

清流中的俗流

跟谁分享呢?

茶与同情

诚诚朴朴的读书人

有物、有理、有方

林肯风骨何在?

在黑暗中抛媚眼

我们的他们,前头的将来

还要勒什么令?

晚香玉和提灯

一说便俗!

文化气息与专业知识

“林青霞表示……”

怀念丘吉尔

用学养去认字解词

“神明在上,我不敢”

想起跛脚鸭

施祖祥说普通话

关注温碧霞的姿色

话说八字不可改动

红了电脑,黑了诗人

人怕老,文怕嫩

宝玉打搅,黛玉劳神

“当喜心翻倒也!”

剪掉刘雪湖的墨梅

搭地铁,听英语

不必优雅,但求体面

孔夫子视富贵如浮云?

“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孩子,我也爱你”?

“此乃重要文件”

社交派对语言

评论女人骑马的军官

是陈年老酒浸出来的

猪小姐叫巧克力蛋糕

如果没有你……

香港中文不是葡萄酒

浅尝那杯女儿红

莎朗·史东写小说

“来人啊,拉下去杀了!”

第一只凤凰的啼声

鸨母高呼:见客啦!

偶学八大玄虚之笔

还是玛丽和约翰的九七!

赶走寝宫里的卫兵

第四页有三十七个错字

鸣风款步走出月亮门

太懒·太笨·太俗

张佛老游园戏字

“这是钱教授的风趣了!”

错把异乡当故乡

抚想当年鬓香钗影

会讲英语的人被强奸?

语文神游太虚幻境

请鲁主任多多讲英语

董建华的辞职信

港督回董建华的信

生命不是一盒巧克力糖

“雪还没有化哩”

孟浪的男生,孟浪的椽笔

心口上那颗朱砂痣

说文解字日志四帖

善待母语,维系尊严

荡漾着优越感的语文

在中国情怀下亲一亲脸

意识形态大联网

陈若曦论方言写作

锻句炼字是礼貌

太假的假洋鬼子

填金等等五帖

施老先生的慨叹

写点体面的公函

“有事请走后门”

想入非非的小妇人

听听张老先生的话

夏济安的译笔还是好的

辨别金石声

文字不可俗气

投资环境与汉字规范

眉园家塾里的背书声

试读章节

周弃子先生在朋友家巧遇一位空头诗人,连称久仰久仰;诗人不弃,当面写了两首作品乞正。周先生拜读之后频频说好极了,诗人却自谦云:“哪里哪里,我这不过是打油而已。”

周先生事后在一篇文章说,诗人的谦虚固然是美德,不过他那两句客套话实在引起听者甚深的厌恶,“当时我口虽不言,心里却在想:打油?你也配?”打油诗写得好确是不易。

香港洋人多,假洋人更多。他们往往又得意又谦虚,说是只会英文,中文不好。中文不好当是实话,中文好的人毕竟不多了。学会英文其实也难。香港中西文化交会,得天时地利,中英文要学得好一点大有机缘,难是难在掌握语言的基本窍门,进而吸收别的语言的长处,懂得创造新的说法和内涵,与时代并进。

宋朝有一部大书叫《文苑英华》,辑集南朝梁末至唐代的诗文。“英华”指草木之美者,也可以形容美好的人或物,包括辞章。本栏旨在纪录中文在香港受英文影响的利弊,栏名以英华二字当然也就有英文华文的意思了。李善注《文选·扬雄<长杨赋>》有“英华沉浮,洋溢八区”之说,我既给“英华”添了新意,索性连“沉浮”也借来一用,点出香港洋化中文有利有弊、可沉可浮的实情。也许有人会说:“你也配?”那我只好谦虚答道:哪里哪里,我这不过是“纪录”而已。

As与“作为"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社会不断演进,语言不断发展,词汇因此也处于经常变动的状态之中:新词诞生,旧词消失,甚或旧词另生新意。眼看词汇步步丰富、步步充实,自然可喜;反之,一见诃汇受到扭曲、变得累赘,难免忧心。

“作为”是一个教人非常忧心的词语。罪魁祸首是英文的“as”。To abolish as soon as possible Hong Kong's status as a port of first asylum,立法局议员和秘书处的中译都说是“尽快取消香港作为第一收容港的地位”。其实,“作为”可以不要,也应该不要。像样的说法是:“尽快取消香港的第一收容港地位”。

周梁淑怡的动议里说:“我要求尽快取消香港作为第一收容港。”这个说法有语病。罗叔清的发言里则说:“唯一办法是首先取消第一收容港政策”。从法理和语言的观点上看,不必“作为”,加个“政策”或者“地位”,意思清楚得很。我们不会对一位漂亮的小姐说:“你作为一位大美人,实在不必花太多钱买化妆品了!”我们说:“你是个大美人,不用花太多钱买化妆品了!”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的思路最重要。罗叔清的发言里说:“由于近数年欧美各国已基本上没有再履行承诺,收容滞港船民,令滞港难民人数有增无减。”应该说:“近年来欧美各国基本上已经不再履行承诺收容滞港船民,滞港船民于是有增无减。”这样好些。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