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技中介发展的概念基础
1.1 科技中介的发展历程
1.2 科技中介的内涵特征
1.2.1 科技中介的内涵界疋
1.2.2 科技中介的功能定位
1.2.3 科技中介的活动特征
1.3 科技中介机构的分类
1.3.1 科技中介系统的结构体系
1.3.2 根据科技中介的功能分类
1.3.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法分类
1.3.4 科技中介创建与运营分类
1.3.5 科技中介的管理实践分类
第2章 科技中介发展的现实背景
2.1 国家促进科技中介发展
2.1.1 扶持科技中介发展的政策
2.1.2 加快发展科技中介的机遇
2.1.3 科技中介发展面临的挑战
2.2 浙江科技中介服务现状
2.2.1 促进科技中介发展政策
2.2.2 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规模
2.2.3 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水平
2.2.4 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内容
第3章 科技中介发展的经验借鉴
3.1 发达国家科技中介发展政策
3.1.1 美国“小企业创新”计划
3.1.2 英国“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
3.1.3 法国“创新工程”计划
3.1.4 德国“史太白技术转让中心”
3.2 发达国家科技中介发展特色
3.2.1 英国的科技中介服务
3.2.2 德国的科技中介服务
3.2.3 法国的科技中介服务
3.2.4 美国的科技中介服务
3.2.5 日本的科技中介服务
3.2.6 韩国的科技中介服务
3.3 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经验借鉴
3.3.1 发达国家发展中介的经验
3.3.2 硅谷重视中介服务的经验
3.3.3 日本科技中介服务的经验
3.4 我国科技中介发展概况特点
3.4.1 北京的科技中介服务
3.4.2 台湾的科技中介服务
3.4.3 香港的科技中介服务
3.4.4 广州的科技中介服务
3.4.5 武汉的科技中介服务
3.4.6 南京的科技中介服务
3.4.7 杭州的科技中介服务
3.4.8 苏州的科技中介服务
3.4.9 宁波的科技中介服务
3.4.10 上海的科技中介服务
3.4.11 长三角科技中介联盟
3.4.12 国内外科技中介比较
第4章 科技中介发展的动力体系
4.1 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系统
4.1.1 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
4.1.2 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
4.2 科技中介发展的动力要素
4.2.1 内外动力说
4.2.2 三力协同说
4.3 科技中介发展的互动模式
4.3.1 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
4.3.2 政府推动与政策引导
4.3.3 科技中介的自身建设
第5章 科技中介管理的模式机制
5.1 科技中介组织的管理模式
5.1.1 国外行业管理模式
5.1.2 我国中介管理模式
5.1.3 行业协会管理模式
5.2 科技中介服务的运行机制
5.2.1 运行机制的构成
5.2.2 运行机制的优化
第6章 嘉兴科技中介的现状研究
6.1 嘉兴科技中介的发展背景
6.1.1 时代背景
6.1.2 市场背景
6.1.3 产业背景
6.1.4 科技水平
6.1.5 文化背景
6.2 嘉兴科技中介服务的现状
6.2.1 促进科技中介业发展的政策
6.2.2 嘉兴科技中介业机构现状
6.3 嘉兴科技中介服务的分布
6.3.1 科技创新平台的中介功能
6.3.2 农业科技推广类中介组织
6.3.3 行业专业咨询类中介机构
6.4 嘉兴科技中介服务的经验
6.4.1 嘉兴科技中介重点案例
6.4.2 嘉兴科技中介几点经验
6.5 嘉兴科技中介机构的问题
6.5.1 从政府政策支持层面分析
6.5.2 从科技中介自身层面分析
第7章 科技中介发展的政策措施
7.1 科技中介发展目标与原则
7.1.1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7.1.2 坚持“四个结合”原则
7.2 科技中介发展的积极对策
7.2.1 营造政策环境
7.2.2 完善服务平台
7.2.3 改善服务条件
7.2.4 监管自律共用
7.2.5 多元全面发展
7.2.6 扶持激励并举
7.2.7 特色规模共建
7.2.8 健全行业监管
7.2.9 持续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嘉兴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名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