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失败后,你必须先把注意力集中到失败的经过上,想一想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在脑海中重现失败经过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发现导致失败的更多因素和更多信息。分析这些因素、处理这些信息时,我们可以学到新的东西,可以调整看待项目失败的角度,改变下一个项目的运作方式,避免今后出现同样的失误。但反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较高的智商与情商。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失败的经过上,思考如果我们当时不那么做,而是采取其他方式或方法,分别会有怎样的结果。我们可能还会给引起失败的原因排序,找出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我们会想当时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没有那样做,哪些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而我们忽略了这些变化,哪些外部条件我们本以为会发生变化而事实上却没有变化。
在反思的过程中,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交谈会很有帮助。我们可以把失败的经过讲给他们听,然后陈述自己的分析结果。我们最信赖的人也许会帮我们抓住重要信息,去除不太可靠的假设,并补充我们遗漏的要点。通过讨论,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从而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解释。当我们把所有导致失败的理由罗列出来,并逐个加以排除、分析的时候,我们对失败的经过就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项目的得失,甚至以全新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当我们明白项目究竟为什么会失败的时候,我们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不再对项目的失败感到疑惑。
例如,唐·杰克逊负责一个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食品的慈善项目,他的主要任务是拉来一个有实力的捐赠人。但是唐失败了,他不仅没能拉来大赞助商,还丢掉了一个小捐赠人,结果这个扶贫项目只好取消,导致更多的贫困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唐痛心疾首,于是他痛定思痛,开始总结项目失败的原因。他认为,首先,他的方案流露出了对富人的敌对情绪,言辞过于激烈;其次,他没有尽早开始筹款;最后,股票大跌,导致有钱人捐款的热情降低。找出这些原因后,唐感到了一丝欣慰。起码他现在知道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项目时应该怎么做了。第一,与潜在捐赠人沟通时,语气要平和,让对方感觉到双方是在合作。第二,尽早开始筹款。第三,当大的经济环境好的时候,设法先得到捐赠人的捐款承诺。如果经济不景气,自己肯定也无能为力,只好碰运气了。想到这里,唐宽慰了许多,不再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了。他开始振作精神,准备迎接下一个项目的挑战。
但是,运用反思战略来控制情绪的时候可能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反思需要我们正视失败的现实,将注意力集中到项目失败的经过上去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样做可能会放大我们的消极情绪,可能会让我们更加自责。譬如,唐的项目遭遇失败时,他最先想到的是一个个骨瘦如柴的孩子吃不上饭时的绝望目光,想到他们由于营养不良而可能感染疾病后的惨状,想到那些孩子的父母因为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时的复杂心情。换句话说,当我们分析失败原因的时候,很容易先想到失败的后果。比如,当回想当时项目团队都做了什么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当时是多么融洽,团队解散后大家的心情是多么难过。想到这些,我们一定会更加酸楚、更加惭愧。这些想法可能会使我们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无法自拔,给我们的反思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项目失败后,如果我们总想着自己听到项目失败的消息时心情是多么糟糕,现在又是多么痛苦,其他同事又是多么难过,那么我们寻找、分析失败原因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从失败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小。P25-28
第一章 控制情绪,直面失败
总结失败的经验虽然难,但是值得
第二章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项目失败,我们为什么会难过?
为什么有些项目比其他项目重要?
如何总结失败的教训?
结论
第三章 掌握时机,当断则断我们延误时机是因为我们固执吗?
我们有拖延的习惯吗?
对失败的预见性
做好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
找到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之间的平衡点
你的平衡点在哪里?
实践要点
结论
第四章 善待自己,关注成长
善待自己的两个案例
你会善待自己吗?
实践要点
结论
第五章 提高情商,互相支持
你的情商高吗?
情绪与信息搜寻
情绪与信息解读
情绪与学习
提高情商,取得别人的帮助
实践要点
结论
第六章 千锤百炼,百折不挠付出与回报
“淡化”失败
调整情绪
处理问题的能力
与互助团成员沟通
纪念失败的仪式或场合
“淡化”失败情绪与“调整”失败情绪之间的区别
实践要点
结论
第七章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控制情绪的战略
在适当的时机终止项目有助于个人成长
情绪、社会支持与吸取经验
遭遇失败时应善待自己
做好遭遇多次失败的心理准备
结语:给女儿的建议
对成功的渴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中国人如此有吸引力,渴望出名、渴望致富、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残酷的现实总是要给我们设置一些障碍,时不时地会给我们的热情泼冷水。竞争的加剧又让成功变得更遥不可及,对现实的无奈、对未来的担忧,让现实中的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
虽然中国很多古老的成语和寓言经常告诫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等,中国并不缺少辩证地看待成功与失败的理论,这些就连小学生都知道。然而,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会给我们自己造成哪些影响?失败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吗?失败之后我们要如何看待自己?哪些因素导致我们失败?如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却并没有弄清楚,所以这些问题才会一直困扰我们,虽然经历了很多失败,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挣扎,却一直无法摆脱这一宿命,成功依旧如同水中月、镜中花。
这本由迪安·谢泼德教授撰写的《从柠檬到柠檬汁》一书描写的正是在失败这种情况下,个人如何进行自我修复、自我认知、自我提高、自我管理,实现自我的一本“心灵鸡汤”。作者通过深入分析失败带给个人的影响,特别是失败给人的情绪造成的影响,从而分析这些情绪中哪些会阻碍我们认识失败、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哪些情绪会帮助我们克服失败带来的不利影响,客观地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达到成功。
谢泼德教授通过大量的实例向我们展示,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失败带来的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反应也都是正常的。从本书的第一章开始,直到最后第七章,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真实案例,这些人,不管是知名公司的高管,如谷歌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还是快餐店老板,亦或是普通的打工仔,在面临失败甚至预料到失败不可避免时,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这种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对读者来说也并不陌生,比如,悲痛、忧虑、抑郁、绝望、冷漠、消沉,等等。失败的确给人带来的是痛苦,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人。因此,作者认为,失败不是世界_的末日,人们不应该过分悲观。人们不应过多关注失败本身,而是要关注如何处理失败带来的消极情绪,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现实中,没有人愿意失败,也很少有人能够直截了当地承认失败。然而,生活中所遇之事十有七八不尽如人意,与其改造世界,还不如改造自己。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所说的:胜利不是结束,失败也不是死亡。最重要的是要有继续下去的勇气。
本书文字朴实无华,读来亲切,内容安排前后有序,逻辑推理脉络清楚,道理表述深入浅出,使人有感同身受、相见恨晚之感。对那些有志于提高自我素质,有感于加强自我管理,有意于完善自我修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值得一睹为快。
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失败并不可怕,本书告诉你从失败到成功的秘诀,可转败为胜。
我们都曾有过失败的经历,都希望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的:从柠檬中挤出每一滴柠檬汁。但是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不是每个人天生的本领,而是后天习得的一种技能。
迪安·A·谢泼德教授潜心研究了几百位经历过失败与成功的企业家,总结了在挫折面前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从柠檬到柠檬汁》可以帮助读者学习遇到失败时如何调整情绪、冷静思考,如何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从柠檬到柠檬汁》文字朴实无华,读来亲切,内容安排前后有序,逻辑推理脉络清楚,道理表述深入浅出,使人有感同身受、相见恨晚之感。对那些有志于提高自我素质,有感于加强自我管理,有意于完善自我修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值得一睹为快。
我们都曾有过失败的经历,都希望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的:从柠檬中挤出每一滴柠檬汁。但是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不是每个人天生的本领,而是后天习得的一种技能。《从柠檬到柠檬汁》可以帮助读者学习遇到失败时如何调整情绪、冷静思考,如何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迪安·A·谢泼德教授潜心研究了几百位经历过失败与成功的企业家,总结了在挫折面前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学会这些方法,可以从容地面对失败,迅速摆脱低落情绪,勇敢地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