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识今,我们的血液中回荡的是近代的脉搏: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塞防派与海防派之争,甲午战争爆发前夕……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是一副什么模样?——在《黎明前的中国——中国近代史札记》里,大师陈舜臣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冷静地观察;在这里,一百年前的中国豁然展开斑驳的长画卷;在这里,你可以读懂黎明前那个锈迹斑斑的中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黎明前的中国--中国近代史札记/陈舜臣作品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日)陈舜臣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以古识今,我们的血液中回荡的是近代的脉搏: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塞防派与海防派之争,甲午战争爆发前夕……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是一副什么模样?——在《黎明前的中国——中国近代史札记》里,大师陈舜臣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冷静地观察;在这里,一百年前的中国豁然展开斑驳的长画卷;在这里,你可以读懂黎明前那个锈迹斑斑的中国。 内容推荐 历史景观中,既有人物的巍峨山脉,又有事件的滔滔大河。大师陈舜臣透过历史的山河,是不是能立体地把握历史呢?《黎明前的中国——中国近代史札记》就是作为《近代中国的群像》的姐妹篇写成的。 林则徐和太平天国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曾国藩有没有想过当皇帝?“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回国后为什么举步维艰?在日本名气最大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是谁?康有为如何从一个改革者变成一个保守派?为什么说“贵族”谭嗣同的一生命运早被决定?梁启超最适合的职业是新闻记者?“一口吞尽胡天骄”的袁世凯有着怎样的超前性?王国维说的“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是什么意思?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黎明前的中国——中国近代史札记》的开场则是在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占了本书约一半的篇幅,分量很重,而这个事件本身也同样重要。 目录 [上卷] 选集版前言 太平天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壬午和甲申 塞防和海防 甲午战争爆发 后记 [下卷] 选集版前言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 没能成为皇帝的男人·曾国藩 局外人的原型·容闳 依赖症患者·康有为 初代和谈家·李鸿章 混沌的忧国者·谭嗣同 被超越的记者·梁启超 容易理解的男人·袁世凯 二流军阀的诞生和没落·段祺瑞 枭雄本色·张作霖 动摇的狂热分子·戴天仇 没落时代的殉葬者·王国维 后记 试读章节 西北飘起了半天云, 巴尔干的暮影昏沉沉, 危机四起云开裂, 降下了天火走凡尘。 这是与谢野铁干有名的《恋人歌》中的一节。这首歌自明治以来,被日本慷慨激昂的书生们所喜爱。 歌里说的西北,当然是指朝鲜半岛。如同西乡隆盛的征韩论一样,明治维新后焕发了青春的年轻的日本,把最近的邻国朝鲜作为扩张的对象。铁干的《恋人歌》是一首青春之歌,里面却强烈地暗示了对朝鲜的渴望,这是时代的潮流。 开放后的日本向朝鲜提出开放的要求,对方不予交涉,征韩论因此产生。李氏王朝没有答应日本的要求,其背后有复杂的家庭背景。 朝鲜国王对清朝皇帝行“事大之礼”。所谓事大,具体说来,就是属国和宗主国的关系。中国和李氏王朝的宗主关系从明朝延续到了清朝。 李氏朝鲜从太祖李成桂建国(1392年)到日韩合并(1910年),是一个持续了五百年的政权。之前高丽王朝末期,正值蒙古族的元朝衰微,中国大陆上明王朝兴起。高丽宫廷里分为亲元派和亲明派。李成桂是亲明派的领袖,放逐了高丽王,建立了一个新王朝。定国号的时候,有“朝鲜”和“和宁”两个选择让明朝裁决。明朝太祖洪武帝选择了“朝鲜”。朝鲜的名字是明朝给定的,正因为有这样的宗藩关系,丰臣秀吉出兵朝鲜的时候,明朝派来了救援的军队。 明清交替之时,对朝鲜来说是个自主独立的机会。可惜的是,由于丰臣秀吉的侵略,国势衰微,独立是很困难的。清军连续两回侵略朝鲜,李氏朝鲜改奉清朝为宗主国。这个关系一直保持下来。 在朝鲜,丰臣秀吉被当做大坏蛋,一般用他原来的姓称呼,叫他平秀吉。平秀吉也可以读作平定秀吉。朝鲜人拒绝使用“丰臣”这样好听的名字。而灭亡丰臣氏的德川氏对朝鲜来说是好人。因此在德川时代,朝鲜和日本有外交关系。除去宗主国清朝,日本是朝鲜唯一有外交关系的国家。而且对于日本来说,朝鲜也是唯一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与清朝、荷兰长期通商,但这只是通商关系,不是政府间的外交。 德川时代,日朝间交往顺利的一个理由是“抗礼”。所谓抗礼,就是平等交往的礼仪。 冻亚汉字圈里的常识认为,皇帝之下是王。汉高祖刘邦打倒项羽,从汉王变成了大汉皇帝。然后他把自己的兄弟、儿子等同族的人封为“王”。另外一部分功臣也被封为王。韩信后来被降格为淮阴侯,但最开始是齐王,建国后封为楚王。日本的皇室制度里,天皇之下的皇族是王,皇子是亲王,皇女是内亲王。 李氏朝鲜称为朝鲜王,不称皇帝。因为它是在宗主国清朝皇帝下面。德川时代的日本,天皇不掌握政权,将军在统治日本。德川将军正式的称号是征夷大将军,称为“日本国大君”。当时日本和朝鲜双方都不是最高领导者,因此是“抗礼”,他们都是天皇或清朝皇帝下面的“王”。根据新井白石的意见,幕府将军给朝鲜的国书中,有一个时期用的称号是“日本国王”。 足利义满在给明朝的国书中自称“日本国王”,遭到了后世史家的批判,德川将军对朝鲜自称王则没有多大问题。因为足利义满是在对明朝称臣,而德川将军给朝鲜的国书是平等的,不是向朝鲜称臣。 明治维新以后,因为大政奉还,日本国王(德川将军)退到幕后,日本皇帝(天皇)走上前台,日朝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明治元年,明治新政府向朝鲜发出了统治声音。依照惯例,对马藩藩主宗义达派遣了先行使者,传达“书契”。但是朝鲜拒绝接受。因为“书契”中有“政权一归皇室”的字样。对于朝鲜来说皇帝是清朝,日本擅自使用“皇”字,朝鲜无法接受。 明治新政府对这个问题似乎认识不足。“书契”被拒绝之后赶紧研究,终于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对此明治政府的做法是打击朝鲜的弱点。也就是和朝鲜之上清朝签订修好条约。1871年,日本同清朝缔结修好条约。这当然是在国家间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条约。 日本和清朝是平等的。那么,从日本的角度看,在清朝之下的朝鲜就低一个档次了。对等的清朝可以对朝鲜拥有宗主权,日本也就可以拥有宗主权。至少日本是比朝鲜高一个层次的国家——明治政府对朝鲜的幻想就是从这里出发的。这是极其高压的想法,之后也就招来“吞并”的重大结果。 那么,清朝对朝鲜的宗主权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清史稿》记载,清朝视为属国的有朝鲜、琉球、越南、缅甸、暹罗、南掌(老挝)、苏禄(菲律宾南部的群岛)、廓尔喀(尼泊尔)、浩罕(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坎巨提(帕米尔西南部)十个国家。 这些属国对清朝“称臣纳贡”、“奉正朔”、“受册封”,就是像足利义满那样称臣朝贡。并且要使用清朝的年号,接受中国皇帝的公文上的承认。凡有庆祝和吊唁,朝廷会派遣特使。这样的宗藩关系主要是形式上的。清朝没有派遣常驻的管理,基本不干预那些国家的政治。作为宗主国,接受进贡后要还礼,一般要赏赐数倍于进贡的物品。通商也给予优惠待遇。另外宗主国有义务保护属国,维持属国的王统延续。P87-89 序言 历史景观中,既有人物的巍峨山脉,又有事件的滔滔大河。我想,透过历史的山河,是不是能立体地把握历史呢?本书就是作为《近代中国的群像》的姐妹篇写成的。 以人物为中心的姐姐已经收入了选集中,这次加入的是以事件为中心的妹妹。我的想法是重现一个完整的河山。如果这个愿望能实现,我会非常高兴。 我不是要把自己理解的历史传达给读者。作者自己不过是在从事一边做笔记、一边去理解历史的工作。我希望自己的笔记能对读者起到一些帮助,才公开出版。 这本笔记是历史景观的素描。细致的描写不是本书所追求的。比如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之死,作者根据曾国藩的奏文,认为他是服毒自杀。但也有一种说法是病死,证据也很有力。这种细致的考证就交给专家去做吧。 中国近代的事件都和现代相关,在我们的血液中也回荡着近代的脉搏。 我执笔的愿望,是希望一般人都能了解整体而又不歪曲的景观。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本书的开场则是在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占了本书约一半的篇幅,分量很重,而这个事件本身也同样重要。 1981年7月 陈舜臣 后记 虽然我自己也不清楚会用什么形式,但我希望尽可能地把中国近代史写成小说。对于我这类人来说,这是个非同寻常的野心。也许有人觉得我太狂妄了。我写完了《鸦片战争》,之后一直没有续作。按照时代顺序,下面应该是《太平天国》。但是我还没有动笔,这距离写完《鸦片战争》已经过去十年了。 这其中有很多理由,最大的理由恐怕还是无法充分地把握时代。现在回头看看,《鸦片战争》写得确实很容易。 在鸦片战争中面对西欧的力量后,中国的所有事情都变得复杂了,人也变得复杂了。要充分地把握和感受,需要花很多时间。这是个慢性子的工作,必须一个一个地准备好。 《亚洲评论》上以“中国近代史笔记”为题连载的十二篇文章,并不仅仅是人物评论。和题目一样,是笔记。就是把以前的研究加上一些新东西,大概没有什么闪光点。要把握近代史,就要一个一个地审视登场人物,我只是把人物一个个做了笔记而已。当然这都是我的观点,而且不是什么闪光的观点,都是极其普通的观点。 因为《亚洲评论》是季刊,连载了十二回,就是整整三年。因为是三个月一次,总是在我快要忘掉的时候来催稿。下次要写的人物在三个月前就定好了,因此有充分的时间去查人物资料。而实际动笔的时候,都是在催稿之后。所以,我慢慢地查资料,短时间内写出来。笔走龙蛇之间,甚至有种错觉,以为是在做某个老师讲课的笔记。 虽说是笔记,毕竟都是自己的心得,将其出版,我是没有半点犹豫的。虽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常识,把它介绍给日本的读者也是有意义的。不管怎么说,已经在杂志上发表过,不好再拒绝出版社的好意了。 因为所有的人物都在同一个历史舞台,我重新通读之后,把重复的部分删去,在原文上做了很大修改。 实际上,我还想换一个题目,因为时间所限,就用了连载时的题目。笔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课的讲义。同是讲义,读者们也可以是跑题的闲谈。 陈舜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