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学生素质教育读本(新沂市高级中学校本教材)
分类
作者 徐长征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怀念那块石》、《特别滋味“泰山石”》、《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坚守石花开》、《石头的完美蜕变》、《石匠》、《雨花石》、《石者,智也》……由徐长征担任主编编写的《中学生素质教育读本(新沂市高级中学校本教材)》除了收录以上这些由同学们创作的文章外,还讲述了“做实人”、“学十德”等内容。

内容推荐

这本《中学生素质教育读本(新沂市高级中学校本教材)》是新沂市高级中学校本教材,由徐长征担任主编编写。

《中学生素质教育读本(新沂市高级中学校本教材)》除了收录《特别滋味“泰山石”》、《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坚守石花开》、《石头的完美蜕变》、《石匠》、《雨花石》、《石者,智也》等文章,还讲述了“做实人”、“学十德”等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 悟石性

篇首语

第二部分 学十德

篇首语

第一章 仁

第二章 礼

第三章 信

第四章 勤

第五章 俭

第六章 忠

第七章 孝

第八章 节

第九章 勇

第十章 达

结束语

第三部分 践“实”训

 篇首语

第四部分 做实人

 篇首语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观赏美石,既是原始的文化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原始文化的发展。石头千变万化的纹理和美丽的图案,必然对原始人的思维活动产生影响。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始发于自然。”原始人从石头上的自然纹理和图案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从而产生了原始文字和绘画,萌发了原始艺术。虽然至今仍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点,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否认。因为既然动植物如贝壳、龟壳等对原始文化能发生影响,为什么石头就不能呢?既然现代人能模仿石头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为什么原始人类就不能模仿呢?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原始文化就是石文化。

石文化对原始文化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神话故事方面。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奥秘无法解释,就产生了神话。我国古代神话中,就有女娲炼石补天、精卫鸟噙石填海等一系列为世人所熟知的神话传说,它们都对当时的文学及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游记》和《石头记》,山石中崩出美猴王,石头化成贾宝玉。

不仅如此,原始人还把石头作为图腾来顶礼膜拜。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都寄予赋有灵性的石头上,希望通过石头保佑他们丰衣足食、国泰民安。在我国羌族人居住的地区,山林道口、田间地头、屋顶室内都供奉着一块白石,据传,这个民族在古代的部落战争中,一块白石救了他们。于是白石成了这个民族的图腾而受到崇拜,而且一直延续至今。不仅是原始人,泰山的山石文化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泰山山石崇拜,而且为世界各地的华人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游览泰山时,除了目睹小泰山、红石门、醉心石等大型的山石奇观之外,更能看到一大景观:那些泰山的远方游客,那些善男信女们,虔诚地捡起地上的石头,许一个心愿,然后把石头压在沿途的树枝或石碑上。再有,在泰山的每一条游览路线和各个游览景点,我们都可以看到用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等山石制成的长条形“泰山石敢当”。据说在秦汉时期,人们把石敢当作为一种灵石,驱邪避祸,以镇风水。到了五代,出了一个以死保卫晋高祖的石敢,人们十分崇尚他的英雄行为,认为他能逢凶化吉,到明清时代,英雄人物“石敢”便与灵石“石敢当”融为一体了,而且成为泰山山石崇拜的一个物象。这种民间习俗究竟起于何时,已没有准确的考证,它只是作为民间香社的一种祭拜方式存在着,并将一直延续下去……由此不难看出,石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但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丰富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宝库,使之永远成为世界文化林中的一块瑰宝。

众所周知,石头象征着坚定、坚固、顽强以及各种我们所向往的品质。因此,人们用石心比喻坚定的信念,用石交指代牢固的友谊,用石城汤池形容防守坚固的城池。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石头的魅力才这样恒久不衰。可以这么说,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利用石头或变相利用石头。所谓的变相利用,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以石为器,或以石为原材料,制作成人类所需要的东西。石头无所不在,无所不用。无论是国家的重要建筑物,如皇宫、皇陵、御园、城堡、寺庙、堤坝、桥梁、大道等,还是民间的园林、房屋、庭院、亭舫、涵道等,无不以石为建材。至于石碑、石刻、石雕、石画、石钟、石磬、石鼓、石塔、石砚、石棺、石室、石印等,更是在石头上做尽文章。因为美丽的石材代表着高贵,也隐含些许神秘,而不同的石头又各具特色,山中的岩石峻峭凌厉,水中的卵石亲切圆润;北方的山石浑厚沉着,江南的石头奇巧精妙。根据石材的不同特点,人们把它用于很多方面:石刻、碑碣、石磬、雕塑,尤其是建筑,建筑让石头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们常说,建筑是一部石头写的书。石头的历史也因建筑而格外融人了人类文明的历程。自古至今,从建筑的结构,到建筑表面的铺装,建筑环境中的装饰,石材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石材的选择、组合、雕刻,可以赋予建筑物不同的性格与韵味。以石头雕刻为例。中国传统古建筑虽然以木材作为主要的结构构架,但是由于木材不耐火、易腐烂以及防潮性能低等无法避免的缺点,决定了石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仍占有不可或缺的特殊地位。木柱下面的柱础、房屋下面的台基、台基四周的栏杆、台基至地面的石阶、台基旁的御道、寺庙内的佛像座、殿前的碑碣、大门外的抱鼓石等等,都可以看到石头熟悉的身影。而且,凡是用石料的部位,几乎都可以发现有石雕作为装饰。至于那些完全用石料筑造的牌楼、佛塔、经幢、门阙、华表、石柱、桥梁等石雕装饰则更多。雕饰的内容从模仿自然的花草植物,到各种各样的吉祥动物图案。其中,在宫殿建筑和官府建筑中,又以龙和狮子为首。这些动物往往神态威武、气势恢弘,而且雕刻主题明确、装饰繁复、雕工精致,建筑由此显得格外雄伟、壮观,进而进一步衬托出主人的财势、地位和无上的权力。而在一般的民间建筑中,这种石雕装饰被简化了许多。如作为帝王象征的龙以及狮子都已经很少被采用或被禁用,大多采用动植物装饰或民间的传说故事等,以表达主人保宅邸平安、驱邪避祸、祛病纳福、招财利市,祈福禄寿喜、加官晋爵的美好愿望。雕饰手法也很简洁,甚至只做一些粗浅的线刻。越是贫民,石雕装饰就越被弱化。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石雕不仅仅作为一种装饰手段存在于建筑上,而是与建筑型制、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一起组成一幅封建礼制的图像。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建筑已远远不止于石头的构建,各种新奇的材料几乎可以达到人们想要的任何效果,石材却从来没有丧失它的光彩,依旧牵动着人们的梦想。石头依然高贵、优雅、沉着、大方地屹立于材料王国的宝座上,向人们讲述着它几千年文明的历程、几千年神秘的使命、几千年沧桑的变化。

纵观石头历史和石头文化,人们对石头的利用,一是在物质生活方面,二是在精神生活方面。富于创造力而从不安分的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已经不满足于自身的物质局限性,而力求在精神上超越它。并且,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石头的作用及其对文化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挖掘、重视和研究那些潜伏在石头里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并谱写新的历史篇章。P3-5

序言

古有女娲炼石补天,佳话美名流传后世。今于苏北新沂市沭水之畔,陵山之麓,有一老校,旧名王庄中学,今为新沂市高级中学,一群“当代女娲”悟石性、学十德、践实训、做实人,脚踏实地,辛勤耕耘。校长薄品安主事伊始,尔来十有一年矣。十一年之中,励精图治,披肝沥胆,夺三元,赢更名;学子人高校,教师获嘉名,学校享赞誉,“实”训初始成。薄校敢为人先,立足农村,艰苦创业,戮力同心人精神,高级中学扬美名,是以“徐州市名校长”“感动徐州十大教育人物”之美誉,纷至沓来;支部书记熊学群,副校长王秀彩、王珂、杨顺成、姚松及十余中层教干,志虑忠纯,不懈于后,敬业爱岗,不惟己身修成果,且弘女娲伟精神。于陵山沭水之间,缔造乡间名校,锻炼补天之才。而今“新高”之校园,广布名石奇石,且将石之品性归乎五:日实,日坚,日静,日雅,日朴。以期莘莘学子读石做人,悟石德而修己身。“雏鹰”之文学社团举行“谈石”征文,社员观石有感,石性石质,深入体味,发为美文;学校遴选简拔,予以嘉奖,以激发“实学”“实干”“石(实)话实说”之精神,遂使校风纯正,历久弥新。又于垣墙之上刻印“十德”:仁、礼、信、勤、俭、忠、孝、节、勇、达。十德者,“实德”也。精拔力行十德之士,述其事迹,供学生观摩读悟,常思修身做人之道。

“四实教育之读本”从“新高人”“读石做人”开篇,以实施“四实”教育系列活动来打造校园“实文化”之实践为主体,兼以介绍本校教育教学成果、校风、校训以及名师学子。读本寓教于“实”,图文并茂,寓知识、趣味、教育于一体,读之可修身,悟之可怡情。读本之主编徐长征先生,任职校办主任,受学校之重托,数月苦坐,批阅删改,心血终成。值此读本付梓之际,当年徐师老校友、今日“新高”校长薄品安先生嘱予为序,笔者不揣冒昧,思及人类文明历史与大自然形形色色石头之关联.,探感“新高”新女娲“补天”育人事业之艰辛,浮想联翩,信手敲键,诌出半文不白小文一篇,权以塞责,不通欠妥之处,请读者不吝赐教为盼。

开天辟地石头生,人猿揖别品石性。

女娲炼成七色石,补天救民建奇功。

生民敲石制石器,石斧石刀初具形。

石碓石磨和石碾,农耕时代展文明。  文人墨客玩石久,石之神韵渐人梦。

陵山沭水有灵性,钟灵毓秀新高中。

爱石慕德系阿谁?名校新高师与生。

校园美石启深思,由石到实妙悟成,

含辛辑录为教材,只盼师生身力行。

遐迩皆知四实篇,陵山新高扬令名!

今阅读本情难已,复仿柳词吐心声,

不避效颦惹众笑,一并示之求哂正。

钟吾形胜,宿新要塞,马陵自古繁华。名山傍依,沭水欢波,映带大镇人家。古河淘清沙。山树挂硕果,美景无涯。市廛红火,人着罗绮,显豪奢。

水绕山环清嘉。有“新高”名校,绽放奇葩。品石施教,求实创新,孜孜求索佳话。校本谱华章。“补天”显身手,当代女娲。造就栋梁贤才,添彩新华夏。

20111年5月18日草于沭滨苦干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