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话语集/法国诗歌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雅克·普雷维尔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法国诗人雅克·普雷维尔注重发现下意识,描写梦幻,力图探索前人所不曾注意或注意得不够的领域。在他的诗中,意象杂乱地呈现出来,包括具体可感的意象和抽象的不可触摸的意象。意象的集中出现能产生始料不及的强烈效果。

内容推荐

定稿于1947年的《话语集》收入了1930—1944年间的九十五首诗,体裁不拘一格,语言亦庄亦谐,难以分类,模糊了散文和诗的常规界限。其开篇一首《试论法国–巴黎一场头面化妆晚宴》令人耳目一新,把超现实主义的讽刺与无秩序推向极致;而他独创的“快讯”式和“清单”式诗体则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半个世纪以来,《话语集》先后被译成数十多种语言广为流传,经久不衰。《话语集》出版至今,在法国已发行三百余万册,堪称“诗歌已死”时代的诗歌奇迹。

目录

中译本序 民众诗人的话语

试描述法国-巴黎一场头面化妆晚宴

马的故事

捕鲸

美好季节

阿利坎特

家庭旧事或凶神狱警

我看见其中几个人……

为了你,我的爱

伟大发明

事件

厉声开音符

天主经

塞纳街

笨学生

鲜花与花圈

返乡

音乐会没有成功

果核时节

蜗牛送葬曲

里维埃拉

懒觉

在我家里

猎童

家庭生活经

变幻的风景

在田野……

人类的奋斗

我就是这样

血中的歌咏

清洗

倒戈

这场爱

手摇风琴

书法练习

早餐

刚强的女孩

愁思茫茫

绝望坐在长凳上

捕鸟者之歌

为了给小鸟画像

流沙

几乎

正路

伟人

手推车或伟大发明

最后的晚餐

尊贵家族

美术学院

三王来朝

圣经

打谷机

破碎的镜子

自由街区

新秩序

随小鸟而定

您将看到您将看到的

红霞无边

歌谣

法语作文

日食

狱卒之歌

红漆木马

愚蠢的断言

诞生

音信

集市

在花店

史诗

苏丹

节日活动继续

凡高的悲歌

星期天

公园

夜巴黎

花束

芭芭拉

清单

比熙街如今……

历史教训

荣耀

不能

会话

奥西里斯或逃往埃及

和平演说

查票员

向小鸟致敬

虚度的光阴

海军上将

战天使

卡鲁塞尔广场

行列

婚礼与盛宴

毕加索的漫步

毕加索的神灯

附录一 重而不复的魔术

附录二 雅克??普雷维尔生平和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准备好了想戴的面具。

一个人头戴泥巴烟斗怪面具,另一个戴着英国海军上将的面具,有些人顶着恶臭的脑瓜,戴着刽子手加利费的面具,一些脑子有病的动物的面具,一些奥古斯特·孔德的面具,鲁日·德·李尔的面具,圣泰雷兹的面具,猪头肉冻面具,猪脚牛蹄面具,殿下大人的面具,乳品商的面具。

有几个人,为了给大家逗乐解闷,肩上扛着可爱的小牛脸,而这些小牛脸是那么漂亮,又是那么凄惨,耳蜗里还插着小青草,就像岩洞中的海藻,以至于没人察觉它们是些面具。 

一个戴骷髅面具的母亲笑着把她戴孤女面具的女儿引见给世交老友、戴着索勒羊面具的老外交官。

 而当头顶哥伦布鸡蛋的总统冠冕堂皇地莅临时,全场群情鼎沸,惊叹不已,那绝对是一个深具先见之明、引人人胜的迷人扮相。

“事情虽简单,但要动脑筋。”总统一边打开餐巾一边说,面对如此风趣而又直言不讳的谈吐,众宾客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大胖子工业巨头从围裹着纸板的鳄鱼眼里由衷地流下喜悦的泪水,一个小企业主不停地轻嚼着菜肴,一些漂亮女人高兴得轻轻搓着乳房,那位海军上将则欣喜若狂,他喝香槟酒,却拿反了高脚杯,把杯脚咬得嘎扎响,结果肠穿孔,站着以身殉职,他扒着椅背高喊:“孩子们先上。”

事情巧得出奇,海上沉船遇难者的妻子,听其女仆的建议,恰在当天早上为自己制作了一副战争遗孀的巨大面具,两边嘴角各拖着一条苦涩的长皱纹,蓝眼睛下面吊着两只痛苦的灰色小眼袋。

她在椅子上挺起身子,呼喊总统,大声要求领取军人津贴,要求获准在晚礼服上佩戴亡夫六分仪似的X形十字勋章。

稍稍平静下来之后,她那孤寡女人的眼神随即瞟了一下餐桌,看见各种冷盘问作淫媒的浸渍鲱脊,她呜咽着不由自主地取了一些,然后又取了一些,想着海军上将夫君活着时没能经常吃上这道美味,而他又是多么喜好这一口啊。停。礼宾司长宣布停止用餐,因为总统要讲话了。

总统站起身,用餐刀敲碎了蛋壳的顶端,想凉快一点儿,果真凉快了那么一点点。

P11-12

序言

雅克·普雷维尔不自况“诗人”,实因其话语独特,在法国当代诗坛别立一帜。今有意大利“国际新弗洛伊德运动”发起欧洲新文艺复兴,提出“话语数脉”(Le chiffre de la parole)的理念,颇有些让其拉丁姐妹们不知所云。何谓“话语数脉”?其实,读读普雷维尔的《话语集》,就会有实感,胜似苦苦去进行一番符号学研究。

2009年,巴黎市政府举办了《巴黎佳丽》展览,首次大规模呈现了雅克·普雷维尔丰富的诗歌创作和整个电影生涯。参观者潮水般涌来,在几座展厅驻足,细读普氏的诗稿、手迹和生活工作照,或静坐放映室里看《戏楼儿女》、《夜来访客》、《维罗纳情侣》、《雾岸》、《拂晓》等影片,或沉浸在《落叶》、《芭芭拉》的歌声中,沉醉于一种清澈淡远的意境中。

大厅里,普雷维尔为影片《戏楼儿女》写的对白在参观者的耳畔回荡。女主角嘉朗丝温情地对情人巴蒂斯特·德布罗说:“爱,是如此简单!”如此简单之话语,竟是那么触动听众心魄,宛如人鱼泣珠,美姝漱玉,晶莹剔透。普雷维尔就是这般纯任性灵和自然超逸,用清淡的话语表达浓郁的情感。

确实,他的诗歌语淡情浓意深,反映了寻常人的心境。且看《公园》一诗:

一千年一万年

也倾诉

不尽

那永恒的一瞬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沐浴冬日的晨曦

在巴黎蒙苏里公园

在巴黎

在地球

在地球这颗星辰里。

没有华丽辞藻,亦无生僻典故,自然观物言情,清新秀隽,流溢出醉人的别样幽芳。

再看《家庭生活经》的尾声:

……

儿子被打死香火没法继续传

父亲和母亲去墓园

父母亲觉得这很自然

生活继续照旧打毛线打仗打生意算盘

打算盘打仗打毛线

打打打算算算

埋进墓地才算完。

这里,诗人讥嘲法国平常人家的浑浑噩噩,遣词精工自然,一洗经典诗坛寻章摘句的雕虫之习,特别含蕴着一种冷色幽默,似乎让人徒唤奈何,实则为对既立秩序的深刻暴露,对精神贫困的犀利批判。与《公园》里对幸福的温情表达相反,他在此表达的是凡人“心灵的反抗”,矛头虽指向世上驱民于战的豪强,但并不同于一帮揭竿而起的草莽英雄。实际上,作为一个反权威、反教条的歌者,他只是描述巴黎的“晚宴”,揭下宾客们的“面具”,而自己绝对不愿、也不可能由一个为民请命的游吟诗人最终变成社会的主宰。或许,这正是普氏话语的“数脉”,恰为他脱离超现实主义“教父”安德烈?布勒东的缘由。

《话语集》发表于1945 年,恰在普雷维尔为马塞尔?卡尔内导演的影片《戏楼儿女》写对白出名一年之后,是他最早的一部诗歌合辑,也是作者写幽默自由诗,大量求之于“同音异义”或 “音节颠倒”、寓意、反衬等文学修辞格的创新典型之始,而后传布甚广,在欧洲几乎家喻户晓,故有着特别显著的意义。他的其他几部散文诗集,如《故事集》、《戏剧集》、《雨天与晴日》、《春天盛大舞会》和《碎语集》,以及由音乐家约瑟夫?科斯玛配曲的《五十首歌》等,都以近乎口语的通俗形式深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咏唱庶民的悲欢和对幸福的渴望。

在那塞纳河,

我体验过,

体验过爱情

和苦难的折磨,

而这一切,

又在忘乡湮没。

这是普雷维尔为尤里斯·伊文思的艺术纪录片《塞纳河畔》所配的诗文;作者以朴实的抒情格调叙述了“塞纳河与巴黎的邂逅”,在20世纪50年代末感动了中国观众。从那时起,我们开始知道,在“启蒙城”巴黎生活着一位像清代《通志堂集》作者纳兰性德一般格高韵远、不随人道黑白的法国诗人,而且他对中国及东方的长城怀有浓厚兴趣。

同巴尔扎克和雨果一样,普雷维尔虽未曾踏足中华大地,但却有一种“中国情结”,在《地方色彩》一诗中曰:

天堂鸟在爽朗地欢笑

这些中国人多可爱,

有欢乐,也有心焦……

在题为《蚕丝》的诗里,他缕述“丝绸之路”终点长城的景致:

中国的长城之巅

袅袅飞燕,

在那边天真地觅食,

终日筑巢不倦……

普雷维尔从巴黎寄情遥远的长城飞燕,在北京得到了热烈的响应。2000年11月,时值他诞辰100周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纪念大会,千余人踊跃参加,大会还出版了法国专家和一些中国年轻学者们悉心研究他诗歌的“论文集”。其时,法国外交部特地来电祝贺。法国驻华大使毛磊先生到会发表演说,特别强调:“这是一次我们两国文化通汇的良机,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果,体现了普雷维尔进行现实交流的精神。”

这次活动也成为年轻教师陈玮研究和翻译普雷维尔诗歌的契机,导致今天《话语集》中译本的出版。意大利有一句谚语云:翻译本是一种悖论。要在诗歌翻译中完全做到鸠摩罗什所谓的“依实出华”,几乎是不可能的。普雷维尔的“话语”貌似通俗,但却充分体现了法文表达的特殊风格,加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悬殊,要在汉译里表达出原诗的化境,实际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让人望而却步。

翻开眼下的《话语集》中译本,与法文原诗仔细对照一下,不难发现译者在处理诗宇的明相与暗面方面颇费了一番心思;她在尽力求得神似上进行相当有效的再创造,付出了可贵的努力。当然,这跟译者本人具有诗人气质和对普雷维尔文学艺术生涯相当全面的长期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诗歌翻译来说,这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诗人阿芒·卡蒂八十寿辰时,笔者还记得曾在巴黎跟普雷维尔的生前好友让·克洛德·雷维一同去过普氏故居维隆别墅,触景生情,曾模仿逝者的风格赋诗,感怀他为人熟悉的面貌:

他有一双凸出的眼睛,

像两块点燃的火石一样  放射出炯炯的光芒……

还有他的精神特征:

他主持正义,

活着,笑着,

话语总那般俏皮。

普雷维尔的话语,是民众发自心底的呼声,是时代的号角,令人联想到民众诗歌先驱欧仁·鲍狄埃要推翻偶像崇拜的响亮号召:

我们将要成百地撕碎

那些虚伪的纸神祇。

或者,联想到法国另一位民众诗人克洛维斯·于葛在追悼《樱桃时节》作者克莱芒时对未来的展望:

我们将从耻辱的文坛上,

揪下那帮御用讴歌者,

不让他们再把恺撒颂扬……

波浪在微风吹拂下歌唱,

像迷雾被驱散,

教条终将被埋葬……

2010年春夜,于北京永安里蜗居

后记

2000年11月11日,历时一天的雅克·普雷维尔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沈大力教授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由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并获得法国外交部和法国驻华使馆资助的纪念活动,得到文化界、教育界、新闻媒体等多方的广泛响应和实际支持,近千人参加了由纪念大会、诗歌及戏剧作品表演和电影放映组成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杂志2000年第5期特辟纪念专栏。作为纪念委员会成员,我有幸借此机会认识并接待了沈大力教授的好友、法国普雷维尔研究专家、伽利玛出版社七星文库《雅克·普雷维尔全集》的编订作者达尼埃尔·加西格丽娅一拉斯泰尔(DaniNe Gasiglia Laster)夫人和阿尔诺·拉斯泰尔(Arnaud Laster)先生。从与他们的座谈开始,到参与组织各项纪念活动,撰写论文“重复的魔术——普雷维尔话语中的重复修辞艺术”,直至参加编写《北京2000年纪念法国诗人雅克·普雷维尔诞辰100周年文集》,我对大学时代就已喜爱的这位诗人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在跟沈大力教授研习了法语文学修辞学之后,我获得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访问学者奖学金,于2004年10月赴巴黎三大研究法国文学和修辞学,普雷维尔便是我研究计划的核心。在留学的一年里,任巴黎三大文化处主任的阿尔诺·拉斯泰尔先生正好开设普雷维尔电影评析课和戏剧班工作坊,这自然都成了我的“必修课”。他还不失时机地带我观看了当年巴黎几乎所有与普雷维尔有关的戏剧演出、诗歌朗诵表演、歌曲演唱会,甚至包括在香榭丽合剧院观摩诗人生前好友、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谱曲的《布兰诗歌》的总彩排,那激荡人心、强健有力的节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戏剧班排练的普雷维尔的《不速之客》也在三大每年一度的戏剧节中汇报演出,得到前来观看的巴士底歌剧院导演的称赞,我也在和戏剧班一起研读剧本并观看排练的整个过程中受益匪浅。利用课余和周六的时间,我在三大图书馆看遍了馆藏的普雷维尔的电影录像带。2005年6月,巴黎18区区长邀我参加红磨坊附近普雷维尔故居维隆别墅的文化节,在三总督露台的书展上,我买到了早期配有精美插图和史料图片的介绍普雷维尔及其作品的图书,如获至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