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聆森所著的《昆曲与人文苏州》全书凡20余万字,绪论之后共有八章,先后论及昆曲与“昊侬软语”(苏州方言)、古城春秋(苏州历史)、苏州园林、苏州丝绸、苏州作家群体、苏州理论家群体、苏州滩簧和苏州的状元与梨园子弟—八方四面的关系,全面、深入、圆转并且颇为透彻地论述了昆曲在苏州的产生和发展的辉煌历史,揭示了昆曲与文化占城苏州和苏州传统文化的深厚密切的鱼水关系和昆曲能从苏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奥秘。《昆曲与人文苏州》体例严谨,论述精当,新见迭出,文笔生动优美。
苏州是昆曲的故乡,又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514年,吴王命伍子胥在此建造了设有八座水陆城门的阖闾大城,即苏州古城。
两千五百多年来,这座古城历尽沧桑,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积淀。《昆曲与人文苏州》八章,即开启了昆曲若干与苏州人文相关的窗口,试图通过人文的视角,与读者交流,切磋昆曲历史和昆曲艺术中的一些重要话题。《昆曲与人文苏州》由顾聆森所著。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吴侬软语”:昆曲的温床
第一节 “吴依软语”的语音环境及其自然形态
第二节 魏良辅的声腔革命
第三节 “苏州—中州音”的字声特征与昆曲腔格关系
第四节 苏州方言向昆曲舞台的有限返归
第二章 古城春秋:<浣纱记>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浣纱记》的人文系数
第二节 梁辰鱼笔下的西施
第三节 《浣纱记》对社会现实的近距离穿刺
第三章 苏州园林:昆曲难解的情结
第一节 昆曲的“园林范式”
第二节 昆曲与园林的艺术同构
第三节 “灌园鬻蔬”与“宣泄垒块”
第四章 苏州丝绸:昆曲的市民话题
第一节 雅曲之滥觞及其危机
第二节 机杼声与水磨调的变奏
第三节 破律与守律:两种文化形态的排斥与渗透
第五章 昆曲新纪元:“苏州派”的继往开来
第一节 “苏州派”、李玉与昆曲新纪元
第二节 昆曲市民性的张扬
第三节 贵族精神的维护
第四节 昆曲艺术的二次革命
第六章 昆曲论坛:苏州的曲家沙龙和曲家的理论批评精神
第一节 吴中昆曲人才的结集形态
第二节 苏州曲家的理论批评精神
第七章 苏州滩簧:城市性格的俗面倾斜
第一节 前滩:昆曲的异化
第二节 苏剧:昆曲榻旁的孩提
第三节 后滩的崛起
第八章 苏州的特产:状元和梨园子弟
第一节 明清状元——灿亮的苏州人文标志
第二节 昆曲状元形象的艺术意蕴
第三节 苏州梨园风景
征引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