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农业生态学/生态学名著译丛
分类
作者 (德)马丁//绍尔博恩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Konrad Martin、Joachim Sauerborn所著的《农业生态学》以作物为中心,阐释农业种植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从总体上探讨各种因素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人类的农业活动及其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之间的生态联系。本书作为农学、生物、地理及园艺学等专业初学者的入门教材或教辅参考书,具有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特点;在论述普通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作物与其环境间的关系以及农业的产生、农田生产系统的形式及其经营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在作物与其环境间的关系,特别是作物与病虫草害的关系以及病虫草害防治方面,内容极为翔实,不失为本书的特色之一;此外,本书立足中欧,从全球视角探讨了地球的气候及气候带、地球的自然和农业系统、世界营养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充分反映了学科前沿。

内容推荐

Konrad Martin、Joachim Sauerborn所著的《农业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观点阐述农业种植系统的结构和过程,讨论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农作物及其产量的影响,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介绍了人类控制农业生态系统的途径和局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农业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参考书,对农学、生物、生态和地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均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目录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基本概念与内容梗概

1.1.1 生态系统

1.1.2 农业生态系统

第2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2.1 最早的人类

 2.2 农业的起源

2.2.1 从野生植物到作物

2.2.2 农业起源中心

2.2.3 农业和作物的扩展

 2.3 农业的进步与效果

2.3.1 技术发展与机械化

2.3.2 人工灌溉

2.3.3 肥料与植物保护剂(农药)

2.3.4 植物育种

2.3.5 集约化农业的效果

 2.4 农业生态系统的划分

2.4.1转换系统

 2.4.1.1 农林农作制

 2.4.1.2 农田灌木农作制

 2.4.1.3 农田草地农作制

2.4.2 持久系统

 2.4.2.1 永久种植

 2.4.2.2 多年生作物

第3章 生态系统的模式与过程

 3.1 生物的相互作用

3.1.1 营养关系

 3.1.1.1 自养生物

 3.1.1.2 异养生物

 3.1.1.3 营养级与食物网

3.1.2 竞争

3.1.3 互惠共生(互利共生)

 3.2 生物群落

 3.3 生物多样性

3.3.1 自然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3.3.2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3.4 演替

 3.5 能量流与物质流

3.5.1 通过食物网的能量流

3.5.2 通过水和风的物质运输

3.5.3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与物质流

 3.6 全球物质循环

3.6.1 水(H2O)

3.6.2 碳(C)

 3.6.2.1 人类对CO2收支平衡的影响

3.6.3 氧(O)

3.6.4 氮(N)

 3.6.4.1 氮循环过程

 3.6.4.2 人类对氮循环的影响

3.6.5 磷(P)

第4章 作物及其环境

 4.1 辐射与能量

4.1.1 光合作用

 4.1.1.1 碳三(CO)植物

 4.1.1.2 碳四(CO)植物

 4.1.1.3 景天酸代谢(CAM)植物

 4.1.1.4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辐射

4.1.2 热能

 4.1.2.1 温度与栽培地点

 4.1.2.2 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水

4.2.1 土壤水分平衡

 4.2.1.1 渗透

 4.2.1.2 蒸发

4.2.2 灌溉

 4.3 土壤

4.3.1 土壤发育与土壤特性

4.3.2 土壤识别与分类

4.3.3 植物养分

 4.3.3.1 养分的有效性

4.3.4 土壤反应(pH)

4.3.5 土壤生物

 4.3.5.1 土壤生物群落的构成与功能

 4.3.5.2 影响土壤生物群落的因素

 4.3.5.3 腐殖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4.3.6 土壤侵蚀

 4.4 农田伴生植物区系

4.4.1 农作物与杂草间的竞争

 4.4.1.1 对光的竞争

 4.4.1.2 对养分的竞争

 4.4.1.3 对水的竞争

 4.4.1.4 综合竞争作用

 4.4.1.5 特殊竞争状况

4.4.2 他感作用

4.4.3 寄生性开花植物

 4.5 植食动物

4.5.1 植食动物的营养类群

 4.5.1.1 营养器官的外食性消费者

 4.5.1.2 营养器官的内食性消费者

 4.5.1.3 花、种子和果实的消费者

4.5.2 植食动物的寄主植物范围

4.5.3 害虫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4.5.3.1 植物的补偿能力

 4.5.3.2 资源供给与害虫危害

4.5.4 植物对植食动物的抵抗

 4.5.4.1 形态学特征

 4.5.4.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4.5.4.3 诱导防御

 4.5.4.4 植物防御的效果

 4.6 植物病原体

4.6.1 病毒

4.6.2 细菌

4.6.3 真菌

4.6.4 植物对病原体的抵抗

 4.6.4.1 基础抗性机制

 4.6.4.2 诱导抗性机制

第5章 不受欢迎生物的防治

 5.1 杂草防治

5.1.1 除草剂

5.1.2 除草剂抗性作物

5.1.3 栽培措施

5.1.4 杂草防除的其他方法

 5.2 害虫防治

5.2.1 害虫的化学防治

 5.2.1.1 合成杀虫剂

 5.2.1.2 自然杀虫剂

 5.2.1.3 外激素

 5.2.1.4 不期望的杀虫剂效果

5.2.2 害虫抗性作物

 5.2.2.1 转基因害虫抗性作物

5.2.3 害虫防治的栽培措施

 5.2.3.1 轮作

 5.2.3.2 播期

 5.2.3.3 群体密度

 5.2.3.4 土壤耕作

5.2.4 害虫的生物防治

 5.2.4.1 天敌的主要类群

 5.2.4.2 天敌与害虫的关系

 5.2.4.3 天敌与作物的关系

 5.2.4.4 天敌种类间的关系

 5.2.4.5 保守型的害虫生物防治

 5.2.4.6 大量释放式害虫生物防治

 5.2.4.7 经典的害虫生物防治

 5.2.4.8 采用植物的害虫生物防治

 5.3 病原体的防治

5.3.1 病毒

5.3.2 细菌

5.3.3 真菌

第6章 气候带与土地利用

 6.1 全球大气环流

6.1.1 气候

 6.2 气候带

6.2.1 热带

 6.2.1.1 终年湿润热带

 6.2.1.2 干湿交替热带

6.2.2 亚热带

 6.2.2.1 干旱亚热带

 6.2.2.2 冬季湿润亚热带

 6.2.2.3 终年湿润亚热带

6.2.3 温带

 6.2.3.1 湿润温带

 6.2.3.2 干旱温带

6.2.4 北方气候带

6.2.5 亚极地与极地气候带

第7章 全球变化的农业生态学问题

 7.1 全球变化

7.1.1 世界人口的增长

7.1.2 农业生产的发展

 7.1.2.1 扩大种植面积

 7.1.2.2 集约化种植

 7.1.2.3 未来的潜力

7.1.3 气候变化

 7.1.3.1 气候变化的原因

 7.1.3.2 21世纪的气候预估

7.1.4 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8: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