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教你如何疏导人生的苦闷与无奈,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过上禅者洒脱自在的生活!
本书主要是阐发在现实中怎样过一个禅者的生活,如何看待时间、空间,如何认识真假、来去,如果放下尘缘,安顿心灵,如何透过琐屑的尘世过上洒脱自在的生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禅的生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圣严法师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教你如何疏导人生的苦闷与无奈,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过上禅者洒脱自在的生活! 本书主要是阐发在现实中怎样过一个禅者的生活,如何看待时间、空间,如何认识真假、来去,如果放下尘缘,安顿心灵,如何透过琐屑的尘世过上洒脱自在的生活。 内容推荐 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此书的内容,主要是将禅的精神,贴切着现实人间的实际生活来讲。一方面疏导人生的苦闷与无奈,并且指出如何达成洒脱自在、积极进取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则分等介绍人生层面,鼓励每一个人,都应从禅的修行及体验中,级级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所以对于一般的禅修现象及其自处与处人的态度,作了详细的说明。 目录 时空与生命 日日是好日 禅诗与禅画 矛盾与统一 老鼠入牛角 自力与他力——禅与净土 宗通与说通——禅与教 来与去 真与假 本与末 正与邪 指与月 知与觉 真假禅师 事与心 锻炼心 无心 安心 无有恐怖 道不在坐 放下万缘 世界和平 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禅与人生 附录:述梦 试读章节 六、时间的超越 诸位,你们不是小孩,是不是也羡慕甲虫会飞、蚂蚁会钻地洞呢?其实我们好不容易投生为人,一旦为人的时候,就想把生命拉长而不想死。想要长命的话,容易得很,只要尽做坏事,做得越多越好,做得越坏越好,这样就可以长寿了,那便是到地狱里边接受苦报,很久很久以后,都出不来。厌苦欣乐是人的本能,相信无人愿意如此地长寿。 相反地,要想“短命”,倒不容易。从此以后不再轮回生死,而且要快,要克期取证,希望打一个禅七或佛七,在一个七中,便能证得阿罗汉果,乃至成佛!也就是说我这个生死轮回的“命”,从此以后不要有了。所以要“短命”,实在是不容易的事! 可是我们若是感到时间有长短的话,我们就是在时间里头;如果能超出时间之外,没有时间了,那就叫“无量寿”。而众生因为都在时间内,没有离开过时间,所以不管怎样,都是有量的,而且还可以分段计算。譬如人的一天、一岁、一生,就是一个一个的段落;前生、今生、来生,一生又一生,这也是一个一个的段落。在人间造福者生到天上去,造罪者堕到地狱里,当天福享尽了,或地狱罪报受完了,这又是一个段落的结束与开始。因此在六道生死中,出生入死、人生出死,这一段一段的过程,我们称为分段生死,这都是有量的。唯有出三界、出离生死轮回以后,才没有时间的段落可分。出了三界就是证阿罗汉果,证了阿罗汉果的人,再也没有时间可以衡量他,因为他已不在生死之中,已超出时间之外。 在大乘佛教里,没有到八地菩萨以前,他的时间还存在。而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若以他们自内证的体验,当然已经没有时间的长短可分了;若以在众生中行菩萨道而言,因为众生在时间里,菩萨为了度众生,所以也在时间里头。因此,若以众生来看菩萨,即使是等觉菩萨,没有不在时间内的。初地以上菩萨的时间段落,叫做变异生死,与凡夫的分段生死不同;凡夫是以罪福而感六道轮回的生死,菩萨是以果位的递升,在福德智慧的增长中,渐渐完成圆满的佛果,这就是时间的超越和生命的完成。 七、“我”的空间好小哦! 接着要讲的是空间与生命。诸位说说看,我们活动的空间范围有多大?有人说:“花莲我没去过!阿里山我没有到过!”又有人说:“玉山我没爬过。”这仅仅是在台湾之内而已。然而台湾在地球总面积的比例上,实在是小之又小的一个地方,对诸位来讲,就已经有那么多地方没去过,也因为有那么多地方没有到过,所以错觉台湾是个很大的地方,那是由于我们活动空间的范围太有限了。纵然知识上知道台湾不大,在经验上却仍觉不小。 再来看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的存在,总是自以为它很重要,也好像是蛮大的,虽然仅仅一米多高的身体,但已自觉得顶天立地,胸怀万丈了。其实,万丈固然有限,我们所能感知的天地也极有限。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所能活动的范围实在太有限了。 诸位有没有到过地球的那边?如果没去过的话,那么地球那边听起来好像很远。而像我这样的一个人,从地球那边去了又回来,回来了再去,来来去去的,比我从台北到台南的次数还多,所以在我看来,就觉得地球实在不大!奇怪的是,我在地球那边的马路上,常会看到我在台湾认识的人,而且在纽约我是很少出来逛街的,可是偏就碰到了那些人。记得有一回,我在纽约地铁的车上,遇到在台湾做生意的熟人,我惊讶地问:“咦?你怎么也坐这班车?你在美国也常常坐这条路线的车子吗?” “没有啊!我才第一次来美国昵!”他也惊奇地回答着。 所以说,从地球那边到这边的来来去去的人看,我们所处的空间是多么地狭小。然后再从太空人的眼里来看地球,我们这个地球就更小了。可是,从地球乘坐火箭而射出的太空飞行员距离地球又有多远呢?实在也是离不了多远。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位太空人,能脱离环绕地球的轨道,飞向太阳系其他行星。然从整个太空来看,我们的地球实在只是一艘小小的太空船而已。 八、无量光的距离 我们说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寿是时间,光是空间。光所照的空间,又有远近之分。诸位,你们说“无量光”是指的什么?是不是红光、绿光、青光、白光等无量颜色的光?还是萤光、油灯光、电灯光、星光、月光、日光?不是的。无量光的意思,是指光明遍照,无限地深、远、广、大的力量,充满于空间又超乎空间范围的存在。 各位有没有听说过光年?例如从某个星球到地球,有多少万光年的距离。光年是以光的速度所经过的时间,来说明空间距离的远近。一光年的距离,是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每秒的光速是三十万公里,而地球的直径只有一万二千六百三十公里。但是,若用光年来推算很远的距离,是不是就表示它是无限的呢?不,凡是可以看得到的、算得出的,都是极有限的,所以不是无量光。 九、每个人都有光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无限的境界?这要等你智慧的力量、感应的力量和愿心的力量,都能够到无限大的地方去时,你的光就能照到无限远的地方了。这个“去”,虽然无形,却是实在的,所以才叫做清净自在的心光,它是智慧的光、悲愿的光。 请问你们来这里打坐是为了什么?为了长生不老,还是为了得到神通?如果有了神通,便可以从这个地球到那个星球去探险,或是可以看到人家的心里在想什么;或是可以一眼看出哪一个女孩最适合做你的太太,哪一个男孩最适合做你的丈夫;或者可以远隔重洋,听到亲人、爱人乃至仇敌在说些什么话。 但是,诸位万一得到了这种神通,你可要倒霉了。当你看到一位合意的女孩,竟是你前一生或过去生的祖母;或是遇到一位喜欢的男孩,糟糕!他竟是过去世的孙子。辈分颠倒,怎么可以成为夫妇呢!所以你们如果想得神通而来打坐,那你就错了,因为那会使你痛苦、混乱,至少也将使你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昵! 但是,修行能使你的心力集中,心力越是集中,光就散发得越远。每一个人都有光,这可以透过特殊的仪器,发现每个人的光。 诸位,有没有看到有些人,愁眉苦脸,一脸的倒霉样,好像刚从地狱里头爬出来,这种人,你一见到他,就感到他的身上有点寒寒的,他若不是凶人,就是正处于很倒霉的时候。另外一种人,意气飞扬,浑身散发着活力,你一看到他就有安全感,就会生欢喜心,好像是见到了希望。虽然你的眼睛没有看到他的光,事实上,他的光已散发出来,而你也确实感受到了。 一个人有多少修持,就能产生多少力量。对自己信心的力量和帮助他人的力量,这种力量有时是有形的,有时却是无形的,但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这个力量只要产生了,他的光就已经照到你了。P8-12 序言 我未尝以禅者自期,亦未尝以禅师自诩,却由于教授禅的修行方法,并且主持禅七,故与禅门结下了殊胜因缘。自一九七九年三月以来,若将本书包括在内,我已在台北及纽约两地,出版了数十种关于禅的中文书籍。 本书的缘起,可分作如下的四个阶段: 一、由于在台北北投的中华佛教文化馆,举办了一年多禅七活动之后,参加的人数已有一百数十位,有人要求,让这些人仍有适当的机会及道场,集合共修。故自一九七九年十月十四日,即借文化馆的下院农禅寺,开始了周日禅坐会。会中由我开示,内容则以“禅的生活”为范围。每次均做录音,以保存资料。 二、到了一九八二年八月,已停刊了二十年的《人生》杂志,以小型报纸方式复刊,每期要登载我的一篇讲稿,以补稿源之不足。因此由几位年轻弟子,陆续将那些录音带加以整理。两年多以来,有一大堆的草稿,送到我的手上。殊不知,我的开示,每都乘兴而谈,从来不拟大纲,更没有时间搜集资料。讲话时的用词遣语,以及次序前后,跟写文章大不相同。故对每篇讲稿的删改补充,几乎比另写一篇文章还要吃力。所以每每到了《人生》的编辑部向我催稿时,才急忙赶出来,急就章的作品,不会太好。同时《人生》是从季刊而双月刊,到一九八四年九月起始改为月刊,对我的稿件需求量也不多,当时修改出来的稿件,仅得三十多篇。 三、讲稿在《人生》逐期刊出后,深受读者的欢迎,好多人为了专辑我的讲稿而向《人生》的发行部索取各期,甚至要求复印了寄给他们。有一家妇女杂志,来征求转载讲稿。另有一位出版家,希望我不介意他把那些讲稿辑去出版。也有许多读者,建议我将开示的录音带转录发行,以广流通。 四、由于我的即席开示,资料不够充分,组织不够谨严,此类的录音带,当然不便流通。至于编辑出版,则觉得尚有补充修订的必要。 这些因缘,使我一九八四出国之时,顺便把三十多篇整理好了的底稿带在手边,又花了两周的时间,重新润色厘定,加上该年回国期间在国父纪念馆讲出的一篇,终于辑成此书。 此书选收了二十五个单篇,除了《来与去》、《真假禅师》、《世界和平》、《禅与现代人的生活》、《禅与人生》及附录的《述梦》六篇,是讲于美国及台北市的国父纪念馆之外,其余十九篇都是讲于北投农禅寺的禅坐会上。 此书的内容,主要是将禅的精神,贴切着现实人间的实际生活来讲。一方面疏导人生的苦闷与无奈,并且指出如何达成洒脱自在、积极进取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则分等介绍人生层面,鼓励每一个人,都应从禅的修行及体验中,级级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所以对于一般的禅修现象及其自处与处人的态度,作了分析式的说明。 此书特别注意到禅修及净土行的会通,教理与实践之间的调和。因不希望禅与净土同室操戈,亦不欲见法师跟禅者兄弟阋墙。 可知,我既寄望此书,能够成为读者们在人生修养方面的知音,也祈愿此书是伴着读者们共同修学佛法的益友。 限于原有讲稿的格局,一定尚有好多舛误未是之处,愿读者诸君,有以教我。 此书在台湾出版后多次重印,深受读者欢迎。今在大陆出版,希望对读者的身心健康方面有所裨益。 圣严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序于 台湾法鼓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