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俞灏东//杨秀琴//俞任远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彼得·阿伯拉罕姆斯的生平与创作

彼得·阿伯拉罕姆斯是当代南非共和囤的著名小说家,也是南非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由于他敢于抨击南非反动政府,反对南非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执行的种族歧视政策,因而不能容于南非共和国政府,被迫长期流亡国外,过着侨居生活。他和南非共和国著名有色人文艺批评家艾泽基耶尔·慕帕赫列列被誉为“南非文坛的两颗巨星”。

彼得·阿伯拉罕姆斯于1919年出生在南非共和国约翰内斯堡破陋不堪的黑人居住区弗里德多普。他的父亲是埃塞俄比亚人,母亲是南非共和国好望角州的有色人。严格说来,他是一个有色人作家。他童年时期的生活异常困苦,从9岁起,就做送货工人,以后又做过食堂的小跑堂、旅馆里的看门人、罐头厂里的小工、锡匠、机关公务员等。16岁开始,他又在南非各地做着各种能找得到的工作,跑遍了南非。1939年,他在轮船上当火夫,借此漫游海外。40年代末,他又被迫远离祖同,在异乡过着漂泊的生活。他曾一度旅居英国,做过英罔《观察家》杂志、英国广播公司和巴黎《民友报》的采访员和撰稿人,到南非和肯尼亚等进行采访。1957年,他到牙买加采访和撰写一些有关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的报告文学,后来就定居在牙买加。他住那里结了婚,妻子叫达费妮·伊利莎白·美娜,生有三个孩子。他在牙买加曾做过《西印度经济》报的编辑、牙买加电台的时事评论员,并为《假曰》杂志撰写文章。他是牙买加作家协会会员和“笔会”会员。

阿伯拉罕姆斯由于家贫,11岁才上小学,只读到初中,就不得不中途辍学走上“社会大学”。他在南非和国约翰内斯堡教会办的圣彼得中学读书时,就表现出对文艺的爱好和天才,但使他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的却是“社会大学”的艰苦磨炼和他的勤奋好学。正是由于他长期生活存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之中,才使他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他描写起南扑生活时,才能细致深入,如鱼得水,各类题材源源不断而来。

阿伯拉罕姆斯的创作生活开始得很早,在20岁以前,当他在南非各地寻找工作谋生时,就已经写出了很多篇短篇小说,据说有300余篇。遗憾的是这些短篇人都在旅途中散失,剩下来的收在他于1941年在英国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黑暗的圣经》中。他早期的作品中,还有一部于194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城市之歌》。这些早期作品以其清新的文笔、善于描写现实生活的才能,引起了西方文坛的注意。

阿伯拉罕姆斯不仅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并且也是一个勤奋写作的多产作家。他从早年开始写作以来,不仅写了很多短篇小说,并且从那时起,写了很多部关于整个非洲,特别是关于南非共和国的长篇小说。

1943年,阿伯拉罕姆斯写出他的长篇小说《矿工》,作品通过从农村到城市出卖劳动力的金矿工人朱玛的觉醒,描绘了南非黑人所受的种族歧视和经济剥削,也写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1948年,阿伯拉罕姆斯的另一部长篇《雷霆之路》问世。这部作品通过混血儿兰尼·斯沃茨和自人姑娘莎莉·维利尔的爱情悲剧,谴责了南非白人政权执行的种族歧视政策。兰尼.斯沃茨足一个才气横溢的混血青年,他仪仅因为对一个白人姑娘表露了大胆的爱情,显示出人要争取重新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就遭到了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的残酷迫害,兰尼·斯沃茨宁死不屈。作者通过他以及老黑人沙姆的悲惨遭遇,把fL]人殖民者的血腥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指出了非洲黑人不幸的根源,表明他们一口_觉醒以后,就会具有崇高的民族自尊感,在敌人面前表现得英勇无畏。作者队为,必须把罪恶的殖民制度从根铲除,人们才能不分肤色地得到平等自由。

1948年以后,南非反动政府对争取民主权利和自r}]的解放运动以及进步人士发动公开的进攻,这曾经使一些动摇不定的分子脱离了进步阵营。这一点在阿伯拉罕姆斯的作品中也有所反映。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于1949年发表了长篇小说《野蛮的征服》,这是一部描写布尔人大迁徙的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他转而写历史题材,并不意味着他想回避尖锐的现实问题,而正是为了回答反动派的进攻。作者通过故事的整个发展过程表明,在同英国人斗争中曾经英勇捍卫过自己独立的布尔人,同时又变成了野蛮的征服者,因为他们在迁徙的过程中,把矛头指向了居住在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冶共和国境内的非洲各族土著人民。P79—P81

后记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是我和我爱人杨秀琴同女儿俞任远分别从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开始从事外国文学,特别是东方文学的教学工作中,撰写、编著的论文和高校教材中挑选出部分有研究价值和值得读者深入了解的作家,进一步润色加工推出的。

我还记得1979年在桂林召开的讨论《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的统稿会议上,当读到我写的《现当代黑非洲文学初探》中,对非洲黑人兄弟的描写时,华中师大彭端智教授(全国高校东方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已过世)还笑着说:“俞老师,您把黑人兄弟写得太美了一”但是我们应平心静气地讲,黑人兄弟由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自然条件所致,皮肤是黝黑的,但他们的心却是鲜红的,就像奥运会的旗子是由五色环组成的一样,我们不应因皮肤的颜色有别而挑起种族之间的矛盾,但也不能忘记像白人作家梅里美的短篇小说《塔曼果》和黑人作家乌斯曼的短篇小说《刀痕》中如实反映的西方文明,特别是新大陆北美是在黑人兄弟,所谓的“黑奴”累累白骨之上开发出来的。西方列强一贯喜欢用“义正词严”的公开旗号干涉别国内政。或入侵别国,像20世纪初十四国联军企图窒息尚在摇篮中的苏维埃政权,20世纪50年代初又搜罗一些国家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而其真正的目的是企图扼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又以“人道主义干预”的旗号挑起巴尔干半岛信仰和社群的冲突,接着又以反恐为名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国,行政权颠覆之实,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现在又故伎重演,以什么反对专制权势之名,挑起埃及、利比亚等国的内部混乱,而且利用拉什迪和半岛电台造谣说什么中国“在中东民主运动中站在专制权势一边”等一还有利用他们单方面炮制的什么国际法庭审判前南各国的政要,发出国际通缉令要逮捕苏丹合法政权的总统巴希尔,他们制造的这些骇人听闻的丑事,真是比比皆是,臭不可闻。他们所干的那些欺世盗名的勾当真是罄竹难书。

我们讲东方古代文学都是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和尼罗河流域的埃及这两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讲起,而现在西方列强已经把巴比伦和埃及文明的诞生地糟蹋得一塌糊涂,铁蹄所到之处人民遭到涂炭,他们又企图搅乱波斯文明的发源地伊朗。实际上,从阿尔及利亚1972年建立的塔西里国家公园里保存的史前雕刻和绘画作品看,最早的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第二个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塔西里地区逐渐沙漠化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这些作品表明昔日的撒哈拉地区河流湖泊星罗棋布,草木茂盛,各种动物在这里安居乐业。在图阿雷格语中,塔西里是河流中的高地。所以我们认为撒哈拉地区在河流未改道和沙漠化之前,非洲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完整的大陆,没有什么南北之分和黑白之分。

中国是亚洲国家,理当全面地了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与我们同属第三世界,了解他们等于了解我们自己。因此,我在上世纪“文化大革命”前就开始酝酿编写《亚非拉文学作品选》,由于十年浩劫被迫中断,后来于1983年,由宁夏大学内部出版.《亚非拉文学作品选》一套五册,并向全国各高校内部发行。现在,在这个广大的领域,称得上被我们做过系统研究的只有印度和日本等两三个国家,其他的就不得不听信西方国家怎么说了。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多元化发展,不能一味地以欧洲为中心,就像我们评论一个作家是否伟大时,不能以他是否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一样,当然我们也不能排斥欧美国家在科技文化上的创造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他们在近现代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中国如果不甘愿做二三流国家,要做引领时代潮流的国家,就应该放眼世界,特别是加强对第三世界,曾经与我们同命运共患难的兄弟国家的文学乃至文化的研究。

目录

代前言一封没有寄出的信(致季羡林先生)

代序言让我们向中国人民学习——纳米比亚《新纪元报》网站2008年2月15日

现当代黑非洲文学初探

现当代黑非洲文学再探

首开南非现实主义文学先河的作家奥丽芙·旭莱纳

黑非洲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彼得·阿伯拉罕姆斯

埋葬种族隔离制度的热情歌手——纳丁·戈迪默

南非共和国社会政治小说家理查德·里夫

马达加斯加著名诗人雅克·拉贝马南雅拉

黑非洲首屈一指的诗人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

黑非洲谴责文学的代表塞内加尔小说家桑贝内·乌斯曼

塞内加尔文坛的新星阿米娜达·索·法尔

黑非洲民司口头文学的瑰宝——英雄史诗《松迪亚塔》

黑非洲讽刺文学的杰出代表斐迪南·列奥波尔德·奥约诺

驰誉世界文坛的尼日利亚小说家钦努阿·阿契贝

享誉世界剧坛的尼日利亚著名剧作家沃列·索因卡

肯尼亚著名小说家恩古吉·瓦·西翁奥

坦桑尼亚民族诗人夏巴尼·罗伯特

后记

序言

季先生:

您好!

争年春节,我和爱人杨秀琴因担心春运开始后,买火车票困难,我们就早早从银川到郑州小儿语俞兵处,他在河南工业大学教书,这样在北京工的两个女儿也可就近到郑州过春节。所以我从郑州给您寄上贺年卡,恭祝您春节愉快,健康长寿!后来我接何乃英同志从北师大电话通知说,去年张鸿年同志他们在北大召开伊朗文学研讨会,找不到我。今年l0月要给季先生祝九十五岁大寿,希望我能参加,加上小女儿俞重远(在北京邮电大学教书)一再软磨硬泡,所以我们于年初八到了北京。先去北大探望了刘安武、张鸿年、梁立基同志,又到北师大探望了何乃英、浦漫汀(陶德臻同志爱人)等同志。梁立基同志给了我一本《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新的第三版修订本(我也是一、二版的执笔者,这次修订没有通知我),何乃英同志送了我一本他著的《探索与开拓——东方文学论文选》,因此引起了我的一些想法。

我于1924年生在宁夏灵武,1942年在宁夏简易师范毕业后,到陕西城固考上了当时的西北师院附中师范部作旁听生,1944年考上了西北大学边政系,主要是学俄语,后因参加学运被开除。1946年到北平改用现名先考清华同方部的社会学系未被录取,后来考上了北平师院的历史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国际新闻局和外交部情报司做管理外国记者的工作。1961年,中苏关系恶化,爱人因单位撤销被分配到宁夏工作,我也随同爱人调宁夏工作,在宁夏大学教外国文学(俄苏、欧美文学)。鉴于中央对三个世界的划分,我就注意从国内一些报刊和苏联一些报刊中搜集有关亚非拉文学的资料,剪贴起来装订成册。“文革”前我开始为中文系学生试着讲《亚非拉革命文学作品选》,“文革”中我被群专劳动十年,中断了东方文学的教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拨乱反正,我到南昌参加《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定稿会议,经赵澧先生推荐,参加了《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的编写工作,具体写现当代黑非洲(即南部非洲,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包括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以及沿海诸岛,因其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故称之为黑非洲)文学一章。1983年我将“文革”前搜集的有关亚非拉文学的资料,加上从《译文》杂志上挑选的一些作品,由宁夏大学教材科内部出版了五册一套的《亚非拉文学作品选》3000套,并由宁夏大学向全国各高校内部发行。

以后我就经常参加各兄弟院校举办的外国文学研讨会,学习取经。尤其是在您和北大、北师大一些同志的带领和帮助下,参加了编写东方文学教材的工作。我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对西亚北非,特别是黑非洲的一些作家很感兴趣,写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零散发表在一些教材和我们宁夏的高校学报上。西亚北非的有三篇,黑非洲的有十篇。在已出版的教材中作为概述或导论简要介绍的西亚北非有五篇,黑非洲的有八篇。

我现在想把这些不像样的心得体会结集发表,统称为《西亚非洲文学、作家及作品散论》,或是只选南部非洲的,就称之为《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或《黑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我觉得只选南部非洲的论文较有价值,因北非的作家多系阿拉伯作家,北大和北外的同志们有深入的研究,我写起来就有些班门弄斧,而南部非洲的作家,我在“文革”前在东方文学的教学中介绍他们时,在国内似乎尚属空白,现在国内研究的人也比较少,不知我说的是否正确?所以我倾向于只选黑非洲的论文结集发表。

在此我冒昧恳请您能在休养中问、在保重身体的情况下给以指教并赐予序言。不知我这个要求是否有些过分?因为我们工作在边远地区,信息较少,条件很差,能有这些体会,也是得力于各位前辈和同志们的提携和帮助,得来“实属不易”(姜椿芳同志1984年参加宁夏译协成立大会作学术报告时,在谈到我为《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撰写了南非作家的几个小条目时这样说),同时,也想有个发表的机会。不恭之处,尚请您多多原谅!  顺颂大安!

学生

俞灏东敬上

2006年2月11日

内容推荐

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多元化发展,不能一味地以欧洲为中心,就像我们评论一个作家是否伟大时,不能以他是否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一样,西方殖民主义者硬说黑非洲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企图轻轻一笔,把非洲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勾销掉,这当然是痴心妄想。

由俞灏东、杨秀琴、俞任远合理变化组的《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辑录了非洲大陆上最富盛名的文学家的作品并加以评析,为你娓娓道来非洲大陆的文明历程。《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一套五册,并向全国各高校内部发行。

编辑推荐

过去一向被人称为“黑暗大陆”的非洲,是世界古代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可是,西方殖民主义者硬说黑非洲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企图轻轻一笔,把非洲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勾销掉,这当然是痴心妄想。非洲的文化、非洲的文学、非洲的历史是客观存在,是任何人勾销不掉,抹杀不了的。由俞灏东、杨秀琴、俞任远合理变化组的《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为你揭开非洲文学的神秘面纱,看看那片土地上所承载的文化是蕴藉着哪样的风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