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主办的2009年中国美国经济学会暨“美国金融危机与中美经贸关系”研讨会于2009年10月23~25日在上海召开。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美国金融危机与中美经贸关系”这一主题展开,就美国金融危机与中美金融合作,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及美国经济走势,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动向和新问题,中美在能源、环境、气候等领域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经过大会的主题讨论和分组交流,学者们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与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编者通过精心筛选收录了52篇研究成果编辑成册,奉献给广大关心中美经济研究的读者。
序
第一编 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探析
李长久: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张震:投资银行模式与过度证券化
——美国次贷危机的制度解读
朱小梅 刘光远: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基于对国际货币体系缺陷的思考
王孜弘:次贷危机根源与政府角色偏差
杜邢晔:评级机构对次贷危机的影响
罗振兴:经济周期与美国次贷危机
黄国妍:美国货币政策超调与金融危机
项卫星 刘晓鑫:美元本位制的问题及其可持续性
第二编 金融危机下的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走向
章嘉琳: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及经济前景
陈宝森: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和美国经济走势
戴伦彰 章赟:美国金融危机、救市政策的制度透视与后危机时代的制度展望
何伟文:美国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李卓:关于美国金融救市计划的随机控制分析
——兼论救市计划的经济最优性与政治可行性的对立统一
张茂荣 王力: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演变的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王国兴 马鸿:美国新政府的经济和技术政策
宋玉华 叶绮娜: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面临的挑战
杨丽花 马相东:美国经济危机与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
——基于米切尔经济周期理论的探讨
第三编 金融危机下的中美经贸、金融新动向
马红霞 孙国华:美国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机制的新特点与干预对策
黄梅波 熊爱宗:美国金融危机对东亚金融体系的传染效应
——以股票市场为例
肖德 杜雪飞:金融危机下中国对外经济战略调整
孙茂辉:金融危机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顾小存: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新挑战与应对
方颖 全毅:金融危机下中美贸易模式的转变
徐耀良:新形势下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动向和新问题
李坤望 王孝松 谢申祥:奥巴马内阁、党派性与中美贸易发展走势
刘迪玲 柴晔 何超 周健悦:中美经贸合作新动向和中国对策
赵春明 魏浩: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外贸出口的传导机制与政策建议
马文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因素
彭斯达 柳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湛柏明 刘茂红:金融危机对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行业影响及因素分析
肖卫国 赵阳: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变动的实证分析
齐俊妍 刘静: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效果评价
宣文俊: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
路妍:美国金融危机与中美金融监管合作研究
宏结:美国涉华保障措施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陈汉林 孔令香:美国对华反倾销出口转移效应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何伟文:轮胎特保: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刚刚开始
林玲 段世德:基于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
胡艺 陈继勇:基于新评价标准的中美经济增长质量比较研究
第四编 中美在能源、环境、气候等领域的合作
刘运顶:美国能源供求的路径依赖及变革方向
佘群芝:中美能源与环境合作的特点
尹显萍 唐黎: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透视能源与环境问题
赵行姝: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及其影响因素
周茂荣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变化与能源领域的合作
第五编相关经济与金融问题分析
窦菲菲: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政府作用的再思考
孙长华 戴伦彰 靳玉英: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应对措施的比较研究
马先仙:美国汇率政策中的美元因素分析
李巍 张志超:不同类型对外投资的经济及金融风险分析
张彬 吴云雁:试析产业转移对美元国际循环的影响
刘继森 颜雯晶: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博弈背景下的企业经济安全研究
杜莉 谢皓: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国际比较
周文贵 周骏宇:对Chimerica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