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玉成所著的《历史智慧读本》选取了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以叙述史实为主,简要评说为辅,语言浅显生动。采用漫谈的方式,结合现实,予以介绍,使读者从有趣的史实中学会做人处世,汲取经验教训,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智慧读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伍玉成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伍玉成所著的《历史智慧读本》选取了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以叙述史实为主,简要评说为辅,语言浅显生动。采用漫谈的方式,结合现实,予以介绍,使读者从有趣的史实中学会做人处世,汲取经验教训,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 内容推荐 伍玉成所著的《历史智慧读本》采用漫谈的方式,以叙述史实为主,简要的评说为辅,旨在使读者从有趣的史实中学会做人处世,汲取经验教训。 《历史智慧读本》分为励志、为人、谋政、交往、求知、智慧、教训等10个部分,在漫谈历史人物、事件的同时还设有“知识链接”,以结合史实介绍相关的成语与典故,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 目录 一、励志篇 01 惨败之后的成功 02 不要强加于人 03 咬紧牙关不放松 04 舌头在,就好办 05 刺激的效应 0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07 忍辱成大器 08 老当益壮志不衰 09 激情澎湃的爱国青年 10 浪子回头金不换 11 一鸣惊人的《三都赋》 12 刻苦自励的宋濂 二、为人篇 01 楚王的宽容 02 以善为师 03 骄傲的车夫 04 以诚信为本 05 严于自律的杨震 06 文人并不都相轻 07 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08 两面人刘晔 09 榜样的作用 10 不以私怨匿贤才 11 口有蜜而腹有剑 12 吓人的骗术 13 诚实可爱的晏殊 14 物破自有时 15 吕端大事不糊涂 16 王旦的雅量 三、用人篇 01 辞退之谜 02 不可以貌取人 03 孔子论弟子 04 全面识人 05 孔子谈选人 06 楚材晋用 07 破除偏见荐人才 08 操刀伤锦 09 燕昭王求贤 10 赏罚分明的齐威王 11 齐威王与魏惠王论国宝 12 用人成功的刘邦 13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4 奇特的木匠 15 真相知 16 壮士缚猫 四、谋政篇 01 叔敖受教 02 宽猛相济 03 魏文侯问相于李克 04 孟尝君用谏 05 雍齿封侯 06 明确自己的职责 07 有法必依的张释之 08 待人宽、对己严的丙吉 09 王商止讹 10 廉范治蜀 11 一钱太守刘宠 12 藏在夹墙中的县令 13 梁彦光治相州 14 不以私恩滥赏的唐太宗 15 刚正不阿的韩休 五、交往篇 01 真正的知心朋友 02 心中的承诺也得兑现 03 不打不相交 04 亲密无间的朋友 05 交往之中要讲“信” 06 子非吾友也 07 不惜代价择邻居 08 真挚的友谊 六、求知篇 01 要勤学,更要好问 02 谦而有礼,意外得益 03 须刮目相看的吕蒙 04 临池苦练的王羲之 05 半部《论语》治天下 06 程门立雪 07 苏轼抄书 七、哲理篇 01 多难兴邦 02 孔子的慨叹 0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04 困兽犹斗 05 “和”与“同”的区别 06 吴起论山河险固 07 失火致贺 08 郭驼子种树 09 沿河求石 10 只相信古书的人 八、口才篇 01 晏婴反语救邹烛 02 子贡赞师 03 晏婴以智胜楚王 04 劣势下的谈判 05 烛之武智退秦军 06 淳于髡智劝齐宣王 07 触龙说服赵太后 08 赵咨巧答魏文帝 09 良臣与忠臣 九、智慧篇 01 齐鲁长勺之战 02 用人与用力 03 田单巧计破燕军 04 赛马中的智慧 05 用智谋牵着对方走 06 巧计破迷信 07 断掉后路才有出路 08 置之死地而后生 09 歌声也是战斗力 10 单于妙计灭东胡 11 兵不厌诈 12 别总是回头看 13 坚壁清野 14 唱筹量沙惑敌人 15 英雄巧过关人关 16 善于用计的曹玮 17 范仲淹“拉动内需” 18 一举三得 19 李卫开禁促消费 十、教训篇 01 烽火戏诸侯 02 多行不义必自毙 03 愚蠢的宋襄公 04 楚军渡河的教训 05 贪小利,失大局 06 能说不能干的人 07 固执的代价 08 狂妄的结果 09 该说不说酿悲剧 10 唐庄宗迅速亡国 试读章节 01 惨败之后的成功 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经验的总结。失败了固然是坏事,但是如果汲取教训,改弦更张,重新再来,就很可能由原先的失败转化为新的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战争的转化就是这样。吴王夫差的军队把越王勾践紧紧地包围在会稽山上,越国眼看就要灭亡了。在万般无奈之下,越王勾践只得派大臣文种去向吴王求和。 文种拜见了吴王,诚恳地道歉说:“勾践无知,得罪了大王,自己引来了灾祸,现在清醒了,特派我前来向您请罪。我们愿意用各种财物来赔偿您的损失,恳求得到您的宽恕。” 吴王夫差春风满面,坐在高高的台子上,他环顾群臣,哈哈一笑说:“勾践真的认错了?不容易啊!能知错认错就好。”他不顾大臣伍子胥的反对,也不分析勾践求和的真实意图,就赦免了勾践。 勾践经历巨大变故后,十分悲痛,他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并发誓要灭亡吴国以报仇雪恨。为了不忘记这失败的耻辱,他决定不再过豪华的生活。他让人搬走了舒适的床铺,撤走了柔软的被褥,自己搬到了又硬又刺人的柴草上睡觉,并在睡觉的地方悬挂了一个苦胆。每天起床、睡觉的时候,仰起头来尝一尝,苦味浸人心脾。这时候,他总是提醒自己:“勾践呀,勾践,你忘记会稽山上的耻辱了吗?”他就这样天天激励着自己。 勾践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国家。他任用贤人,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在外交上团结各国,孤立吴国。这些都暗暗地进行着。在表面上,他则对吴王装出恭恭敬敬、心悦诚服的样子。他不仅常常送给吴王财宝,以讨得吴王的欢心,而且还派三百人去给吴王当差,自己也亲自去给吴王喂马。他的这种恭顺、讨好的言辞和行动,使得吴王飘飘然,失去了对勾践的戒心。 有一年,吴国要去攻打齐国,勾践就带着官员和礼物专程来朝拜。他向吴王祝贺,赞颂吴王的英明。他奉承吴王,说吴国出征必定所向披靡,势不可挡。说得吴王心花怒放。 伍子胥看出了勾践的用心,他极力劝吴王趁早除掉这个心腹之患。他提醒吴王,说勾践是别有用心的,决不能对勾践放松警惕。可是骄傲的吴王哪里听得进去呢?他认为勾践忠于自己,断然拒绝了伍子胥的意见。 后来,如伍子胥所预言的一样,越国强大了起来,终于打败了吴国。当吴王向勾践求和时,勾践没有答应,迫使吴王夫差自杀。 越王勾践应该说开始是遭到灭顶之灾的。但他敢于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失败,而又不甘心失败,从长计议,要卷土重来。他为了这个目标,采取了多种方法。在对待吴王方面,他不惜委屈自己以求得安身,而内心却一直不忘亡国之痛。他不灰心,不气馁,发愤图强。种种的努力,终于使越国由弱变强,转败为胜,得以振兴。 卧薪尝胆是一种刻苦自励的精神,一种复兴国家的责任感。正是有这种精神,才能洗雪耻辱,振兴国家。 大到一个国家的振兴,小到个人的振作,关键是要有目标,有志气,有一股不服输的勇气,并为此而能屈能伸,暂时忍受不能忍受的一切,暗暗地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P1-3 序言 历史是什么?简单而通俗地说,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就是过去人们的活动记录。准确一点说,历史就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选择的记录。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民族又有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因而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史料。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重视,应当利用,使它服务于今天。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又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都说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是有继承性的,没有昨日,就不会有今天;没有历史,哪会有现在?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古往今来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在历史这面明镜的面前,都能得到应有的评价。 前人自然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经验,也会有教训。我们读历史,从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思考中,能受到启发,得到教益,也可以找到以后发展的方向。确实如古人所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前人的对与错,对于我们都有参考的价值。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这就告诉我们,用历史这面镜子来对照,我们就能从历史中找到智慧、教训,找到做人的真谛,找到办事的准则总之,我们只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具体恰当的分析,就能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的东西,避免重蹈覆辙。对于个人来说,从历史中也能找到一些做人做事的原则与方法,有益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益于今日精神文明的建设。 有鉴于此,笔者选取了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采用漫谈的方式,结合现实,予以介绍,写成本书。目的就是使读者从有趣的史实中学会做人处世,汲取经验教训。 全书分为励志、为人、谋政、交往、求知、智慧、教训等10个部分,以叙述史实为主,简要评说为辅。本书在漫谈历史人物、事件的同时,还设有“知识链接”,以结合史实介绍相关的成语与典故,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
限于作者水平,本书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伍玉成 2011年春节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 ——廖沫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