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史学家窦应泰先生问史溯源,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故宫文物迁徒路上鲜为人知的史实,将军阀、日寇、间谍与特工凯觎下的纷争再现于笔下,在惊心动魄间,构筑了一个奇情的江湖。
《国宝(1933-1949故宫博物院珍藏文物流迁真相)》讲述了面对故宫文物,倭寇人间伺机窥探、英雄誓与国宝同生共死,其中险象环生、扑朔迷离,爱国者的激情感染了每一颗具有相同血脉的心,使读者在感慨之下重温一段世界文化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最具艰辛的国宝迁徒之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宝(1933-1949故宫博物院珍藏文物流迁真相)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窦应泰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著名作家、史学家窦应泰先生问史溯源,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故宫文物迁徒路上鲜为人知的史实,将军阀、日寇、间谍与特工凯觎下的纷争再现于笔下,在惊心动魄间,构筑了一个奇情的江湖。 《国宝(1933-1949故宫博物院珍藏文物流迁真相)》讲述了面对故宫文物,倭寇人间伺机窥探、英雄誓与国宝同生共死,其中险象环生、扑朔迷离,爱国者的激情感染了每一颗具有相同血脉的心,使读者在感慨之下重温一段世界文化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最具艰辛的国宝迁徒之旅。 内容推荐 《国宝(1933-1949故宫博物院珍藏文物流迁真相)》由窦应泰编著。 《国宝(1933-1949故宫博物院珍藏文物流迁真相)》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进逼山海关,北平告急,故宫几十万件国宝牵动国民之心。硝烟炮火中一场规模浩大、惊心动魄的故宫国宝大迁徒拉开了序幕…… 目录 序篇 风起青萍之末 包围紫禁城 易培基与张少帅 1928年曾有人主张拍卖故宫文物 北平政务会议上的丑剧 不怕官的易培基怒闯顺承王府 一场骇人所闻的故宫大火 张学良力排众议 上篇 真盗案,假盗案? 马衡的忧虑 程沧海其人 前几大车站的抗议事件 学生们在军列将开的时候突然卧轨 南京来客到北平 查封故宫会计料 宁寿门风波 强继决定利用南京的关系搞掉对手 昊稚晖一语道破“盗案”幕后玄机 汪精卫戳获密电 不攻自破的“皮货事件” 江宁法院的传票递进故宫 易培基的铁证打乱了郑烈的阵脚 黑云压城城欲摧 抛出钓饵拉马衡 毁名毁誉遏辞职 中篇 烽火中,西迁路 从关东派来的特高课阃谍 80箱国宝曾运逗欧洲 育湘沛冤案始末 易培基说:“只要一息尚存,此仇必报!” 山田大作何许人也? 日本飞机从南京尾随追杀 郑州车站上有惊无险 “黄浦号”在日寇破城的前夜荻离浦口 密林深处飞窜幽一只猛虎 黄桷树丛里的奇怪脚印 荒草萋萋野狼多 卢作孚护送文物过三峡 冷枪击碎了日本特务的头颅 一辆运文物的卡车从蜀道上跃进峡谷 最后一只竹筏险些撞上巨轮 下篇 天之涯,海之陬 子夜鞭声震峨眉 秦淮河晔的忧虑 国家羁金陵,有家归不得 有人曾为文物留大陆冒险抗争 合中:文物的最后归宿? 故官文物大清宣 在台北外双溪的山壑阃建起一座宫殿 试读章节 兵围紫禁城 1932年8月6日清晨,随着一阵急促的警笛呜叫,位于北平市中心的长方形紫禁城内,突然发生了从未有过的骚动。 自从1924年冯玉祥、鹿钟麟等发起兵变,中国最后一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驱逐出皇城禁苑以后,这座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的紫禁城,就于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了。早从北洋政府执政时开始,直到北伐军收复北京,故宫始终都有军警在这深宅大院内外担任护卫,可谓军警密布,戒备森严。即便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入内,也大都按照严格的规矩行事。可是今天却显得反常,往日那空旷的院落与层层碧瓦生辉的大殿里,突然出现了无数紧张奔忙的人影。他们不再是内务部与北平市警察局派驻故宫的警务人员,而是一批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持枪冲向午门和端门。眨眼之间,黑压压的士兵已将午门前的空旷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故宫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故宫警卫队长高炎武突然被杂沓的脚步声惊醒,他发现这座皇城东南西北四扇大门: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神武门,全都被忽然涌来的士兵团团包围,故宫被车队牢牢地控制住了。 高炎武大为惊骇。他无法理解军队的行动,作为内务部的警官,他负有保卫故宫的重责。当他快步冲到故宫前面的太和殿时,只见一批警察慌慌张张地向他跑来,听了报告方才知道,黎明前突然包围故宫的竟然是北平行营的城防卫戍部队。高炎武心中更加困惑,因为这些军队没有得到行营主任张学良的命令,是决不可能前来包围故宫的。张学良虽然身为陆海空三军的副总司令,又是国民政府驻守北平的最高长官,可是高炎武知道张学良在一般情况下是决不可能派兵插手故宫博物院的。在他的印象中张学良尽管是军人,且又十分酷爱古董与书画,也曾数次前往故宫观看这里珍藏的明清两代帝王所留下来的瑰宝。可是,军中儒将张学良却从来不利用手中之权,窃取任何国家文物。有些他钟爱的古董或书画,即便借阅,也要依照故宫的严格手续亲笔留下借据,并且言而有信,阅后即还。然而今天为何却发生了行营卫戍部队包围故宫的事情呢?! 天色渐渐微明,高炎武怀着既困惑又紧张的心情来到故宫的午门。他很想冲出去,直接寻找行营卫戍部队的最高司令官张学良去问清情由。可是高炎武却发现任何人想离开故宫的内宅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了。他发现大批军队仍向故宫集结,特别是通往中南海的西华门前,聚集的士兵更多。他们将往日可供故宫管理人员出入的这扇大门,严密地控制了起来。这一切突然的行动都使故宫博物院的警卫人员大为吃惊。因为在这宽大空旷的皇城禁区之内,数年来一直都有固定的内务部警宪人员在负责着保卫工作。既然有警察和宪兵负责管辖,为什么忽然实行军管呢? “不行,必须马上找到易院长!”高炎武在片刻的紧张过后,很快就恢复了冷静。当初发现行营军队突然包围故宫时,这位生性果敢的警卫队长,曾经想过以强硬的办法来履行自己肩负护卫故宫的使命。可是后来高炎武意识到自己的鲁莽与无知。因为仅凭他手下百余名内务部警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付从故宫四个大门分头围上来的数千名装备精良的正规部队的。再说,既然这些士兵是少帅张学良手下的军队,他高炎武岂敢不问清情由即开枪对抗? 高炎武马上跑回他的办公室一位于交泰殿后面的一间小朝房内,心急火燎地接通了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的电话。 易培基与张少帅 “什么?你说什么?少帅……的军队……包围了故宫?!” 睡眼惺忪的易培基从睡梦中惊起,他抓起床榻边的电话一听,高炎武的声音使他顿时大惊失色。这位188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著名学者,平时温文尔雅、遇事不惊,此时消瘦的脸旁上顿时流下了豆大的汗珠。早年留学日本,后在湖南长沙高等师范学校任过校长的易培基,前半生有着非常特殊的经历。此人在湖南办师范学校的时候,曾经做过毛泽东、蔡和森、萧三等中共著名人物的师长,其敦厚的人品使他被所有的学生敬重。他资历甚老,在长沙办教育时兼任过湖南省立图书馆的馆长,对古董及古书善本甚有研究。易培基也是当年驱逐溥仪出宫的主要倡导者,随后他就成为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任院长。l924年冯玉祥将溥仪驱出以后,是年的11月就由他与好友李石曾促成了“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建立。那时,易培基是作为进步派的代表人物,出任了这个实则为故宫前期临时机构的负责人。现在,易培基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忽然听到高炎武的报告,一时急得怒火燃胸,双手情不自禁的颤抖了起来。他大声地问道:“不会,少帅决不会这样武断行事,你可是看清了?真是少帅派的兵吗?” “是的,易院长,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确是北平行营派来的军队。”电话里高炎武的声音中充满着惶恐和不安,听得出此时故宫正面临着一场从未有过的事变。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