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美)约瑟夫·A.马洽列洛//凯伦·E.林克莱特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佰草集董事长、资深管理与营销战略专家王茁、顾洁夫妇最新译作!德鲁克管理学院点评推荐!

管理是一支道德力量而不是服务于非道德的市场的工具

约瑟夫·A.马洽列洛、凯伦·E.林克莱特所著的《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开启一次充满挑战的思想之旅,引领我们理解德鲁克的真知灼见!

内容推荐

约瑟夫·A.马洽列洛、凯伦·E.林克莱特所著的《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围绕德鲁克的创见——管理是一支道德力量而不是服务于非道德的市场的工具——为处于道德困境中的现代组织提供转型蓝图和升华指南,精确地界定了德鲁克没有来得及界定的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概念,在有效管理和人文精神之间建立起清晰的关联。本书认为管理者必须关注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和许多其他人文学科的根本概念,比如社会价值和标准、权力的使用和滥用、个体性格成长、创新和技术、善与恶的本质、经理人在健康社会里的作用等。《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哲学,这一哲学建立在古今中外的领导者赖以有效地管理自我、经济和社会的基本原则。本书呼吁所有的管理者,不管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家,放弃利润高于一切这一狭隘的商业观念(因为这样的观念将来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得益和得意),倡导管理者拥抱那些有助于建立好管理、好商业和好社会的不朽真谛,号召我们对今天的管理实践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在一切还来得及之前让改变发生,并为此提供了各种有益的创意、概念和实用建议。

目录

导论 1

 人文学科:历史传统 2

 让当今的企业管理者将管理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加以实践 4

 结论 11

第一章 德鲁克管理学人文观思想的起源 13

 德鲁克的使命:由各种组织机构所构成的社会得以有效运转 14

 对德鲁克关于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这一概念产生影响的主要根源 18

 为一个有效运转的社会提供道德愿景 34

第二章 管理学与人文传统: 35

 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架起桥梁 35

 人文艺术传统的历史 36

 管理教育和专业商学院的历史发展 41

 平行的两个历史:将管理和人文学科链接起来 50

第三章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的贡献 53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对人文学科做出的贡献 53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对管理学的贡献 55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所引发的主要问题 57

 具体情境在对传承和变革进行管理时的重要性 69

 学习的作用 73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不可适用之处 74

第四章 联邦主义与权力和权威的分配 75

 坎特对德鲁克的批评 76

 德鲁克的目标 78

 联邦主义的历史沿革 79

 联邦主义和德鲁克的目标 85

 公司联邦主义的原则 91

 通用汽车:公司联邦主义的尝试 92

 联邦主义给出的未来教训:一支有效的高管团队 97

 结论 100

第五章 人的维度与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学 101

 德鲁克的世界观:犹太-基督教基础 102

 德鲁克的世界观:人的尊严和权利 103

 德鲁克的世界观:人的本性和工作 105

 践行德鲁克思想的实例:ServiceMaster公司和Dacor公司 115

 通过ServiceMaster公司的四个目标推行德鲁克的四个实践 125

 DACOR公司 129

 结论 131

第六章 从人文视角来看有效领导力 133

 领导力:不同的诠释 134

 彼得·德鲁克的有效领导力模式 138

 亚伯拉罕·林肯:关于领导力的案例研究 144

 结论 166

第七章 社会生态学和管理学作为 167

 人文学科的实践 167

 方法论和社会方面的影响者 168

 管理实践者 178

 社会生态学 183

 德鲁克的社会生态学方法论:“即便生而见之,亦需观而察之” 184

 德鲁克方法论的运用 186

 社会生态学方法论的运用:知识工作的兴起 187

 社会生态学方法论的运用:超级大教会 193

 社会生态学案例:通用汽车公司 195

 结论 197

第八章 应用社会生态学:为建立一个尚能容忍的希望社会进行

 变革和创新 199

 社会生态学方法论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相辅相成的关系 201

 机会的七个来源 201

 技术:社会中巨大的非稳定性力量 214

 技术变革的经验:基于新知识的创新潜流 215

 结论 217

结论 219

注释 223

试读章节

德鲁克的使命:由各种组织机构所构成的社会得以有效运转

管理这一术语只是更多地与私有企业关联在一起。许多人通常都会认为彼得·德鲁克的著述只涉及商业管理领域,其唯一的读者是企业主管。事实上,德鲁克的使命远比这些要宏大,其所研究的主题包括了人类本性、善与恶以及存在的实际意义等重大问题。人们通常会忽视德鲁克著述中的哲学、神学以及道德成分,尽管事实上德鲁克自己经常会提醒大家注意这些内容的存在:

管理的环境和目的都是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由人组成的社区,因工作的纽带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纽带是家庭纽带以外最强大的纽带。也恰恰因为管理的对象是基于工作纽带、拥有共同目标而联结在一起的由人组成的社区,因此管理总是避免不了处理人性问题,也正如所有有过实践经验的人所认识到的那样,管理还需要处理善与恶的问题。我在做管理咨询师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神学内容比我讲宗教课时还要多。

因为人是管理学永恒的主题,所以德鲁克主张,管理实践必须致力于创造和维系健康的组织,使人能够在其中找到存在的意义。也因为管理是与人打交道的,因此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必须不仅能够解决有关效率和利润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解决道德、精神、情感健康和尊严之类更宏大、更具哲学意味的问题。

德鲁克之所以产生管理应该以人为中心这一观点,部分原因是他的个人背景。1909年德鲁克出生于一个维也纳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阿道夫是一名政府官员,也是一位经济学家。他的母亲卡罗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同时还研习过医学。德鲁克家中的常客包括作曲家、经济学家、哲学家、诗人以及其他知识分子。

18岁时,德鲁克来到汉堡,后来开始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国际法,同时还兼做证券分析师。1929年,他成为《法兰克福纪事报》旗下的一名金融记者,后来成为负责政治外交和经济新闻的编辑。1933年纳粹上台后,德鲁克前往伦敦,担任一家银行的经济师。后来,他担任过几家英国报纸的驻外记者,1937年移民美国,开始了后来获得极大成功的写作生涯。

德鲁克认为,要避免诸如极权主义这种非理性的解决方案,唯一的一个办法是创造一个基于自由和平等,但又不完全从经济角度来定义自由和平等的有效运转的社会。

在由经济人所组成的社会的残骸中,最终将会崛起一个新的社会,这一社会将会再一次努力实现人们的自由和平等。尽管我们尚不知道在未来的秩序中,哪一个领域将会成为社会构成的基础,但是我们知道肯定不是经济领域,因为以该领域作为基础已经不再有效。这意味着新的秩序最终能够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因为,如果欧洲每一个团体都在基督教德行基础上追求平等和自由目标的实现的话,那么它也会致力于在构成社会基础的领域里实现平等和自由的目标。自由和平等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而只能在那个领域被承诺……经济平等同样会变成可能,只要这种平等不再具有绝对重要的社会意义,只要一个新领域里的自由和平等将在一个新秩序中得到承诺。

尽管德鲁克描述了仅仅从经济角度来定义人的存在所带来的种种局限,但是他尚未识别能够带来自由和平等的新“领域”。逐渐地,德鲁克开始将现代工业组织视为个人意义和社会地位的潜在来源。在1942年出版的《工业人的未来》一书以及后来的著作《公司的概念》(1946)和《新社会》(1950)中,德鲁克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在现代工业公司里就业能够给人提供社会地位和意义,这种地位和意义不是简单地基于经济价值。现代公司能够给人们提供社区感和公民心态,同时还能给个人提供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敬。他意识到,围绕着流水线打转转的密集型生产工作场所对于员工来说是一个非人化的环境。正如电影《摩登时代》中查理·卓别林所扮演的工厂工人所表现出的那样,产业工人只不过是“完全标准化的、可以彼此交换的、失了社会地位的最低级别的劳动力,既无职能也无个性。”这样看待劳动力显然无法使得一个社会有效运转起来:

一个社会,除非它能够赋予个体成员以社会地位和合适职能,除非其决定性的社会权力是一种合法的权力,否则无法真正有效地运转起来。前一个条件搭建起了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即社会的存在目的和意义。后一个条件影响着该框架内的空间,使得整个社会能够稳固下来,并且产生各类组织机构。如果一个社会不能赋予个体成员以社会地位和职能,那么它就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社会,而仅仅是一群具有社会性的原子,漫无目的、毫无目标地在空中乱飞。更进一步,除非权力是合法的,否则的话就不存在任何社会性组织;所存在的不过是一个真空的社会,只是靠一种奴性或惰性而勉强维系在一起。

在《工业人的未来》一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一项根本原则,这一原则贯穿其他众多著述:现代公司是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对现代公司的管理是一股“工业制度中有决定性和代表性的力量”。与此同时,为了发展出一个有效运作的社会的典范,他还提出了两个需要加以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在这样一个社会组织中,个人究竟如何才能找到非经济性的地位和职能?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现代工业组织的权力得以合法化呢?在德鲁克看来,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健康的工业社会,而在1942年唯一一个有条件建立这样一个社会的国家就是美国。

在《公司的概念》一书中,德鲁克深入地分析了通用汽车公司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所扮演的角色,并为其早期著述中提出的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些答案。他开始具体地分析了工业组织如何给个人提供非经济性的意义以及管理权如何在美国社会获得合法地位。尽管该书有一整部分聚焦通用汽车的内部运营和架构,但是其他两个部分则重点分析了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在这里和《新社会》一书中,德鲁克认为,所有组织都需要体现出被美国社会接受的同样的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平等机会、个人地位和价值实现的承诺。

P21-23

序言

本书所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学学习方法的结合。作者之一是管理学教授,是管理系统、成本管理和项目管理方面的专家;另一位则是历史学家。两个人的共同之处是与彼得·德鲁克都有私交,并且对其著述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我们对德鲁克著述的共同兴趣也正是该书写作的缘起。当我们在各自独立地进行研究时,我们就逐渐意识到德鲁克在管理领域的高瞻远瞩其实有赖于对人文学科及其目标的深入理解。德鲁克自己就曾认为管理是一门“人文学科”,将其直接与人文学科关联起来。我们撰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试图探寻德鲁克关于“管理是一门人文学科”这一论断究竟意味着什么,并且以历史为背景、从实践出发来探寻这一概念的基础。我们自己深信,如果人们能够在商业运作实践中时刻追随德鲁克所设定的愿景,那么管理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也许会给建设一个更加人性化、更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带来一些希望。

本书从第一章到第三章是旨在界定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第一章重点阐述多个不同的人文学科如何影响了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德鲁克构建了一个道德社会的愿景,该社会由有效运作的各类机构组成,他对神学、哲学、政治学以及经济学的研究在其著作中有所体现。在第二章中,我们分析了管理学教育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历史性关联,以及这种关联被人为地割裂所带来的代价。第三章探讨的是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学对人文学科和一般管理学所做出的贡献。由于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是以伦理学和德性理念作为驱动力的,所以我们就探讨由管理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所引发的关于价值观、品格和伦理的一系列问题。正如人文教育自古以来就一直在强调塑造有德性之人,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学也不可能无视这些概念。

随后的章节主要讨论将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学运用到实践中去所面临的四个主要课题,即联邦主义(第四章)、人的维度(第五章)、领导力(第六章)和社会生态学(第七章和第八章)。本书不讨论管理的具体职能领域,比如营销、运营、会计、财务和信息技术,也不包括针对人文学科的各个分支的详细研究。相反,本书将通过上述四个课题将管理实践和人文学科联结在一起,从而为探索人文学科和管理学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在关于联邦主义的那一章中,我们所揭示的是政治哲学对于现代组织的意义。在第五章中,我们会引用宗教和启蒙理论来探讨建立一个关于人的存在本质的概念性框架的必要性。在第六章中,我们借用美国历史,以亚伯拉罕·林肯为案例来阐述德鲁克关于有效的领导力的概念。最后,我们在第七章和第八章中通过对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理论的探讨来评估社会生态学家的作用。

德鲁克认为,《联邦党人文集》以及推而广之的联邦主义是“美国对西方思想具有持久影响的贡献。”(德鲁克,1954,p.280)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在美国宪法的通过过程中所进行的辩论触及了所有人类组织在进行结构设计和政策制定时所遇到的困难和所进行的权衡。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如何进行权衡以及如何应对合理分配权力和进行组织结构设计,这些都将在第四章中予以讨论。

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虽说这些个人都可以表现得像天使,但他们经常做出一些有悖常理的事情。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人们提供领导力,帮助他们完成组织的使命。第五章的主题就是人们在工作中所展现出的特性,与之紧密相关的是为组织使命的实现提供行政领导力,这是第六章所讨论的话题。

最后,德鲁克称自己是一位社会生态学家。身为社会生态学家,其工作是打造并维持一个社会,其中各类机构都能有效运作。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社会生态学家能够预计到社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断裂,并且通过兼顾持续性和变革性的流程来管理好这些断裂。从本质上讲,社会生态学的实践就是将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实践,其目的在于创造出这样一个社会:其中各类组织各司其命,有效运作。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作者开启了一次充满挑战的思想之旅,带领我们理解德鲁克的真知灼见,感悟管理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伟大意义。一旦被看做是一门人文学科,管理学就超越了其“通过他人完成正确之事”的原本定义,承担起对人所负有的责任——关心人变成了什么样子,工作的环境如何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这样的管理学要求深刻地理解人性的本质和潜能,掌握打造品格文化的艺术,不仅要将企业建设成一个商业成果的产出者,还要建设成一个道德共同体。

——ServiceMaster公司董事局荣誉主席 威廉·C.波拉德

本书作者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工作,将德鲁克的一系列思想及其相互关系描述得一清二楚,即管理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诚信主导领导力、树立崇高的道德价值观、人才培养作为管理的重心、结果导向和绩效文化、稳定传承与变革断层之间的平衡。我们感谢他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思想工具,在建设一个“希望社会”的进程中,个人、管理者和组织都需要这样的思想工具工作,来成功地建立起绩效精神。

——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肯尼斯·威尔逊(二十年来一直深研德鲁克著作)

商业领导者要想实现利润的可持续增长,重建美国企业被玷污了的声誉,就需要一个前提,即不论组织还是组织里的人都能得到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德鲁克提醒我们,管理必须面对完整的人,充分理解人性的起源和影响,理解文化价值观,理解道德共同体。因此,本书是超越利润线的新一代管理者和管理学者的必读书。

——普林斯顿大学信仰与工作研究计划主任 大卫·米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