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绿人/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班马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班马的《小绿人》讲述了小学生潘靖、可可、薇薇参与到司马博士正进行“小型绿色隐形智能生物”(简称小绿人)的研究的故事。故事神秘优美,让我们对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种的现状担忧,也对人类的发展方式反思。故事情节十分有趣,人物性格鲜明。

《绿人》以童话的方式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愿望。

内容推荐

班马的《小绿人》是一部写“绿人”的亦真亦幻的童话。司马翁博士和他的研究生助手沈雪已经掌握了中国西南地区有“绿人”活动的证据。没想到的是,已有小绿人钻进了沈雪的考察背包里被“带”回了她住的城中小楼。小楼里的三个小孩子极其关心“绿人”的命运。他们被邀请去西南某森林地带进行科研考察;在那里,微型机器人帮助他们揭示了“绿人”的秘密生活史。这群孩子认定“绿人”是地球上最后的一支落难贵族,可是,命运多舛的“绿人”始终不肯向人类发出求救信号,不敢接近人类。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主题。

目录

绿人阁楼

大姨夫遇到过一个玉米叶上的小人

小楼的植物在行动

绿头发三姨和大胡子博士

猜想小绿人的身世

轰动科学馆的三篇“小绿人作文”

一个叫白石头的摄影师

绿人考察队航行在一条水路上

当江风把白雾一下吹开的时候

搭船的八个小绿人

对小绿人“漂流”的相信和猜测

细看一座水草漂浮物的近镜头

古书记载的“豆人”和“瓜娃”

“古人”想同小绿人会面

玉米林中的小绿人“牧童影像”

旧州的寂寞灯火和船上夜谈

亚热带江峡上的绿童子寺

半夜,发生在南苍山房的神秘事件

护送豆荚棺材之中的绿人长老

抵达“沈雪树屋”

“金龟子一号”甲虫型机器人

小绿人森林大表演

白骨的森林

消失了的林中秘闻

秘密拍摄的小绿人生活史

《小绿人探秘记录》摘录

“金龟子一号”的叛逃

尾声:落难的贵族

试读章节

这幢小楼里,终于有一个大人站出来小心翼翼地“支持”沈雪。大姨夫,就是夫人薇薇的爸爸。有一次在全家吃过晚饭之后闲聊时,说他十几年前“可能”遇到过小绿人——大家刷地鸦雀无声,全都看着大姨夫。夫人更是激动万分。

大姨夫说:“那是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发生的事情……”

夫人跑去把大厅的灯关上,只留下一小盏暗幽幽的壁灯。她又迅速跑回来,双手托着腮帮坐在桌前紧盯着她爸爸——

大姨夫不由看了沈雪一眼,赶忙说:“不过,这是真的噢,是我自己碰到的事情。不是故事噢。”

夫人打断他,急着说:“快说嘛!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在幽暗的大厅里,有三双小孩子的眼睛发出动物一样的亮光,没有一点声音。

“……那的确是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发生的事。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在贵州的山区插队落户。那时候,我们中学还没毕业呢,全中国的学生都被送到乡下去插队落户,我去的那个地方是贵州的黔南地区,山坡上全种满了玉米,玉米在夏天都长得很高大,比一个人还要高,钻进去就好像在密林里一样,只看得见玉米叶条……

“这件事就发生在夏天的一个有月亮的夜里。夏天的乡下,白天太阳很毒,晒得人要昏过去。所以,我们就在晚上干活。那天夜晚,我一个人背着药水桶钻在玉米林里喷农药——一说起这个噢,我无论如何也忘不了,那种喷雾器背在身后的重量,还有那种叫‘乐果’的农药气味……

“像密林的玉米地里,十分美丽。因为有月亮,满眼都是黑黝黝却又光闪闪的玉米叶子,玉米叶子绿油油的,长长的,弯弯的,叶条还起伏得像波浪那样。不过,我那时候根本不觉得玉米林有什么美丽,只觉得肩膀被勒得发痛,衣服全湿透了,钻在玉米林里干活是很闷热的。因为有月亮,连喷出来的水雾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在月光下飘洒到玉米叶的一层绒毛上……

“突然,我就看到了那个小人——

“当时我正在往前走,可就在我身旁的一株玉米的弯弯叶条上,我一眼看到一个绿颜色的小人坐在叶上,他正在咳嗽,但却没有声音——我当时本以为是一只什么虫子,因为他就像一只金龟子那么大,不,好像还要小一点,庄稼上经常会有虫的。可是,由于他就在我手臂的旁边,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他是一个胖乎乎的小人……有点像一颗蚕豆的样子,有绿色衣服一样的一层外壳,有青草草秆那样的手臂和腿。他好像不舒服,抱着膝盖坐着咳嗽,就是咳嗽的样子,不过我说过了,没有声音……

“我为什么相信我看到的肯定是一个人?因为就在这时,他的眼光和我对看了一下,我们都很惊讶!知道吗?只要是人,眼光这么对看一下,你的心里就很明白,那不会是昆虫,而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人。

“他一下就像坐滑梯那样顺着那条玉米叶滑下去了,突然就在叶条长出来的卷丫和玉米秆儿连接的地方消失了!

“没了……

“但我那时其实还以为是一只吃叶子的什么绿甲虫,只是心里很奇怪。P10-12

序言

江南三月,细密的雨声中,传递着温煦的杏花香气。这时候,应和着天边隐隐滚过的隆隆雷声,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漫长的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而出的力量。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了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像鸡雏顶破蛋壳,像幼蝉;中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它们从厚积的枯口十和泥土下脱颖而出,那一瞬间,它们似乎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扩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再向上!这似乎已经不是在生长,分明更像是在飞翔……

——这是我刚刚写完的一篇散文中的一节。漫步在江南早春时节青青的楠竹林里,我也想到了我们的儿童文学。我甚至觉得,目前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与这春天的楠竹林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颇为相似。各种出版与传播通道的拓展与打开,给儿童文学作家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只要你拥有生长的梦想和力量,这片土壤以及土壤之上的空气、雨水、微风和阳光,就是属于你的,属于每一株绿色的生命的,正如白桦先生那句名诗所歌咏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然而,创作上的空前活跃与繁盛,也使儿童文学的编辑和出版者们面临着新的考验。丰富的资源就像大自然里的春天,摆在人人面前,读者真正需求的是什么,也许只有少数细心的人才能知悉,而如何把最好的书送到最热爱它的读者手中,却永远是一个秘密。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把诗人郑愁予这句诗中的“诗人”二字换成“编辑”,其实也很恰切。最好的编辑出版人,不也是黄昏时分的点灯人,为在暗夜中行路的读者挂起温暖和明亮的灯盏,照耀着他们回家的小路吗?而且,面对着如此繁盛和泥沙俱下的创作资源,一个优秀的编辑出版人,必须具有披沙沥金的耐心、采铜铸鼎的本事和撒豆成兵的艺术。

眉睫君和游安良君,是近几年在少儿出版界纵横驰骋的两匹“黑马”,两个人都很年轻,富有开创和进取的力量与信心。前者的强项在编辑和学术,后者的强项在出版和发行。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与童书出版界结缘并历练了不短的时间,对童书出版拥有热爱和敬畏的情怀,也累积了不少的经验、智慧和资源。我相信,这样两股力量与智慧合在一起,必将为当下的童书出版带来一些新的作为。那么,这一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作家们的代表作选本丛书,算是他们的“东风第一枝”,是第一次的“竹林爆笋”。  首先,从这套书的作者阵容看,无疑是一份极其华丽的名单。当下活跃在儿童文学界的老中青四代作家、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皆在其中,如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任大星、张秋生、曹文轩、彭懿、黄蓓佳、刘先平、冰波、汤素兰、殷健灵……

其次,从这套书的书目来看,几乎每位作家都拿出了他们的代表作品、获奖作品,或是作家们自己偏爱和看重的个性作品,用“名篇荟萃”来形容,实不为过。如《小布头奇遇记》《怪老头儿》《妖湖传说》《会唱歌的画像》《甜橙树》《野妹子》《我要做好孩子》《窗下的树皮小屋》《小巴掌童话》《中国孩子的梦》《驿马》……

第三,这套书在编选上,另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做法是,以作家最优秀的代表作品为基准,不拘泥于篇幅的长短和体裁的异同。有的作家的长篇作品也只是节选其最精华的章节,而给另一些中短篇杰作留出容纳的篇幅。有的作家在不同体裁形式里都有自己优秀的作品,则予以兼顾,尽可能在一本书中呈现出这位作家完整的创作风采。这种编选方法,在编辑艺术上的“含金量”最高,也最能体现编辑和出版者的眼光和功力,当然,编辑投入的心思也最多。

在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多说几句。我记得20世纪50年代时出版过一本《普希金作品选》(戈宝权译),就是这样编选的,长篇节选、中短篇,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在其中,直至今天,这本书仍然是我阅读普希金的一个“宝典”般的选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80年代也编辑出版过一套方形开本的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选本,有《叶圣陶作品选》《冰心作品选》《张天翼作品选》《柯岩作品选》《管桦作品选》《葛翠琳作品选》《孙幼军作品选》《袁鹰作品选》等等,这些选本也是采用了这种长短不拘、体裁不一,只以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基准的编法。所以,这套书三十多年来也一直为我所珍爱。老一辈的编辑出版家其实早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本,可惜的是,今天愿意这么去效仿的编辑越来越少了。很多编辑是怎么省事、怎么简单怎么来,以至于许多作家最终被“选来选去”的,全是浮在大家眼前的那么一两篇作品,好像这位作家就只写过这么一两篇作品似的。

儿童文学事业,无论是创作、编辑、出版、传播,都应该是纯净、精美、细致和仁爱的。这是天使和圣母般的事业。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是真善美的文学。冰心老人生前曾告诫我们:从事儿童文学事业,必须拥有一颗“慈母的心”。由叶圣陶、冰心、陈伯吹那一代儿童文学先驱所创建和奠定的一些伟大和美好的儿童文学传统,正在一代代作家和出版家手中薪火相传。

“金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道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当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一条,由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曾经用弗罗斯特的这几句诗来形容过自己的儿童文学之路。其实,儿童文学也并非是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世界上也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借用一句伟人的话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是将会默默地、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还是回到江南青青的楠竹林里。在春天的楠竹林里徜徉,我也想到了中国一代代儿童文学家们的美好情怀:他们和四季的风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发着药香的野菊花一起,和那些临冬的苦养一起,和一道道永远流淌不尽的山泉一起,在各自的山坡和深谷间,以群体的追求、探索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这份事业的忠诚、依恋和守护,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而透过早春三月楠竹林里的爆笋奇观,我还发现了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将是金色的。

是为总序。

2014年早春时节,写于东湖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