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中国人的主食,饭碗里的立根之本
名词解译
稻谷加工脱壳之后被称做“大米”,又被称做“稻米”。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地方则把粳米称做“大米”。严格来说,粳米仅仅是大米的一个品种。大米味甘性平,因此,对健脾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有一定的功效,有“五谷之首”的美誉,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主食大米。
营养价值
大米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价值,也是中国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在这里我们以粳米为例,在每百克粳米中,就含有6.7克的蛋白质,含有的脂肪量为0.9克,碳水化合物达到77.6克,粗纤维为0.3克,钙的含量相对来讲不高,仅有7毫克,磷136毫克,铁为2.3毫克,同时含有很多种微量元素,如维生素B10.16毫克,维生素B20.05毫克,烟酸1毫克,而蛋氨酸达到了125毫克,缬氨酸394毫克,亮氨酸610毫克,异亮氨酸251毫克,并且含有280毫克的苏氨酸、394毫克的苯丙氨酸、色氨酸122毫克、赖氨酸255毫克等多种营养物质。
粳米的功效能够补脾、养胃、滋养、强壮。同时,粳米熬成粥,则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能,尤其对病后肠胃功能比较弱的人,以及口渴、烦热之人适合食用。
历史传说
传说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食用的米比现在的米要大上几百倍,甚至比现在的桃子还要大很多。人们在吃饭的时候,要举着这么大的米粒,像是啃馒头一样,一口一口地咬。饭量最大的人一餐下来也不过吃上三四粒就已经很饱了。在那个时候,人们将其称做“大米”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既然米粒这么大,那么稻苗肯定也是很大,据说像现在的桃树一样高大,在一棵稻上能结五六百斤稻子。收稻子时,人们当然不会拿着镰刀去割,而是要像摘熟透的桃子一样,爬到树上一粒一粒摘下来,而这个时候的稻子十多年才栽一次,还可以当年栽当年结谷子,所以人们的劳动生活变得轻松愉快,家家的大米也是吃不完的,户户存有余粮。
人们闲暇的时间也很多,于是人们利用闲瑕的时间,就成群结伙上山去围猎。在山上树林深处,有很多凶猛的野兽,这些野兽时常会伤害人类。打猎的人们便要敲着芒锣,吹着牛角,把凶猛的野兽吓跑,专门猎取野物。人们在捉到活的飞禽走兽后并不会急着杀掉,而是将这些活物养起来,打死的就吃,吃不完的就腌干。杀了的野兽会剩下很多珍贵的兽皮,人们用兽皮缝成衣服穿。
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坏日子跟着就来。人的生活好了,便渐渐好逸恶劳,甚至出现了挥霍浪费、奢侈无度的习惯。这坏习气越来越盛,人们便把大米视为草芥,到处抛撒,有的人甚至用大米来铺路。
此时,主管粮食的天神看到人们这么浪费,一怒之下把人间的大米都收回天上,连苗也不留一棵,种也不留一粒。这样人类没有了大米,没有了粮食,饿得面黄肌瘦。此时,狗也饿坏了,家狗用嘶哑哀求的声音,对着蓝天吠叫了七天七夜,饿得没有力气的家狗已经气息奄奄。天神看到这群可怜的狗的遭遇,不忍心让它们饿死,就撒下一些碎米来喂狗。此时,人们忙用这些碎米去播种,种出来的谷子就是现在吃的这种大米。从此之后,人们为了填饱肚皮,只能天天披星戴月,辛勤耕种,如果一偷懒就只好饿肚皮了。
今天,人们仍要把细小的米粒称做“大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告诫人们,不管生活是如何富裕,也要厉行节约,不能浪费和懒惰。
吃米注意事项
一、少淘米或不淘米
一般家庭在蒸米饭前,都是要先淘米的,目的是将米中的杂质和灰尘都冼F来,但是维生素B类是水溶性的,又分布在米的表面部位,很容易随着淘米水溜掉,而维生素B1的损失可高达20%~60%,因此,为了防止维生素B的流失,最好是不淘米。淘米不要用热水和流水,洗米时用手轻柔且迅速将米搅动,以免营养成分过度流失。淘米次数最多不要超过两次。
二、多防虫
(一)花椒防虫法
大米容易生虫,尤其是在夏天。因此,可以用几块纱布分别包一些花椒粒,分别放到容器的上、中、下,然后把容器盖严。如果是用袋子装米,可以将袋子直接放到煮好的花椒水中浸透并晾干,再装米时就可以防止生虫了。
(二)白酒防虫法
因为白酒中挥发的乙醇有灭虫、杀菌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达到防止大米生虫的效果。可以在存有大米的容器里放入一个装有白酒的干净酒瓶,瓶口一定要高于米面,敞开瓶口,然后把容器盖严,可以防止生虫。
(三)大蒜防虫法
将大蒜掰开,放入容器的不同位置,将容器盖严,同样能起到防虫的效果。
(四)瓶装防虫法
可以将袋装的大米分别装入饮料瓶内,因此,也能保存很长时间不生虫。
大米烹制法
一、饭
不管是当年的新米还是往年的陈米,都能蒸出香气溢人、粒粒晶莹的米饭,而这里所说的“饭”就是蒸出来的。
制作步骤
(一)取米量
我们用一个容器量出米的量,这要按照人食用量而定。
(二)淘米
洗米的次数是要有限制的,最多不要超过3次。如果超过了3次,米里的营养就会大量地流失,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也会减少。
(三)泡米
这个步骤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是将米放置在冷水里浸泡1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米粒充分地吸收水分,蒸出来的米饭才会粒粒饱满。
(四)注意米和水的比例
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当然有的人喜欢吃软一点的米,那么可以适当地增加水量。测量水量可以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五)增香
如果米已经是陈米,对于陈米要蒸出香气,就要经过前三道工序后,我们在锅里加入少量的精盐或花生油,这个时候的花生油必须是烧熟的,而且要放凉之后才能加入锅中少许。
二、米糕
米糕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是中国的传统小吃食品之一。
在汉朝的时候,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可见在当时米糕也是很流行的食品。汉代的扬雄在《方言》一书中就已经有了“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也已开始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已很早。其制作方法相对有些复杂,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入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大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受人们的欢迎。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