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十四岁的宋小鱼越发出落得引人注目,连宫中妃嫔都知道,在国子监有一名堪比美妇的伴读,一时之间,妃嫔们的担忧尽显。
妃嫔们越想越担心,可又无可奈何,只好去找当今最受圣宠的梅妃娘娘,让她想想办法。梅妃也正有此担忧,但温柔婉善的梅妃倒不是怕皇子败坏了风气,而是担心宋小鱼的安全。梅妃乃是宋小鱼的姐姐,自她进宫七年后,便很少再看见小鱼。她知道小鱼的秘密,也知道小鱼有多危险。
这日,梅妃在皇帝耳边说了几句,皇帝立即笑口大开。第二天一道圣旨下来,宋小鱼不再是二皇子的伴读,而是小太子的伴读。从接到圣旨开始,二皇子的脸就犹如冰山一样紧绷着,他看着宋小鱼露出隐忍着欣喜的表情,实在恨不得立即撕了那道圣旨。
宋小鱼当即告别二皇子,收拾行囊后,跟着宣旨的太监们到了梅苑作太子的伴读。而在小鱼走的那刻,赵睿的眼光一刻也不曾离开过她的背影,他知道,宋小鱼一去不回头了,要想让她重新回来,他只有……
六年后,赵睿实现了当初的誓言,终于大权在握,登基为帝。在朝臣对他朝拜的时候,大家看到的是皇帝光鲜华丽的龙袍,以及大殿上的一片金灿辉煌。可谁也没想到,皇帝却一直在期盼一个身影的到来,让她看到他龙袍加身,看到他已经贵为九五之尊,天下再无人可以忤逆他。
时隔几年,赵睿对当初的伴读一刻也不曾忘。在她做了太子伴读后,身边的皇子们没有人再敢对她出言调戏,却也隔开了他和宋小鱼的距离。宋小鱼对他冷淡至极,她可以对太子露出无数个温柔的笑容,却不愿再施舍一个给他。赵睿知道,宋小鱼恨他,恨他当着皇子们的面欺凌她。
十八岁的赵安已经搬离皇宫,不常进宫的他总在进宫后找宋小鱼,而宋小鱼也总是期待这一刻,只有在见到安殿下的时候,她才能大大方方地笑,大大方方地说话,也只有安殿下不嫌弃她。
这一切,自然看在赵睿眼里,在他眼里,容不得背叛,虽然他不知道宋小鱼是否背叛了他,但他绝不允许此事发生。
“皇上,宋三公子来了。”
御书房内,已经下朝的赵睿端坐在龙案前看着折子,直到身着红袍的宋小鱼踏入御书房,他才放下手中的折子,掩盖住颤抖的喘息,装作不经意说道:“宋伴读,别来无恙。”
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太子被秘密处决之后,宋小鱼一直被软禁在太子府中。尽管在他登基的那一刻,赵睿是多么希望她能亲眼看见他站在顶峰的这一刻,但身为新帝的他也只能暂时收住气焰,将照顾太子不周的伴读宋小鱼收押软禁。
宋小鱼自是跪在地上,呼道:“皇上万岁。”
赵睿起身来到小鱼身前,俯下身扶起她,张扬地说道:“你个狠心的伴读,竟然让太子从假山摔下身亡,仅凭这条罪,足以让你死千次万次。”
望着她平淡如水的面容上不起波澜,赵睿心中不悦,却也明白她极其隐忍的表情。
六年前,她在他身边伴读时便是如此,六年之后,她还是她,只是赵睿也明白,如今他所做的一切都会让她恨上自己,六年前的他们早已回不去了。
已经说不出一句话的宋小鱼顿住之后,心底的悲伤更是抑郁不住,当着赵睿的面眼泪滚了出来,这小太子算起来是她的侄子,她又怎么忍心让他死?而那日确实是她的过失,若不是她帮太子去摘果子,也不会在她转身的那一刻,太子从半人高的假山上摔下,当场气绝。赶来的梅妃见状,立即昏厥过去,醒来后,再不认得任何人。
宋小鱼自知对不起先皇,对不起梅妃,更对不起宋家。然而,她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二皇子的阴谋,如果太子不死,他如何能登基?谁都知道,那处假山不足一人高,从上面摔下,又怎么会死得粉身碎骨?
宋小鱼低下头,早已将泪水隐了去,她隐忍着说道:“罪臣照顾太子不周,死有余辜,请皇上赐死。”她担心宋家人的命运,太子已死,家人恐怕也落不得好下场。兄长宋清如何?梅妃姐姐如何?家父如何?宋家如何?
宋小鱼一言一行身系宋家命运,赵睿对她的怨恨自六年前便有,如今宋家存亡也只是新帝一句话而已。
赵睿浅笑,姿态更是说不出的嚣狂,宋小鱼的眼泪只要不是瞎子便能看得明白,她一手陪伴、照顾太子长大,死了会不心疼?况且还是血脉相承,太子死后,宋家也失去了支柱,宋家有谁可以置身事外?
见她如此,赵睿心中十分痛快,他说道:“确实应该赐死,不止你,宋家人都该死,朕在三天前,已将你赐死了,并且查抄了宋家,现在,你已经不存在了,宋家也不复了。”
宋小鱼心头一惊,抬起头问道:“可罪臣还没死,而皇上又何必怪罪宋家?”
太子之死何必连累宋家,不过是赵睿的一个借口,但在当下,自身都难保,又有什么资格为宋家求情?
赵睿又笑:“你确实没死,死的是梅妃,至于宋家,向来对我意见甚大,宋师早年曾经在朝堂上弹劾朕,数尽朕的不是,这样的人朕有什么理由网开一面?”
宋小鱼听罢,当即软下身子,只呜咽一句:“你竟如此狠绝……”便昏了过去,不省人事。赵睿轻松地接住了往下滑的身子,顺势往怀里一抱,低头闻着她的体香,冷酷地说道:“你与梅妃酷似,若是只能活一人,朕独留你,因为,朕不想一个死人左右朕的心思,厌了之后,朕便杀了你。”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