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田光代编著的《礼物》内容介绍:日前被人问到,你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扎物是什么?我竟然一时无法同答,终而陷入长思。由于我想得太认真,对方似乎也后悔问了这样的问题。对方必然认为,明明可以轻松同答的嘛……连我自己也这么觉得。明明就可以简单、快速地回应,为什么还要这般深思熟虑,不由得羞愧了起来。
角田光代编著的《礼物》内容介绍:从出生至死,我们到底从别人那儿收到多少东西呢?我边思弩这问题,边书写每回的文章。不论是谁,我想往往收到的总比赠予来得多吧。即使物品不知何时会遗失,但收到礼物时的记忆,与那人所拥有的关联性,却绝不会失去。我想,我们这样,在一次次收到礼物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然后逐渐老去。一起来翻阅《礼物》吧!
比佐江的比,有亲近之意;比佐汀的优,有救助之意;比佐江的江,则意味源远流长的大川。这名字据说是父亲和母亲决定的,希望将他教养成缓慢流动的河川般,帮助别人、扶持别人,而且受人亲近。
我对刚读完的作文大吃一惊。这名字竟然这样被深思熟虑着。
令我惊讶的是,洋行的作文。他的父母亲在夏威夷新婚旅行,见到夏威夷的海洋,便决定未来生下的孩r,要取用象征海洋的“洋”字。他的作文提到,自己取名为洋行,是父母亲祈望孩子,像夏威夷般向深阔、美丽的海洋前进。
对于总是爱在女孩裙边打转的顽皮孩子,竟然拥有这么浪漫意义的名字,我的内心备受打击。
相较之下,我又如何呢?因为生于春天,所以叫作春了。不经大脑思考,总足开开心心的,似乎头脑不好的名字。不就像黑狗叫作小黑,没什么两样嘛!
就在当时,我决意要舍弃春予这样的名字。于是,我悄悄地在笔记本里写下新名字。
春菜、春海、春香、春枝,写着写着,我出了神。对于春之海这字眼,我觉得中意,记得当时曾对朋友说,从今而后我叫作“春诲”。以后写信给我时,信封上要规规矩矩地写上“春之海”喔!
然而、我还是春子。不管怎样,我还是春子。以春子之姿,迎向怀春期;以春子之姿,变成大人,变成老土、单纯、无趣的大人。
我是在三十一岁结婚的。
结婚前,我曾谈过两次恋爱。第一次是大学的时候。对象是班上男孩子,名字叫作神崎龙二。自大学二年级开始,我们交往了四年。龙二这名字,我在心中喃喃自语地出了神。光凭“龙”这字眼,就觉得很浪漫。然而,我们的交往却和浪漫相差甚远。神崎龙二似乎是个不断传出劈腿绯闻的花花公了,除r我之外,还有很多约会对象。约莫二十岁的我,拼命追赶有可能和他交往的女性。四年内周而复始,不断找证据、追查对方,时而诘问他,时而大哭大闹。四年后分手,我和神崎龙二都已筋疲力竭。虽然我曾喜欢他,分手却让我松了一口气。一想到没办法继续喜欢下去,反而觉得有种奇妙的安逸感。P11-12
日前被人问到,你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扎物是什么?我竟然一时无法同答,终而陷入长思。由于我想得太认真,对方似乎也后悔问了这样的问题。对方必然认为,明明可以轻松同答的嘛……连我自己也这么觉得。明明就可以简单、快速地回应,为什么还要这般深思熟虑,不由得羞愧了起来。
为什么答不出来?说来是因为这个问题,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其实是我第一次从男孩了手中收到布娃娃的画面。那是我十八岁那年的圣诞节收到的东西。坦白说,我不是那么喜欢那个男孩子,收到布娃娃只觉得困惑而已。虽然对偶人、布娃娃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但丢弃有着一张脸的东西,我总觉得于心不忍。丢也丢不了,于是就放在自己房间了。无奈的是,布娃娃一放在自己房间,便觉得心情不定。对那男孩子虽然深感抱歉,那布娃娃却一直是一份令人非常困扰的礼物。
即使这样,作为心底留下印象的礼物,我油然想起的便是这个东西。令我惊讶的是,那个布娃娃虽然已不在我手中,但它身上的毛色、脸型、手的触感、大小,我却记得一清二楚。虽然,提问者所期待的回应,似乎不是这样的答案。
应该有什么东西愉悦地留存于心底吧。下一瞬间,我心头浮现的足。孩提时期至今,从别人那儿收到的许多礼物。从书本、游戏机、厨房用品、衣服,到小学时父亲送我的削铅笔机,有非常想要,所以收到时大呼万岁的东西,也有(上述的那个布娃娃般)整体而言是出乎意料,却义感到困扰的东西。
当时,我困惑了。说起来,礼物到底是什么?我记得的是物品,同时又不是物品,那是施者与受者的关系。说来,这更令人记忆深刻。为什么不喜欢的布娃娃,会先浮现在我脑海里、其实不是因为觉得困扰,而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收到男孩子的礼物。这么说来,也就是说我们所接受的真正礼物,并不是物品,而是其他的、无形的某种东西吧……一想到这里,我才会答不出口。
事实上,就算今天问我这个问题,我大概也没办法回答得很好。我们从别人那儿收到的,不会只有布娃娃或饰品,这当中一定还包含有话语、佳肴美食、空气、笑靥这样的东西。倘若是如此的话,就如同与个人的关系差异有别般,它们各自留存心底的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实在无法将其排列出来,想出一个。最为……的东两”。
从出生至死,我们到底从别人那儿收到多少东西呢?我边思弩这问题,边书写每回的文章。不论是谁,我想往往收到的总比赠予来得多吧。即使物品不知何时会遗失,但收到礼物时的记忆,与那人所拥有的关联性,却绝不会失去。我想,我们这样,在一次次收到礼物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然后逐渐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