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人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人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人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人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人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霓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谓、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人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翼、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谓,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谓。唐州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谓等一干人下狱。
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P1-4
古事所传,天然有此等波澜,天然有此等层折。以成绝世妙文,然则读《三国》一书,诚胜读稗官万万耳。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
——[明]毛宗岗
《三国演义》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小说。在几千年的通俗教育史上,没有一部书比得上它的魔力。五百年来,无数的国民从这部书里得着了无数的常识与智慧,从这部书里学会了看书写信作文的技能,在这部书里学得了做人与应世的本领。
——胡适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在宋元以来“话本”创作与传播的基础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言说历史传奇、公案侠义、世态人情等内容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们以广阔的社会视野、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平民化的艺术视角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历史、生活、心理和情感,被誉为“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公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三国演义》源于话本的“讲史”类,是作者根据《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以及《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编撰而成的。小说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为序幕展开叙述,结束于天下归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小说语言精练流畅,结构宏大,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并成为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水浒传》诞生于元未明初,由作者在《大宋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整理创作而成。小说以“官逼民反”为主线,塑造了以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为代表的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形象,开后世侠义(武侠)小说的先诃。
《西游记》是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相关话本、杂剧为蓝本创作而成的,是神魔小说的集大成者。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战胜种种困难的故事。书中人物形象刻画生动,情节瑰丽多姿,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由高鹗所续。小说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和赁、王、史、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主线,展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人情百态。该书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深邃高远的思想底蕴闻名于世,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四大名著”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现我们将其进行编辑整理,以无障碍阅读的形式出版,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我们对疑难字诃、方言俚语、古今异体字和通假字等进行了注音、释义和说明。在校注体例上,我们采用的是脚注与夹注相结合的形式——首先对疑难字词加着重号,其次通过中括号的形式加以注音、释义或者补正;对一些内涵比较丰富的文化常识、典故等,我们以脚注的形式加以注释,以免影响读者对原文的阅读。
此次整理出版选用的底本:《三国演义》用清康熙年间毛宗岗批评本;《水浒传》用明代杭州容与堂刊本;《西游记》用明万历年间世德堂本;《红楼梦》用清康熙年间程乙本。因版本繁多,作品内容或有错讹脱漏之处,故我们在上述底本的基础上,还酌情参考了其他版本和已有的校勘成果。
“四大名著”卷帙浩繁,在整理和编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青岛出版社
《三国演义》源于话本的“讲史”类,是作者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以及《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编撰而成的。小说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为序幕展开叙述,结束于天下归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小说语言精练流畅,结构宏大,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并成为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此次《三国演义》整理出版选用的底本用清康熙年间毛宗岗批评本;将其进行编辑整理,以无障碍阅读的形式出版,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我们对疑难字诃、方言俚语、古今异体字和通假字等进行了注音、释义和说明。在校注体例上,我们采用的是脚注与夹注相结合的形式——首先对疑难字词加着重号,其次通过中括号的形式加以注音、释义或者补正;对一些内涵比较丰富的文化常识、典故等,我们以脚注的形式加以注释,以免影响读者对原文的阅读。
《三国演义》源于话本的“讲史”类,是作者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以及《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编撰而成的。小说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为序幕展开叙述,结束于天下归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小说语言精练流畅,结构宏大,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并成为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本次用清康熙年间毛宗岗批评本为底本,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疑难字诃、方言俚语、古今异体字和通假字等进行了注音、释义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