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先秦诸子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力求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而做出努力,鼓励更多学人参与,致力于继承与发扬近年来中国学术的优秀传统。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以先秦诸子文学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从文学制度的层面,考述先秦诸子的文学活动状态,发掘先秦诸子文学的制度内涵,包括创制精神、文学体制、传写形制、用象制度、文用制度、言语形式、前文学观等内容;描写先秦诸子文学制度的演进线索,通过构拟各项内容的单线发展时序来把握诸子文学的总体发展时序;定位诸子讴歌、诸子寓言、诸子《诗》说、诸子小说、诸子用象等文学现象,寻流溯源,返本归正;采用图表统计的办法,梳理先秦诸子文学各类散乱资料,力求穷尽完备、准确明晰。
全书由导言、上编、中编和下编组成。导言从人群变动和学术演变两条主线,考述描写先秦诸子的产生及进阶,以确立诸子文学研究的基点;上编考述描写先秦诸子的文学创制活动,包括讴歌啸咏、创制篇什和设为寓言等方面,以显示中国早期文学的创造精神、演述体制、文辞体式、传写形制和用象形义;中编考述描写先秦诸子的前文学批评活动,包括诸子《诗》说、诸子神怪论和诸子“小说”观等方面,以展示古代文学观的前状态,即实用精神、神怪思想和学术变态;下编考述描写先秦诸子的用象制度及形态,包括观念具象的演进历程、基本特性和语言形式等内容,以探寻诸子时代的具象思维状态和言意操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