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李四龙教授任职于北京大学宗教学系,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佛教学者。师从名家,学养深厚,思想深刻,著述颇丰,在天台宗研究、民俗佛教研究等领域建树颇多,成果丰硕。近年来,其关注的焦点兼及欧美佛教,潜心钻研,实地调研,几经琢磨,继《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后,又写成《美国佛教--亚洲佛教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转型》一书,充分显示了李四龙教授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学术功力、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和作为中国佛教学者深切的现实关怀。
《美国佛教--亚洲佛教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转型》首次在汉语世界系统介绍佛教在美国的传播与转型,简要评述美国佛教的主要派别及其特点,诠释全球化时代的“新佛教”理念。以佛教的“美国化”为主线,重点讨论:禅在美国的演绎与特色、美国佛教徒的身份认同、美国特色的僧团生活、美国佛教的传播绎验。本书的作者李四龙教授任职于北京大学宗教学系,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佛教学者。
序
导论
一、为什么研究美国佛教?
二、美国佛教的历史分期
三、移民性与族群性
第一章 浪漫主义的东方 1893年世界宗教大会前的佛教印象
一、迂回的认识
二、苦力的佛法
三、白人的皈依
第二章 战争、移民与佛法 1965年移民法前的艰难历程
一、日本佛教徒的弘法
二、亚洲移民的心史
三、“垮掉的一代”
第三章 亚洲佛教的“美国梦”(上)
一、人间的华人佛教
二、西化的日本佛教
三、参与的韩国和越南佛教
第四章 亚洲佛教的“美国梦”(下)
一、神秘的藏传佛教
二、静修的南传佛教
三、自由、边缘与主流
第五章 禅的解读与融合
一、禅宗的西方解读
二、铃木禅与道元禅
三、基督禅
四、美国禅师
第六章 美国特色的僧团生活
一、女众地位与女性主义
二、居士地位与网络僧团
三、生活化的宗教对话
第七章 移民社会的佛教徒身份
一、谁是“美国佛教徒”?
二、欧裔学者的佛教认同
三、华裔佛教徒的文化认同
四、“民族宗教”: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博弈
第八章 “第四乘”的新佛教
一、美国佛教的传播经验
二、多样化的佛学教育
三、世俗化与再神圣化
结 语
附录1 美国佛教大事记
附录2 旧金山湾区佛教采访手记
索 引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