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中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建设问题,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中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最终导致的中国产业安全领域的制度建设发生的深远变革。本书不仅适用于立法机构、行政管理机构等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部门和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进行参考研究,而且适用于经济和法律理论研究领域和法律界人士或企业管理人员应对贸易摩擦的实务领域。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趋势的新发展
2.1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的新发展
2.2 经济刺激计划——全球贸易保护的新外衣
2.3 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新趋势的影响
3 贸易摩擦威胁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国家安全构成贸易摩擦威胁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因
3.2 多边贸易谈判失败成为贸易摩擦介入一国产业安全的重要背景
3.3 经济体制问题构成贸易摩擦威胁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难题
3.4 产业利益构成贸易摩擦威胁产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3.5 社会问题是贸易摩擦威胁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潜在因素
3.6 贸易摩擦威胁下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4 中国应对与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及产业安全的制度调整一一以国际对华反倾销为视角
4.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之比较
4.2 不同类型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5 传统贸易摩擦与中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建设
5.1 ]国际反倾销与中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建设
5.2 国际反补贴与中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建设
5.3 多重保障措施威胁下中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建设
6 新型贸易摩擦与中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建设
6.1 新型贸易摩擦产生的背景
6.2 新型贸易摩擦的现状
6.3 新型贸易摩擦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6.4 应对新型贸易摩擦与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调整
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整体架构
7.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关系
7.2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演变的契合性分析
7.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轨时期中国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特色
7.4 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调整战略
7.5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具体架构
8 贸易摩擦威胁下辽宁省产业安全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8.1 国际反倾销对辽宁省产业安全影响的自身结构原因
8.2 辽宁省出口贸易市场与贸易摩擦的国别特征问题
8.3 辽宁重点出口贸易产业遭遇反倾销情况分析
8.4 调整辽宁省产业安全制度以应对国际反倾销的经验与教训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