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李一、边保旗、曹艳主编,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全面。本书内容从开学之初的新生适应直至毕业之前的职业辅导,跨越了整个大学阶段。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可以使大学生能够认识自身心理活动与个性品质,让大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实践性强。本书中每一章都提供了自我心理测试的工具,可供大学生借助于心理测量的结果,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和真实的了解。此外,书中还设计了心理训练的环节,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个个心理游戏和训练,进行体验和探索,完成从知到行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与水平,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些训练实现教学的互动性。
(3)案例翔实。教材的每个章节都收录了多个心理案例和咨询手记,这些案例典型、真实,贴近大学生活实际,通过对案例的翔实描述和深入分析,可以让大学生对该章节内容认识得更加深刻,对如何自我调适有适启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李一、边保旗、曹艳主编,本书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简要介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理论,并具体针对大学生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和人格、能力等个性心理中表现出来的发展特点以及在学习、生活、人际、恋爱、职业等多种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等进行讲解。书中既有理论方面的阐述,又有大量拓展性的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还有心理测试与训练的操作环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自我指导意义。本书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而且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方面的通识教育教材,也可以作为高校相关教职人员了解大学生的参考书,还可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导手册和青年人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自学用书。
第1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1.1 什么是心理健康
1.1.1 心理健康的概念
1.1.2 心理健康的状态
1.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2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2.1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
1.2.2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3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3.1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3.2 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
小结
第2章 大学生适应能力培养
2.1 新生活新起点
2.1.1 由个人成长到共同生活——集体生活的适应
2.1.2 由严格监管到自主自律——管理方式的适应
2.1.3 由应试教育到专业教育——学习模式的转变
2.1.4 由简单单调到丰富多彩——课余生活的适应
2.2 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
2.2.1 失落感——自我定位
2.2.2 迷茫感——确定目标。
2.2.3 孤独感——主动交往
2.2.4 边缘感——融入集体
小结
第3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
3.1 回顾高校心理咨询的历史
3.1.1 回顾国外心理咨询发展t
3.1.2 国内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现状
3.2 认识心理咨询
3.2.1 心理咨询的概念
3.2.2 心理咨询的对象
3.2.3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功能
3.2.4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特点
3.3 了解大学生心理咨询t
小结
第4章 自我意识与培养
4.1 自我意识概述
4.1.1 什么是自我意识
4.1.2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特点
4.1.3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特点
4.1.4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4.2 自我意识的偏差
4.2.1 自我否定型
4.2.2 自我扩张型
4.2.3 自我萎缩型v
4.2.4 自我矛盾型
4.3 自我意识的调节
4.3.1 正确地认识自我
4.3.2 愉快地接纳自我
4.3.3 有效地控制自我
4.3.4 不断地超越自我
小结
第5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
5.1 人格概述
5.1.1 人格的概念
5.1.2 人格的构成
5.2 大学生人格特征
5.2.1 人格发展理论
5.2.2 大学生人格的特点
5.3 铸造健康人格
5.3.1 大学生的人格障碍类型
5.3.2 大学生人格问题的调适
小结
第6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6.1 对学习的理解
6.2 高职学习的特点
6.2.1 高职学习的职业性
6.2.2 高职学习的应用性
6.2.3 高职学习的区域性
6.3 常见的学习误区
6.3.1 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
6.3.2 高职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
6.4.学习能力培养
6.4.1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6.4.2 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
6.4.3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
小结
第7章 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7.1 创造力概述
7.1.1 创造力的定义
7.1.2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7.1.3 创造力的普遍性
7.2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7.2.1 创新意识是创造力的前提
7.2.2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7.2.3 个性特征是创造力的保证
7.3 创造力培养
7.3.1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自身努力
7.3.2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外部支持
小结
第8章 大学生情绪管理
8.1 情绪理论概述
8.1.1 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8.1.2 情绪的表现形式
8.2 大学生情绪特点
8.2.1 丰富性与复杂性
8.2.2 易感性与波动性
8.2.3 激情性与冲动性
8.2.4.自尊性与敏感性
8.2.5 阶段性与层次性
8.2.6 内隐性和外显性
8.3 不良情绪的调适
8.3.1 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
8.3.2 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象
8.3.3 给不良情绪找个出口
小结
第9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9.1 人际关系概述
9.1.1 什么是人际关系
9.1.2 人际关系的类型
9.1.3 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9.2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9.2.1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9.2.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9.3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及常见问题
9.3.1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9.3.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常见问题
9.4 人际交往的原则及调节
9.4.1 人际交往的原则
9.4.2 人际交往的技巧
9.4.3 人际关系的调节
小结
第10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x
10.1 解读爱情
10.1.1 什么是爱情
10.1.2 大学生恋爱心理
10.2 大学生恋爱心理及常见问题
10.2.1 大学生恋爱中的问题
10.2.2 大学生失恋的心理调适
10.3 培养健康恋爱观
10.3.1 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
10.3.2 树立健康的爱情价值观
10.3.3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0.3.4 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小结
第11章 大学生性心理
11.1 认识荷尔蒙
11.1.1 大学生的性生理成熟
11.1.2 大学生的性心理特点
11.2 大学生性困扰
11.2.1 大学生的性意识困扰
11.2.2 大学生的性行为困扰
11.2.3 大学生的其他性困扰
11.3 大学生性道德及安全
11.3.1 大学生的性道德
11.3.2 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
11.3.3 大学生与避孕
小结
第12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2.1 生涯规划的概述
12.1.1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12.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2.2 职业规划发展目标
12.2.1 大学生就业信息的来源与搜集
12.2.2 大学生就业信息的选择与决策
12.3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制定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