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社会科学家应该致力于探讨社会科学所应该有的经得起推敲的客观规律,它的确能够放诸四海而皆准,能够运用于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它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够发现未来,并进而指导人们今天的行为。”“大学要按自己的逻辑运行”,只有遵循逻辑,才能“修成正果”。毋庸置疑,“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远近,关键取决于距离大学发展规律的远近”。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资源与产权——深入细致地探究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正是王连森专著的《大学发展的经济分析--以资源和产权为中心》意欲达致的目标。
《大学发展的经济分析--以资源和产权为中心》的作者是王连森。
《大学发展的经济分析--以资源和产权为中心》主要运用产权经济学理论,围绕大学发展必需的“资源”及其“产权”,着力探究大学发展的经济逻辑,进而创新性地提出:“资源本质观”的大学发展,意味着办学资源的不断聚集与留衍,而这有赖于资源的持续吸纳和有效充分利用。如果赋予资源持有者/投入者以尽可能完全的产权——明晰的归属权、适切的问接性控制权、严正的直接性控制权、足够的收益权、充分的留衍所有权,将有助于资源吸纳及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大学的发展,而这需要相应的治理安排对这些权利和权力的实现予以保障。
绪论
一、背景与目标
二、工具与方法
三、假设与立场
第一章 基于资源观的大学发展
第一节 大学发展的资源本质
第二节 办学资源的投入主体
第三节 投入意愿与利益诉求
第二章 资源交易中的产权链
第一节 资源与产权
第二节 资源交易中的产权链
第三节 产权链与产权束的比较
第三章 办学资源的效率:产权的力量
第一节 办学资源效率模型的提出
第二节 足够的收益权与办学资源吸纳效率
第三节 充分的留衍所有权与办学资源吸纳效率
第四节 严正的直接性控制权与办学资源吸纳效率、利用效率
第五节 适切的间接性控制权与办学资源吸纳效率、利用效率
第六节 明晰的归属权与办学资源吸纳效率、利用效率
第四章 产权实现:大学治理
第一节 大学治理:一般理解与本书指向
第二节 治理主体及治理原则
第三节 治理机制
第四节 治理载体I:合约
第五节 治理载体Ⅱ:制度
第六节 治理载体Ⅲ:机构
第七节 治理载体Ⅳ:第三方
结语
一、中心观点
二、创新之处
三、未来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