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前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南宋粮仓等众多历史遗存,以章太炎先生为代表的文化名人辈出,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发源地,“掏羊锅”传统饮食文化声名远扬。这些因素都滋生了民间文学,使得传说、故事资源特别丰富。本书共收入仓前民间故事150篇,约20万字,分神话、传说、故事、笑话4个大类。
让我们随着这一个个动人的传说走进仓前,走进这个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小镇,领略这个美丽小镇的深厚文化底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仓前卷) |
分类 | |
作者 | 金永法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仓前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南宋粮仓等众多历史遗存,以章太炎先生为代表的文化名人辈出,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发源地,“掏羊锅”传统饮食文化声名远扬。这些因素都滋生了民间文学,使得传说、故事资源特别丰富。本书共收入仓前民间故事150篇,约20万字,分神话、传说、故事、笑话4个大类。 让我们随着这一个个动人的传说走进仓前,走进这个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小镇,领略这个美丽小镇的深厚文化底蕴…… 内容推荐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仓前卷》共分神话、传说、故事、笑话4个大类,共150篇,约20万字。这是我区第一部被列入《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乡镇故事卷,也是全国首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乡镇卷。 目录 前言 神话 大禹到余杭 大禹得三宝 大禹治水 吴山和寡山 灶家菩萨 灶神和门神
传说 人物传说 泥马渡康王 蚤子阿太的来历 乾隆皇帝为啥下江南 乾隆掏羊锅 天下第一家 武则天吃鱼 山间回音的来历 蚂蟥和田蜂 鬼谷子出世 韩湘子修道 李纲丞相 李神风和袁天罡出世 刘伯温破风水 吕蒙正为什么很迟才发迹 田夫子为什么会衰落 田、蒋世谊传佳话 陈应时醉题摩崖石 谈强盗的传说 葛载初军营出诊 唐伯虎当画 梁山伯为啥是十三点 章太炎的传说 “章毒头”的故事 乡试斥考官 章太炎婉拒北京客 章太炎为何自称“余姚人” 章太炎先生的婚礼 章太炎与注音符号 章太炎智却童子试 章太炎作文骂皇帝 杨毕冤案传说 杨毕案起因 杨乃武刘知县结怨记 “害人堂”与“爱仁堂” 李耿堂改状纸 徐闲庵请教杨乃武 杨毕案传说 杨乃武呈状退强贼 杨乃武二次打官司 杨乃武题匾 杨毕冤案中的冤案 杨乃武到《申报》 夺竹山重进牢房 蘸水写状 小白菜吊孝 小白菜上坟 小白菜出家 小白菜选墓地 地方传说 白龙潭 陈家花庭 城后桥 东西两葛巷 高桥头七佛塔 何家斗门的传说 红灯笼 护国桥与张庙的由来 荒田里 火烧虞家塘 近林寺 凌河池的传说 龙山和风山 卖盐塘 七松墩 钱塘路 双池坝 桃花港 西蔡庙 柏树坟 和尚营的来历 其他传说 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船 捻杆的来历 桑树与香樟树 桑果子的来历 柿子和栗子 剃头师傅的磨刀布 无屁股的田螺 蟹儿脚 龙门坑葛姓的传说 鱼死不闭眼 七叶一枝花
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骆思贤的出客被 口气杀煞磨子压压 骆思贤买蛋 骆思贤写契 骆思贤戏木匠 骆思贤讲故事 九阿爹夸媳妇 吻 生活故事 阿三先生 陈师爷捉奸 大姆与婶娘 第一只公斗 钓鱼 调皮阿三 看错请帖送掉命 赌面钱 对课付船金 对联找亲 赖四奇遇记 根生学艺 刮草 滑头小和尚 争与让 急惊风碰着慢郎中 金山 美人像传奇 巧姑恨 睡错床 “突”“突”“突” 王大嫂捉贼 忤逆子回头 屠狗思情 一只破饭碗 送子桥 冤枉路 越怕越有鬼 赌鬼奇事 阿火发迹 呆大女婿拜寿 呆大丈夫 鬼故事 橹把鬼 五鬼投胎 车夜水 寻替代 醉鬼斗水鬼 活死尸 笑话 呆老婆 爹爹孙子 改姓 还欠一塌糊涂 敬酒 懒惰夫妻 老实头菩萨 手不能打湿 熟铁秤砣 讨便宜 讨彩头 小气鬼 照搬 作对 吃糖蛋 不动脑子 方言 没长进 绍兴人跑堂
附录一 主要采录人简介 附录二 未收入本卷的主要作品篇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乾隆掏羊锅 清朝的乾隆皇帝数次巡游江南,特别偏爱有着“天堂”美誉的杭州,一有空他就跑到杭州来了。 这天,乾隆和侍从兴致勃勃浏览江南古刹灵隐寺,深深为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宏伟和飞来峰造像的精美而惊叹不已。游兴正浓的乾隆突然听见游客中有人在说:“这灵隐寺的确不错,不过我去过余杭仓前镇的龙泉寺,也十分了得,那里香火之旺不亚于此地。”乾隆生性好奇,当即产生了务必前往一游的念头。 第二天,乾隆便与侍从二人,根据旁人指点,从杭州出发,沿余杭塘河向西一路走来,到仓前已近午时。虽然肚中已觉饥饿,然乾隆急于一睹龙泉寺风采,决定先游了龙泉寺再吃午饭。到得龙泉寺正门,果然建筑气度非凡。恰逢初一,烧香拜佛的人也比往日热闹,把进寺庙游览的乾隆挤得晕头转向,这时才知肚皮真的饿得直叫了,急忙带了侍从从寺后门走出,打算去仓前街上寻小酒店吃午饭。两人走出寺庙,忽然看见寺庙北门边有一菜地,种着一片小白蚕豆,豆荚碧绿,却很饱满,分明已是成熟,心想不如上前摘几只’吃吃,一则尝鲜,二则充饥。 不想这一举动正好被刚刚从仓前街卖完羊肉准备到龙泉寺烧香的羊老三撞见。他看见这二个既像书生又像秀才的人在摘生蚕豆吃,不由上前说道:“看两位客官想必是远道而来,游了龙泉寺还不曾吃中饭?”乾隆点头称是。羊老三道:“既如此,不妨到我家一道吃点便饭吧。我家就在河南面葛巷村,离此不远。” 乾隆看了看侍从,心想正好,一边可以看看仓前乡下景色,一边还可以知道乡间农民的生活情况,就说:“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客气了。”就跟着羊老三,经过圣堂弄,过了圣堂桥,一路前行到了葛巷。还未进羊老三家门,就闻得羊肉香味扑鼻而来,加上乾隆本来肚皮已十分饥饿,闻到这股扑鼻羊肉香,更是食欲倍增。 一进屋门,羊老三冲着屋里大叫:“贵客来啦,吃饭吃饭。”大呼小叫地叫他老婆快整理中饭。却不料这几天忙于杀羊卖羊肉,没有准备,也不料想今天突然来客,一看凉橱里空空荡荡,羊老三老婆十分着急,羊老三却哈哈大笑,说:“来、来、来,今天正好掏羊锅,何愁没有下酒菜。”忙招呼二位客人上座,一边叫老婆拿出自己酿制的糯米白酒,一边掏羊锅。乾隆好奇地问:“何谓掏羊锅?”羊老三说:“我们杀好羊后,常年用一只锅子烧制羊肉,整只整只的羊放在锅里,加上老姜、茴香、精盐等调料后,烧上个半时辰,然后退火、取肉,即可上市。但这锅老汤是不用起底,第二天、第三天……仍可继续用来烧羊肉,如果不捞光,总有羊杂碎遗落在锅里,你看,今天正好派上用场了。”一边说一边动手掏羊锅,却不料乾隆说:“慢来慢来,今天我来掏掏试试。”便卷起袖子,手拿汤勺在羊锅里掏将起来。 不一会,桌上放了好几盘,羊肚、羊脚梗、羊肠、羊杂碎等。这里,羊老三老婆也在门前拔了几株青菜,很快地炒了两盘搬到桌上。四人相对而坐,吃得津津有味。实在也是乾隆今天已是饿透了,吃惯了宫中的山珍海味,羊羔美酒,但感觉今天掏羊锅的羊肉、羊杂碎却比宫中美味佳肴更胜十分,不觉对掏羊锅有了十分兴趣,说:“我下次回京定叫各位大臣也来尝尝掏羊锅的滋味。”羊老三正听得云里雾里,乾隆自知说漏了嘴,忙道:“如我等考中京官,定奏明圣上,对仓前的‘掏羊锅’之事定要封赠一番,好叫天下人都知道仓前的‘掏羊锅’,来亲口尝尝仓前‘掏羊锅’的美味。” 次日,回到杭州,即刻传杭州知府,说起仓前掏羊锅之事,乾隆亲笔御书“羊老三羊锅”牌匾,封三百两白银,派钦差人等专程降旨羊老三家。 再说羊老三这天正好在杀羊煺羊毛,一听圣旨到,吓得直打呆鼓,不觉大惊,急忙跪接圣旨。在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之后是表彰他接待有功,得到封赠,才知前几天接待的竟然是乾隆皇帝。 “好事传千里”。左近方圆听说乾隆皇帝到过羊老三家掏羊锅,都想来尝尝他家的“掏羊锅”的味道,一传十、十传百,北面吴山一直到瓶窑,东面三墩一直到杭州,南面和睦直到闲林,西面余杭县城一直到临安都有人来。后来这里几个村坊经羊老三传授经验,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都成了有名有气的卖羊肉大户,掏羊锅、卖羊肉逐渐变成当地一种产业,冷板羊肉一直卖到三墩、闲林、留下、余杭等周边集市,仓前本街西边到城西桥,东面到油车桥,白天羊肉摊生意兴隆,晚上“掏羊锅”热闹异常。从此“掏羊锅”这种习惯也一直在这一带流传。 P18-20 序言 仓前镇地处杭州西北近郊,距市区中心15公里。全镇行政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辖9个建制村,1个社区,人口3.01万人。境内余杭塘河横穿全境,东苕溪紧贴其西。西南边缘有宋家山、万金山丘陵,东北角寡山、吴山孤峙,与平原隔水相望,形成山水相嵌的优美景色。仓前镇交通便利,杭州市文一西路贯穿全镇,境内祥仓、余仓、良仓、上仓等公路以及东西大道纵横交错,分别贯通104国道和02省道,交通十分便捷。余杭塘河横穿全境,并建有钱神等多个码头;宣杭铁路在仓前设有货运站,铁路运输繁忙。这些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使仓前镇成为一个公路、铁路、水路相辅相成的物资集散地。仓前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故乡。清水丝绵明清时期就闻名遐迩,早竹笋以肉厚质嫩味鲜驰名省内外,龙泉寺小白蚕豆因特具的美味列为贡品;镇南面白虎山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镇中心有历史上著名的南宋临安仓遗址,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故居,老街上还保存着清末杨乃武一案的钱爱仁堂药店…… 仓前古镇原名灵源,南宋绍兴二年(1132)官方在街北建临安便民仓,古以南为前,遂称仓前街,距今已有877年历史,虽隶属关系和建置几经变迁,但仓前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仓前镇,向来人杰地灵,著名国学大师、近代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先生,就是从仓前走出去的;古钱塘有名的“孤、寡、鳏、独”四山之中,仓前占了两座;在仓前,还有世所罕见的千年黄杨树:而镇西的龙泉寺,据说乾隆皇帝曾到过;太平军与清军,曾在仓前有过激烈的战事;而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则在仓前谱写了一曲呼唤法治历史的悲歌……仓前自古经济发达,明代,就出现了手工作坊,到清末民初,仓前缫丝业极度兴盛;仓前的油车,在邻近乡镇中规模最大;20世纪70年代初,仓前开始兴办工业,此后,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进入了21世纪,一向宛如运河水一样平平稳稳发展着的仓前镇,开始寻求新的突破:随着余杭撤市设区,这个一直被称之为“杭州西郊”的小镇,以主动的姿态,融入大都市,一曲和谐发展的华美乐章,正在精心奏响…… 仓前镇在余杭创新基地的整体规划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创新基地核心区块3000亩位于仓前。创新基地重点发展以软件、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为主的信息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健康产业和绿色产业,要逐步形成“智慧产业集成”“健康产业集成”“绿色产业集成”三大板块。目前,加利科技等杭州高新技术企业已抢先占位;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新校区已于今年6月29日奠基。未来的杭州师范大学,杭城的“人文标杆”,必将成为创新基地发展的“智囊团”“创新源”和“人才库”,在实现把杭州师范大学建成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同时,实现大学事业与余杭经济的共同繁荣,为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添砖加瓦,为余杭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插上腾飞的翅膀。 落实科教兴镇战略,投资1.17亿,建设占地88亩的仓前中学迁建工程已结顶,将于明年秋季迎来首批学子;文体事业欣欣向荣,启动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完成仓前老街样板房建设。仓前镇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人民运动会暨第三届文化艺术节;顺利通过杭州市文化示范镇以及浙江省体育特色镇的考核验收;全镇确认286个“非遗”项目,其中“掏羊锅”等4个项目被列入区民间艺术名录;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水改厕力度,卫生厕所、无害化厕所、自来水普及率均超过杭州市平均水平;建成新居民服务中心,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得到加强,实现了外来育龄妇女登记、办证、检查一站式服务。 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仓前,围绕“建设和谐街区,打造西城名镇”的目标,集群集智集力,全方位提速提质提效,从“粮仓”到“钱仓”,再到“创新基地”,一路欢奔成为杭州城西和谐示范区的一颗“璀璨明星”。 仓前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南宋粮仓等众多历史遗存,以章太炎先生为代表的文化名人辈出,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发源地,“掏羊锅”传统饮食文化声名远扬。这些因素都滋生了民间文学,使得传说、故事资源特别丰富。早在二十多年前民间文学三集成普查时,仓前的民间文学爱好者就走村串户,收集了流传在民间的大量传说和故事。2008年,全镇又开展了规模空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组织了一支精干的普查小组,跑遍了全镇九个建制村和一个社区,共收集各类传说、故事100余篇。 这些传说、故事,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间接地反映了仓前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那些流传千年的传说继续在仓前大地上流传,2008年,在区文联的建议和帮助下,我们决定把这些传说、故事编辑成书,列入《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出版。在区文联的努力下,我们的计划得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于是,我们组建了编委会,花了近一年时间,对收集到的传说、故事进行分门别类的挖掘整理,编辑出《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仓前卷》一书。 让我们随着这一个个动人的传说走进仓前,走进这个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小镇,领略这个美丽小镇的深厚文化底蕴…… 后记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仓前卷》在仓前镇镇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区文联会同区民协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终于编辑完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仓前卷》共分神话、传说、故事、笑话4个大类,共150篇,约20万字。这是我区第一部被列入《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乡镇故事卷,也是全国首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乡镇卷。 捧读即将付梓的书稿,不由感慨万千,我们有话要说。 仓前镇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小镇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故乡。 早在1985年,全国普遍开展民间文学三集成普查,仓前也不例外。今属仓前的吴山、高桥和仓前的文化站纷纷行动了起来,走村串户收集了流传在这块土地上的大量民间传说,并有不少传说被县集成卷收入,这为本次编辑《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仓前卷》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2007年年初,中国民协组成专家组来余杭验收“中国故事之乡”事宜,专家组成员、《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执行总主编杨亮才先生看到余杭保存的20多年前各乡镇民间文学三集成的资料后,不由大为赞叹,高度赞扬了余杭在民间文学上所做的工作。回到北京后,杨亮才先生还给时任余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冯玉宝和余杭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丰国需写信,要求余杭能充分利用当时所保存的材料,积极筹划乡镇的民间故事卷出版工作。 杨亮才先生的建议引起了余杭区文联的高度重视,经文联研究,决定正式开始乡镇民间故事卷的编纂工作,并与仓前镇党委政府联系,选择仓前为试点。区文联还专程跑了北京,拜访了中国民协和杨亮才先生,商谈了将仓前民间故事列入《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作为《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第一部乡镇卷出版发行。2008年,经余杭区文联的建议,仓前镇正式组建了编委会,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对全镇的民间故事传说进行了系统的普查,共收集到各类传说、故事100余篇。 编委会特邀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丰国需先生为特邀编辑,在编辑中,收录了20多年前仓前、吴山、高桥文化站所收集的大量传说,并根据《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体例要求进行了编辑。为强调地域特色,我们还特地把“章太炎的传说”和“杨毕冤案传说”列为专辑,使这部乡镇卷的地方特色更浓。在编辑中,我们还对所拥有的资料进行了删选,约有20篇稿子没有收录在本卷中。 在编辑中,我们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区委宣传部沈旭微部长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仓前卷》的编辑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因编者学识能力所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识者教正。 编者 2009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