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音寺潮五郎说:“所谓历史乃是企图追求完美的人类意志。”
亚里士多德言:“文学比历史还真实。”
这是一部20年来热度不减的畅销历史时代小说,揭开日本战国史上最大的谜团:德川家康另有其人!作者隆庆一郎在日本的经典地位,与司马辽太郎和山冈庄八比肩。身为历史剧作家的隆庆一郎具有深厚的写作功力,《影武者》是隆庆一郎的巅峰之作,最优秀的小说作品。《影武者》告诉读者历史上的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你看来的那样!把人们公认的历史,挑衅地还原出真相。全书构想极其大胆,作者认为:真的“德川家康”在本书第二十余页就毙命了。之后全由影武者担纲主演,隆庆一郎借着传奇重新架构了历史,由此编演出90万字。《影武者》成为了一部缜密、合乎史料的,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的历史大剧。
庆长五年,关原之战。德川家康在清晨的浓雾中开战,异乎寻常的事情发生了。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成为了日本战国时期的最大谜团……浓雾散去,德川家康传奇的指挥才能震慑了群雄。此后的十六年,家康平定了起伏跌宕的乱世,夺取了全国政权,最终奠定了德川幕府二百八十年的基业。他的领导权谋、智慧、和处世哲学更被后世树为人生典范。
可是,从关原大战那一团清晨的迷雾中走出来的“家康”,他还是真的德川家康吗?或者,其实他另有其人……
冰冷的雨。前半夜猛烈地敲击着大地,之后雨势转小,现在则时断时续。典型的无常秋雨。
漆黑一片。队列里,隔不远就有士兵高举着火把,但除了徒劳地冒出几缕青烟之外,这些火把只能让人更觉得黑夜无边。
庆长五年(1600 年)阴历九月十五日,按现在的西历来说应该是十月二十五日的凌晨四点左右。这里是从岐阜的赤坂经过垂井,去关原的中山道(当时的东山道)。
昨天,九月十四日晚七时,聚集在大垣城里的石田三成、岛津惟新、小西行长、宇喜多秀等家族拥有三万六千人的部队突然出了城,开始向关原方向进军。十五日凌晨两点左右,这个消息传到德川家康位于大垣城西北约四公里的岗山大帐。之后,德川家康方面就开始了这次不顾一切的急行军。“这简直就是雹子啊。”野野村四郎右卫门被冻得牙齿发抖,发出“嗒嗒”的声音。“真冷!”风雨无情地带走了他身上仅存的热气。而且看看这条糟糕的路吧,简直就像是水田,每时每刻都要提防马会滑倒。前面的马踏起的泥溅满了头盔和护面,四郎右卫门连哭的心都有了—“这下,我这传令官的形象可全毁了。”传令官在战斗中跟在总帅的附近,负责向各部队传达命令,都是些马术一流的年轻人。德川家传令官的标志是一面黑底绣着金色的“五”字的长方形旗帜,宽60 公分、长约90 公分。在战场上疾驰而过时,旗子插在背上,迎风招展。这些令官是全军的精英,是德川家年轻武士们憧憬的目标。四郎右卫门刚刚踏上这个光荣的岗位。
“忽悠”一下,马突然改变了前进方向,脱离队列,踏向了一旁的黑暗。四郎右卫门拽了拽缰绳,可是没用。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徒步的士兵紧紧地抓住了马嚼口,把马牵向了一边。
“干什么的!放开!”
强烈的风雨隔断了他的声音,眼看着和大队的距离越来越远,四郎右卫门急了,用枪尾去戳这个士兵。这人随手就抓住了枪杆,把四郎右卫门挑翻在地。四郎右卫门落马的瞬间,只来得及看到对方牙齿发出的白光,就被一把利刃割断了喉咙。
“枪?但为什么这么短啊…… ”这是不幸的年轻武士四郎右卫门脑中闪过的最后的念头。
这个士兵随后的动作有些出人意料—在雨中,他三下五除二甩掉了自己的衣服,只剩下一条兜裆布。尽管身材矮小,但全身上下都是铁块一样的强劲肌肉。接下来,他剥掉野野村四郎右卫门的衣服,迅速往自己身上套。披甲,顶盔,带好护面,放开刚才一直用脚踩着的缰绳,提枪上马,最后还没忘记插上那面“五”字旗—野野村四郎右卫门复生了。
士兵踢了下马肚,策马奔回了原来的队列当中。在这样的战场上,就算是熟人也不会看出来。因为此人的高矮胖瘦都和野野村四郎右卫门差不多,这也是他把野野村四郎右卫门选为目标的原因。
此人是一个武田的忍者,叫甲斐的六郎。天正十年(1582 年),天目山战役武田家灭亡01。他当时15 岁,算下来现在应该33 岁了。他不是天才的忍者,从没有时间来学艺,也没什么经验,从天目山战役和家族走散之后,就一直过着独行浪人的生活。因此,对六郎来说,生存的本领可以说就是一切,虽然他能够躲藏在任何地方的忍技也登大雅之堂。但有一个人,看中了他这种难
登大雅的本领。这个人叫岛左近胜猛,是石田三成的侍大将。有人这样称颂过岛左近胜猛—“赴阵五十余度,战功显赫,未负一伤”。《常山纪谈》02 中记载,石田三成拿出自己四万石俸禄中的一半,才好不容易把他招到自己的麾下。
没人知道他的籍贯和年龄。有一次,六郎曾问起他的年龄,“嗯?大概47 岁。这个数不错,好,就是它吧”,他回答道。之后的若干年,岛左近还是一直自称47 岁。
岛左近收留六郎的过程也很奇特。六郎是个天生的渔人,他既不用竿也不用网,从来都是潜下水去捉鱼上来。据六郎自称,鱼儿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游到他手里。那天,六郎腋下夹着两条鲤鱼,从水里探出头的时候,眼前有一个大块头的男人,正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这个人就是岛左近。岛左近一边咂着嘴吃着用大酱煮的鲤鱼,一边听六郎讲了自己的经历后,就对六郎说了一句话:
“跟我回家。”
之后四年,岛左近也没让六郎去干什么特别的事。这次开战的时候,六郎第一次被岛左近找了来。岛左近很沉重地对六郎说:“再给我抓条鲤鱼吧。”六郎点了点头。他在心里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请告诉我这条鲤鱼的名字。”
“内大臣德川家康公。”
那位内府的德川家康肯定就在这雨中不远的地方。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