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预演
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提笔给丘吉尔写信时,正是盟军战争局势最不利的时刻。苏联军队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而英军则在北非竭力阻挡德军潮水般的进攻。斯大林在信中写道:"在我看来,如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来对抗希特勒的部队,这将大大改善苏联和大不列颠的军事形势。"幸运的是,盟国还存在一丝胜利的希望,只是这一丝希望直到1942年才真正来临。盟军一直期盼着美国的军事介入,但美国国内有一大批政治力量不主张参战,要美国远离战争,所以这样的期盼迟迟未能实现。
尽管罗斯福总统在军事问题上日益显现其强硬作风,但直到1941年末,美国是否参战仍是个未知数。1941年12月,希特勒却向美国宣战,这一举动震惊了世界,也给斯大林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希特勒在美军未对德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前,就出人意料、十分反常地对其宣战。正是他这个最罔顾事实的决定,将美国拽入了战争。向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宣战,实际上是给他自己判了死刑,只不过死刑执行的时间还未到而已。
从希特勒向美国宣战那一刻开始,斯大林开辟"第二战场"的设想终于有了被提上议事日程的可能。不过,在美国国内,这个设想遭到了相当大的反对。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竭力游说大众接受先攻打纳粹德国再打击日本帝国的政策。而此时,美国大部分民众依然认为打赢太平洋战争才是重中之重。不过,最终马歇尔获得了胜利。从1942年开始,美军在英国大量集结,准备进攻欧洲大陆。但是,在1942年,盟军并没有什么进攻欧洲大陆的机会。
第二战场
因为斯大林对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丘吉尔不得不同意让盟军在法国开展行动。为了展示此次作战任务的重要性,也为了显示英军的实力,同时为英军日后大规模登陆欧洲大陆作战做准备,丘吉尔决定在法国小镇迪耶普对德国人发动一次突袭行动。
在1942年8月对迪耶普实施的这次突袭行动中,盟军损失惨重。这次行动的失败表明,盟军在计划进攻欧洲大陆之前,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
历史上对迪耶普战役的说法林林总总,有"突袭""联合行动""战斗侦察"等。最后一种说法应该是最恰当的。
早在那一年的4月份,盟军就为此次突袭行动草拟了几套方案,并且对法国数个港口做了仔细研究,最终将突袭地点定在了迪耶普。盟军这次寻找的不是德军的软肋,因为他们想要与德军打一场遭遇战,以探明德国人真实的防御力量。
加拿大军队
袭击计划一制订完,就立即呈给了参谋长委员会。委员会同意之后,立马挑选执行该计划的部队。几经斟酌,在英国厉兵秣马两年、迫切想上战场的加拿大军队获得了这个机会。不过,在同意参战之前,指挥加拿大第1集团军的将官麦克诺顿中将认真研究了作战计划,明确了此次突袭的意义,并确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完成作战任务,才点头同意。此次突袭的任务就是进入敌占区,试探德军西欧防线的实力。
P1-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