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介绍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并重点介绍了食物中毒的预防常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一本科学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俱强的科普之作。
本书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写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及健康教育科学系统丛书之一。本书以大众的需求为根本,本着“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编写思想,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介绍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并重点介绍了食物中毒的预防常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科学实用。
食物中毒自救宝典
发生食物中毒后,千万不要恐慌,自乱阵脚,在等待医院救护时,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以达到对毒素进行稀释的目的。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产生呕吐反应,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排出。
(对腐蚀性毒物中毒以及处于昏迷休克或患有心脏病、肝硬化等疾病的病人不宜采取上述方法!)
导泻: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超过2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服用泻药,以促进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保胃:误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后,应及时服用稠米汤、鸡蛋清、豆浆、牛奶等,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P10
家庭剩菜、剩饭的处理
每个家庭都难免会有剩饭、剩菜,如果全部扔弃,既不现实,也非常浪费。当然,最好还是不剩,如果已经剩下了,应放在通风、阴凉和干净的地方,或者是晾凉后及时放进冰箱内。如果不是气温炎热的夏季,未放进冰箱的剩饭、剩菜保存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时间尽量缩短在6小时内,吃之前必须彻底加热。
P27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短缺的担忧,已被对食品安全的恐惧所替代。近年来在欧洲发生的“疯牛病事件”和“二恶英事件”以及在我国发生的“酱油风波”、“月饼风波”、“瘦肉精事件”、“奶粉事件”等都清楚地表明:食品安全问题已超越了国界,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一方面,国家对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日臻完善,卫生执法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广大群众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杜绝“病从口入”。
本书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写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及健康教育科学系统丛书之一。本书以大众的需求为根本,本着“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编写思想,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介绍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并重点介绍了食物中毒的预防常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科学实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初稿刚刚完成时,我们邀请了部分读者对本书进行了预评价,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本书的编者,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