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密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慨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局域网、网络互连与广域网、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安全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和技能训练题。本书适合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计算机网络技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专业基础系列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褚建立//刘彦舫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紧密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慨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局域网、网络互连与广域网、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安全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和技能训练题。本书适合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11章,紧密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慨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局域网、网络互连与广域网、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安全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和技能训练题。 本书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适合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也是广大计算机网络爱好者理想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2.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2.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4.1 通信子网 1.4.2 资源子网 1.4.3 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 1.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6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6.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6.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1.7.1 计算机网络的支撑技术 1.7.2 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技术 1.7.3 计算机网络研究热点 习题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2.1.1 建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必要性 2.1.2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 2.1.3 网络体系结构 2.2 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基准模型 2.2.1 OSI七层模型 2.2.2 OSI基准模型各层的功能 2.2.3 OSI的层间通信 2.3 TCP/IP模型 2.3.1 TCP/IP模型概述 2.3.2 TCP/IP各层主要协议 2.3.3 TCP/IP网络模型数据封装 2.4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 习题 第3章 物理层 3.1 物理层标准概述 3.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3.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3.2.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2.3 数据调制与编码 3.2.4 基带传输 3.2.5 频带传输 3.2.6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 3.2.7 多路复用技术 3.2.8 数据通信技术 3.3 传输介质 3.3.1 传输介质的分类 3.3.2 有线传输介质 3.3.3 无线传输介质 3.4 常见的物理层标准 3.4.1 常见的国际标准组织 3.4.2 物理层标准举例 3.5 常见物理层设备与组件 3.5.1 常见物理层组件 3.5.2 常见物理层设备 3.6 技能训练:网络线缆制作 3.6.1 三种UTP线缆 3.6.2 制作步骤 习题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4.1 数据链路层功能 4.1.1 相邻节点 4.1.2 帧同步 4.1.3 差错控制 4.1.4 流量控制 4.1.5 链路管理 4.2 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4.2.1 停止等待协议 4.2.2 连续ARQ协议 4.2.3 选择重传ARQ协议 4.3 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基本服务 4.4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4.4.1 HDLC的帧格式 4.4.2 HDLC用于实现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 4.5 点对点PPP协议 4.5.1 PPP的特性 4.5.2 PPP的体系结构 4.5.3 PPP会话建立的过程 4.6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与组件 4.6.1 网卡 4.6.2 网桥 4.6.3 交换机 4.7 技能训练:交换机和集线器的级联 习题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5.1 局域网概述 5.1.1 局域网的特点 5.1.2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5.2 IEEE 802标准 5.2.1 IEEE 802标准概述 5.2.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5.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1 信道分配问题 5.3.2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5.3.3 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控制方法 5.3.4 令牌总线(Token Bus)访问控制方法 5.3.5 CSMA/CD与Token Bus、Token Ring的比较 5.4 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 5.4.1 共享介质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5.4.2 交换式以太网 5.4.3 交换式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5.5 典型局域网的组网技术 5.5.1 以太网技术 5.5.2 快速以太网技术 5.5.3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 5.5.4 万兆位以太网技术 5.5.5 100VG AnyLAN局域网 5.5.6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5.5.7 异步传输模式 5.5.8 高性能并行接口HIPPI 5.5.9 光纤通道 5.6 虚拟局域网 5.6.1 虚拟局域网概述 5.6.2 虚拟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帧格式 5.6.3 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5.6.4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 5.6.5 虚拟局域网间的互连方法 5.7 无线局域网 5.7.1 无线局域网标准 5.7.2 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规范 5.7.3 无线局域网设备 5.7.4 无线局域网间如何通信 5.7.5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 5.7.6 个人局域网 5.8 网络操作系统 5.8.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5.8.2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5.9 技能训练 5.9.1 技能训练1: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 5.9.2 技能训练2:千兆位以太网组网方法 习题 第6章 网络层 6.1 网络层功能概述 6.1.1 网络层的作用 6.1.2 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 6.2 数据交换方式 6.2.1 电路交换 6.2.2 报文交换 6.2.3 报文分组交换 6.2.4 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 6.2.5 其他通信交换技术 6.3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6.3.1 网络拥塞和死锁 6.3.2 流量控制的层次 6.3.3 流量控制的类型 6.4 网络层的设备 6.4.1 路由器 6.4.2 三层交换机 6.5 TCP/IP的网络层 6.5.1 IP协议 6.5.2 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 6.5.3 IP地址 6.5.4 地址解析协议 6.5.5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6.5.6 ICMP 6.5.7 IP多播和IGMP 6.6 路由与路由协议 6.6.1 被路由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 6.6.2 路由的基本过程 6.6.3 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 6.6.4 路由选择协议 6.7 下一代的网际协议IPv6 6.7.1 IPv6概述 6.7.2 IPv6数据报格式 6.7.3 IPv6地址空间 6.7.4 IPv6地址表示方法 6.7.5 ICMPv6 6.8 技能训练 6.8.1 技能训练1:B类地址子网划分 6.8.2 技能训练2:ARP命令的使用 6.8.3 技能训练3:Ping命令的使用 6.8.4 技能训练4:Tracert命令的使用 习题 第7章 网络互连和广域网 7.1 网络互连概述 7.1.1 网络互连的必要性 7.1.2 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 7.1.3 网络互连的类型 7.1.4 网络互连的方式 7.2 网络互连设备 7.2.1 网关 7.2.2 网络互连设备的比较 7.3 广域网概述 7.3.1 广域网设备 7.3.2 广域网标准 7.3.3 广域网帧封装格式 7.3.4 广域网连接的选择 7.3.5 如何选择适当的广域网技术 7.3.6 数据报和虚电路 7.4 电话网 7.4.1 公用电话交换网 7.4.2 汁算机交换分机 7.4.3 点到点通信 7.5 数字数据网(DDN) 7.5.1 DDN概述 7.5.2 DDN的组成 7.5.3 DDN的网络结构 7.5.4 网络业务 7.6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7.6.1 ISDN的组成 7.6.2 ISDN和OSI模型 7.6.3 通路类型和接口结构 7.6.4 ISDN的应用 7.7 分组交换网 7.7.1 什么是分组交换网 7.7.2 X.25标准 7.7.3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 7.8 帧中继 7.8.1 帧中继概述 7.8.2 帧中继的特点 7.8.3 帧中继的应用 7.9 SDH技术 习题 第8章 传输层 8.1 传输层功能概述 8.2 TCP/IP的传输层 8.2.1 传输层协议 8.2.2 端口和套接字 8.3 传输控制协议TCP 8.3.1 TCP报文段的格式 8.3.2 TCP的序号与确认 8.3.3 TCP连接的建立和拆除 8.3.4 TCP可靠数据传输技术 8.3.5 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8.3.6 TCP的重发机制 8.4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8.4.1 UDP概述 8.4.2 UDP数据报的首部格式 8.4.3 UDP报文的发送和接收 8.5 TCP/IP实用程序 习题 第9章 应用层 9.1应用层功能概述 9.2 TCP/IP的应用层 9.2.1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型 9.2.2 C/S模式 9.2.3 B/S模式 9.2.4 C/S模式与B/S模式的比较 9.3 域名系统DNS 9.3.1 域名系统概述 9.3.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 9.3.3 域名服务器 9.3.4 域名的解析过程 9.3.5 中文域名系统 9.3.6 动态DNS服务 9.4 万维网WWW 9.4.1 概述 9.4.2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9.4.3 超文本传输协议 9.4.4 超文本标记语言 9.4.5 动态万维网文档 9.4.6 活动万维网文档 9.4.7 XML简介 9.4.8 VRML简介 9.5 E—mail服务 9.5.1 概述 9.5.2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9.6文件传送协议 9.6.1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 9.6.2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 9.7 Telnet服务 9.7.1 Telnet的基本概念 9.7.2 Telnet的基本原理 9.7.3 虚拟终端NVT 9.7.4 Telnet的应用 9.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9.8.1 网络管理模型的主要构件 9.8.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概述 9.9 技能训练 9.9.1 技能训练1:DNS服务器的设置 9.9.2 技能训练2:通过控制台端口直接访问路由器 习题 第10章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10.1 Internet概述 10.1.1 Internet的概念与组成 10.1.2 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 10.1.3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10.1.4 Internet的主要特点 10.1.5 Internet体系结构框架 10.1.6 因特网与NAP 10.1.7 下一代Inter:net(InternetⅡ) 10.1.8 我国Internet骨干网 10.11.9 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 10.1.10 Internet接入网 10.1.11 Internet宽带接入技术 lO.1.12 Internet当前的主要应用 10.2 Internet的多媒体体系结构 10.2.1 实时传输协议RTP 10.2.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10.2.3 实时流协议RTSP 10.2.4 RSVP协议 10.2.5 H.323协议 10.2.6 会话发起协议SIP 10.2.7 会话描述协议SDP 10.3 Internet的服务功能 10.3.1 电子公告板BBS 10.3.2 P2P通信服务 10.3.3 IP电话和VoIP 10.3.4 网络新闻 10.3.5 电子出版物 10.3.6 IP地址信息查询服务 10.3.7 信息查询工具Gopher 10.4 Internet的信息检索 10.4.1 搜索引擎 10.4.2 搜索引擎的分类 10.4.3 搜索引擎的组成和原理 10.4.4 中文搜索引擎 10.4.5 专用搜索引擎 10.5 Intranet 10.5.1 Intranet的概念 10.5.2 Intranet的组成 10.5.3 Intranet的体系结构 10.5.4 Intranet的特点 10.5.5 Intranet的应用 10.5.6 Intranet中基于web的数据库应用 10.6 Extranet——Intranet的新发展 10.7 技能训练 10.7.1 技能训练1:利用ADSL接入Internet 10.7.2 技能训练2:域名搜索 习题 第1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11.1 概述 11.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11.1.2 网络安全的内容 11.1.3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 11.1.4 网络不安全的原因 11.1.5 网络安全措施 11.1.6 网络安全策略 11.2 网络黑客攻击 11.2.1 黑客 11.2.2 扫描 11.2.3 Sniffer 11.2.4 特洛伊木马 11.2.5 常见的黑客攻击方法 11.3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1.3.1 操作系统的安全使用 11.3.2 防火墙技术 11.3.3 网络安全防范建议 习题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