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是当代中国反映重大自然灾害的最有影响的经典作品。作者钱钢深入灾区现场,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地真实记录了1976年发生在河北唐山的大地震和在这场大灾难中的人们,也留下了许多思考,使得这场灾难在更广阔的时空里获得了更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注。
此次再版,我们在附录中增加了作者近年所写的一些相关文章和评论,包括作者在汶川大地震时所写的评论,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今天对地震和自然灾害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对广大读者也有启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山大地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钱钢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唐山大地震》是当代中国反映重大自然灾害的最有影响的经典作品。作者钱钢深入灾区现场,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地真实记录了1976年发生在河北唐山的大地震和在这场大灾难中的人们,也留下了许多思考,使得这场灾难在更广阔的时空里获得了更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注。 此次再版,我们在附录中增加了作者近年所写的一些相关文章和评论,包括作者在汶川大地震时所写的评论,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今天对地震和自然灾害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对广大读者也有启示。 内容推荐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作者当年赴唐山参与了抗震救灾活动,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地真实记录了这场大地震和在大灾中的人们,也留下了许多思考,使得这场灾难在更广阔的时空获得了更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注。本书也成为当代中国反块重大的自然灾害的最有影响的经典作品。 目录 21世纪新版序 引言 我和我的唐山 第一章 蒙难日“七·二八” 3时42分53.8秒…… 大自然警告过 目击者言 濒死的拂晓 第二章 唐山——广岛 红色救护车 陡河!陡河! 开滦!开滦! 目标——唐山 剧痛中的城 天上地下 抢夺生命 第三章 渴生者 3天:一对新婚夫妻和一把菜刀 8天:“小女孩”王子兰 13天:大大超越生命极限的人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第四章 在另一世界 宾馆 看守所 精神病院 盲人居住区 40次列车 第五章 非常的8月 罪恶能的释放 推开瘟疫 “方舟”轶事 政治的1976 第六章 孤儿们 3000:不幸的幸存者 我和我的小拖拉机手 张家五姐弟 第七章 大震前后的国家地震局 “饿死他们!” “疼死他们!”“枪毙他们!” “七·二八”在国家地震局 备忘录(一) 备忘录(二) 历史记着他们 我的结束语 附录 一、有关本书的附记 凝神于北纬40度线的思考徐怀中 《唐山大地震》和那个十年 纪念我的蒋叔叔 二、汶川大地震评论(10篇) 三、关于地震及自然灾害的思考 从唐山大地震到“SARS”疫潮——2003年9月21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的演讲 巨灾预警与民间参与——2010年5月23日在长沙《潇湘晨报》“晨报大讲堂”的演讲 四、20世纪中外著名大地震简介 试读章节 ……因为大都是光着身子从废墟里爬出来的,所以用什么遮体的都有。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分男女)都穿着宽袍大袖、长及脚面的外国睡衣,我知道这是从服装厂弄出来的出口服装;几个小伙子身穿灰制服,头戴新四军帽,有两个居然戴着日本战斗帽,还有一个光着膀子穿着日本马裤,这一定是京剧团的戏装,因为这都是《沙家浜》里的东西。有个拄棍子的白胡子老头,光着干瘦的身子,下边却围了一条姑娘穿的花布裙。一个十多岁的小孩搀着一个中年人走过来,那人腿受了伤,一拐一拐的。他右手搭在小孩肩膀上,左手却紧握着一把鱼皮鞘的宝剑,鲜艳的橘红色灯笼穗飘然地在他腿边荡来荡去。大概是祖传的吧! …… 形形色色的人影,在灰雾中晃动着。他们惊魂未定,步履踉跄,活像一群梦游者,恍恍惚惚被抛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上。他们的一切都是麻木的:泪腺、声带、传导疼痛的神经。谁也想象不到这场浩劫的规模,他们无暇思索,无暇感觉,甚至来不及为骨肉剥离而悲恸。 太阳出来了。当这轮火球像往常一样高高悬起的时候,大雾中,也仅像一张圆圆的薄薄的淡色的剪纸,在这片浓极的濒死的雾中滑动。但是,炽热的光终究使浓雾开始变薄,开始流动。笼罩着雾的废墟出现了嗡嗡的声浪,那声浪像来自大地的深处,低低地、动荡地、不安地,它预示着昏迷中的濒死者开始疼痛,开始痉挛。昏迷中的唐山即将苏醒。当雾就要散尽的时候,惊恐着的人们发现了两只从动物园里逃出来的同样惊恐的狼。它们相依着,站在远处黑色的废墟上,孤独地睁着惊惧的眼睛,余悸未消地喘息着。突然,它们纵身一跳,仿佛重受惊吓似的又飞快地奔窜起来,它们跃过断墙,跃过倒塌了的屋顶,跃过那一堆堆暴露在旷野中的尸体,箭一般地在凤凰山脚下转着圈子,像是在寻找一条求生的路。茫然之中,它俩双双奔上凤凰山顶。断崖上,它们终于站住了,石雕一般。面对山下整个破碎的唐山,面对这样一片无边的废墟,面对这样一片灾难的海洋,它们发出了酷似人声的凄厉的嗥叫。 “七·二八”的清晨残雾以及这充满恐怖的狼嗥,久久不散。 我的面前,放着一叠震灾资料和一张从凤凰山上俯拍的唐山废墟照片: 作为这片废墟北界的万里长城,烽火台已经倒塌; 位于蓟县的辽代白塔,塔身震裂,塔尖落地; 位于遵化县的清东陵——那葬有包括慈禧在内的清代帝、后、妃、皇子、公主161人的陵寝,石人石兽被震翻 仅仅几秒钟之内,凝结着数千年历史的古代建筑,便受到了来自地壳之中的深刻的震撼。 我的耳边,我的眼前,又同时出现了“七·二八”清晨的狼嗥和浓雾。我想,当时如果有一位历史学家,面对这样一片废墟,他会看到些什么? 作为一座城市,唐山的历史并不久远。明代,这里不过是个小小的集镇,然而,它地底丰富的资源,似乎使它注定会有车水马龙的日子。人们在这里挖煤、采石、制陶……村落渐密,商贾云集。1878年设唐山镇。“唐山”的名字,因镇北一座山上有唐太宗东征所筑的石城(又一说因有后唐将军姜兴之墓)而得。唐山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城市。我国历史上自行兴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和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字号)都诞生在这里。然而此时呢?历史悠久的唐山第一中学——这所建于戊戌维新后不久的老学堂,和20世纪50年代后兴办的那些中学、大学一起被毁于一旦。唐山陶瓷公司那个“五百年陶瓷制品陈列室”里,古老的缸、盆和现代的高级出口瓷襻——薄胎瓷、骨灰瓷的成套茶具、中西餐具、酒具、烟具、咖啡具,一起在塌落的楼板之下成为碎片。 纵观历史,辉煌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持续了约1000年,其中心正是在公元前18世纪前后的地震高潮期开始衰落。如今,国外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古文明城市的衰亡,是公元前1700年左右发生的大地震和地震引起的水灾造成的。 公元前1600年,地中海上的希腊克里特岛曾发生过三次震中烈度为10度的地震,于是,史前的这一大文明区消失了,克里特文化毁灭了。 那么,今天的唐山呢?P30-32 序言 本书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记忆;而被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 我们就是这样走出20世纪,走入21世纪。20世纪是人类欲望和人类力量急剧膨胀的世纪;然而在世纪之交,忽然巨灾迭至。面对21世纪,恐惧和无望在蔓延。 仅仅数百年,人类像幼草突然拔地参天。我们曾经放大了自己的历史——地球生命史的最后数秒钟,而傲慢地忽略了地球数十亿岁的存在。可是刹那间,我们又把自己当作狂风里的一粒微尘,悲叹人的脆弱,命运无常。 尽管人类拥有了把自己灭绝数次的可怕力量,但永远不可能扭转乾坤。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它在呼吸,在行走。时而一声叹息,火山爆发,海啸降临。地球向人类裸露出许许多多的秘密,但秘而不宣,甚或成为死谜的则更多。 反躬自问,人类本身何尝不是如此?人类看似已经成为自己的主人,掌握(许多时候是操纵、摆布、践踏)自身的命运,但人类同样远远未能看清“我是谁”,同样无法真正左右自己。不明原因的疫症,有时骤然爆发;人类的精神,更不止一次发生强烈“地震”。 我们不是地球的主宰,也不是地球的奴婢。我们是天地所出,是地球的一部分,宇宙的一部分;包括我们的血肉,也包括我们的灵魂。一个完整的生命,有着不可侵扰的脉动,有着无可阻遏的气血流通。但侵扰和阻遏却每日都在发生。这也是生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地球和人类都在沧海桑田的变动中演进。 走过历经巨变也历经劫难的数百年,21世纪,人类的心灵将发生深刻的演变。高歌“让世界充满爱”或者“我们共有一个家”,并不困难。只有直面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生存冲突和数百年冲突留下的深长断裂,“爱”,才可能真实而有分量。 我们必须面对,面对人世间、地球上和宇宙中的一切:你愿意看到的和不愿看到的;你能够承受的和无法承受的。这实际上是“四目对视”:我们在面对自己。 我没有看清前面的一切。对无数的悖论,我没有答案。但我相信,答案埋藏在20世纪最惨烈灾害的废墟里面,埋藏在我曾经目睹、曾经记录的历史里面。 钱钢 2005年1月9日·香港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