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懂民国商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贵娟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匹夫之志

1853年,江苏南通一瓷货小商人张彭年又得一子,他没有中国人传说的出生时带有某种神秘特征,如口含碧玉、天出彩霞,但他却在后来的岁月中实实在在地给中国带来了不少改变。

张家祖居常熟,元末为躲避兵乱而来江北居住,张謇祖父张朝彦为一贫苦农民,以耕种为生,偶尔也走街串巷卖些糖果来贴补家用,其后入赘南通金沙镇一店铺之家为婿,此后家境逐渐转好。至张彭年这一代,家中已有良田20亩,另外在镇上还开了一家瓷器店,有伙计十余人,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张彭年妻子吴氏于1853年再生一子,这是张家的第四个儿子,但为继承吴氏香火,于是取名为吴起元,乳名长泰,此即后来的张謇,字季直(晚年号啬翁)。

张謇天资聪颖,4岁时看过《千字文》,之后就可以背诵出来,父亲喜不自禁,拿着嘴里的烟斗使劲吸了几口,决心要好好栽培他。张謇5岁入私塾,15岁时已修完四书五经。在那个年代,考取功名是中国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但这条路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而且对于张謇来说这条路本来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清朝科举制度规定中有一条是“冷籍不得人试”。三代内没有一个做过官的,或者三代内没出过一个秀才、举人的家族就为冷籍。显然,这是一个官宦阶层自我巩固、排斥他人的制度,西方著名中国研究专家李约瑟曾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一个优秀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是实际上远没有那么优秀,而是荆棘丛生的血恶、冷酷之路。在张謇之前,张家已经数代没有出过一个做官的或者中过秀才、举人,所以张家属于典型的“冷籍”。为了能让张謇参加科举考试,张彭年只好按照当时官场应试的办法在同族中找一个现任做官的“认保”,另外还要请同县的禀生连环“派保”才能取得应试资格。为此,张彭年就请张謇的私塾老师宋璞斋帮忙。宋老先生于是将张氏父子介绍给如皋县东乡丰利镇大户张驹认识。张驹家族符合应试要求,弟子可以参加考试,正好他的一个侄子张铨刚刚病逝,于是,宋老先生建议张謇在名义上作为张铨的儿子,改名为张育才,字树人,张謇这才算取得应试资格。张彭年因而给了张駧一笔钱作为酬谢。

张謇自小用功,因而参加县试还算顺利,五场考试成绩还都挺理想,得以进京赴考。这年4月,张謇赶赴北京通州,但在北京的考试张謇的排名就在一百名之外了。张謇失意而回,宋老先生闻讯后找到他,斥勉说:“假若干人应考,取九百九十九人,可谓不难,但毕竟有一个落榜不取,你要把这个人看成自己!”张謇听后即在课桌上、窗户上、床头、墙壁上都写上“九百九十九”几个字,此后刻苦攻读,终于中了秀才,此后又得“江南才子”的美称。

功名之路遥遥无期,张謇也不可能就是在家苦读,总要有些生路。2l岁时,他前往江宁发审局给委员孙锦云当文书,其后又在浦口淮军统领提督关长庆府中充任幕僚。1882年(光绪八年)至1889年(光绪十五年),张謇又随庆军进驻朝鲜。在朝鲜期间,忧国忧民的张謇就对日本窥视朝鲜感到忧心忡忡,由此写了关于朝鲜善后问题的六点条陈,即《朝鲜善后六策》。1884年,庆军从朝鲜撤回国内,朝鲜看中张謇的才能,特意聘请其为“宾师”,请其留在朝鲜;此时清政府重臣李鸿章、张树声、关长庆等人也因张謇对朝鲜问题的卓见而联名推荐其在朝中为官,但张謇觉得自己尚未科举及第而婉言谢绝。当年7月,时任粤督的张树声再次请张謇前来任事,但他再次坚辞不受,结果留下了“南不拜张北不投李”的说法。

但科举这条路自古就极少有人一帆风顺,相反,绝大多数耗尽终生也未曾博得半点功名。张謇才学过人,但仍然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漫长的27年,从小考至大魁,岁试、伏行试、录科、乡试、会试、殿试共计22次,其中考进前lO名的有7次,直至最后考中状元,真可谓漫漫长路其修远兮。即便如此,张謇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了,因为他的才学得到了当时朝中重臣沈葆桢、翁同稣等人的赏识,否则他究竟要考多少年、最后能不能考中那就不得而知了。

1879年(光绪五年),张謇参加三院会试之后,当时担任副主考宫的沈葆桢病卧在床,知其又未录取,于是派人提示他:“做文章不可只学《班书》,要着重看《史记》。”张謇此后便大量学习历代史籍,才学上因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892年(光绪十八年),张謇第三次参加会试未中,时任工部尚书的翁同稣于是派李洛才前往劝说张謇,告知“南学的诸生愿为你捐纳学正官,留管学事”,即先让他进国子监南学。当时张謇年龄已40岁,考进士屡次不中,此后究竟是否能中也很难说,翁同稣此意也是为他寻找一条绕道进入官宦阶层的路,但张謇回答说:“南学诸君,情施于过当,势近于劫持,……亲在望而成进士,不成进士,依旧归去。生平志事,即比较然,毫发不可自昧,幸为坚谢申仲,转告诸君:以君子爱人,容匹夫之立志。”P2-4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下海状元”——张謇

 匹夫之志

 初涉官场之朝鲜

 办厂兴业

 教育为民

 长袖善政

第二章 “赤脚财神”——虞洽卿

 大胆吃货

 进军鲁麟洋行

 颜料之王

 宁波帮

 大买办

 挥斥公堂

 涉足航运

 筹办股票交易所

 爱国情怀

第三章 “化工之父”——范旭东

 志存高远的青年

 久大精盐厂

 博弈盐商

 永利公司

 斗,其乐无穷

 再向酸工业进军

 建立自己的研究社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第四章 “航运大王”——卢作孚

 自学成才的少年

 一条小轮船起家

 蛇吞之术

 宜昌大撤退

 他的选择

 自杀之谜

第五章 “中国摩根”——陈光甫

 青年才俊

 小小银行

 银行家最需要的是眼光

 发展壮大

 创办旅行社

 倒向蒋介石

 高歌猛进

 大转移

第六章 “报业皇帝”——史量才

 救国济世的学子

 坎坷救国之路

 收购《申报》

 扩张《申报》

 控股《新闻报》

 《申报》之辉煌

 杂文的全盛时代

 《申报》之舆论力量

 禁邮风波

 饮弹喋血

第七章 “货业泰斗”——马应彪

 澳洲淘金

 创办“先施”

 竞争,就是商道公理

 上海滩上好争锋

 无可奈何花落去

序言

在民国初年,西方列强们认为中国的版图看起来更像一片桑叶,而西方列强是这片桑叶上的蚕,他们正尽情地享受这片桑叶,不仅是军队,更多是列强的各种公司、企业,他们就依靠鲸吞蚕食中国市场获得了巨额利润。那时的中国版图就是一片“专供外国列强蚕食的”桑叶。

所以,提起民国时期的历史或者是历史人物,大家想到的不是反清革命、帝国主义入侵、不平等条约,就是军阀混战、对日抗战等。那个时期所产生的挫败、阴郁、沉痛、血泪交织,似乎已成为这段历史的基调,让人久久不能遗忘。

在辛亥革命前后,尤其是国民政府建立后,西方的自由经济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成为主流思想,这从政策层面上给了民营经济一个大发展的空间。在辛亥革命后中国民营经济迅速崛起,诞生了一大批实业家,如:“下海状元”张謇、“赤脚财神”虞洽卿、“化工之父”范旭东、“航运大王”卢作孚、“中国摩根”陈光甫、“报业皇帝”史量才、“货业泰斗”马应彪等等。这些实业家们也曾迫于形势而放弃虚幻的理想、也曾出于无奈而被迫向现实妥协、也会为求生存而漂泊他乡、也会为了他们的胸怀大志而忍辱负重。他们都曾在民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竞逐过、欢笑过、痛哭流泪过,最终他们都实现了“实业救国”的目标和理想,成为让世人难以忘怀的商业大腕。

最令人敬佩的是,中国的这批实业家有三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其一。他们都富有社会责任感,“实业救国”不仅仅是口号,而是真正的理想,卢作孚说:“人生的快慰不在享受幸福,而在创造幸福。不在创造个人幸福,供个人享受,而在创造公众幸福,与公众一起享受”,这是他们共有的强烈的民族感、爱国意识。其二,他们堪称商业奇才。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而他们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战乱纷争的年代,经营环境十分恶劣,但他们知难而上,范旭东曾经感慨地说:“中国广大众民,本不应患贫患弱……中国如没有一班人,肯沉下心来,不趁热,不惮其烦,不为当世功名富贵所惑,至心皈命为中国创造新的学术技艺,中国决产不出新的生命来。世论辄嫌这看法太迂缓,权势在握的人十九又口是而心非之,我人何敢强聒?唯有邀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关起门来,静悄悄地自己去干,斯以岁月,果能有些成就,一切归之国家,决不自私;否则也唯力是视,决不气馁。”

这些实业家们都遭遇各种各样的打击,有时甚至是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但他们又都以成功著称,这就是他们的第三个特征,正如卢作孚为他所创办的民生公司订立的宗旨:“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

民国时期的这些实业家们都是我们当代人应该缅怀和学习的历史人物。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恍如隔世,抚摸他们的故事,我们浩叹不已。历史总是给人启示,历史总是让人沉思,我们会在这些实业家们的身上发现更多的思想珍宝。从他们的历史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寻到他们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和信念以及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人格魅力,他们的言和行也许会成为当下中国人宝贵的思想资源。

内容推荐

《读懂民国商人》讲述民国七位商人,“赤脚财神”虞洽卿、“下海状元”张謇、“化工之父”范旭东、“航运大王”卢作孚、“货业泰斗”马应彪、“中国摩根”陈光甫和“报业皇帝”史量才,无疑是中国企业经营者最实用的事业与人生坐标。他们的创业历程和人生履历纵横一线,他们的商业素养和应急战略令人瞠目结舌,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不可条分缕析,每一人物的性格特点、胆识才华都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懂民国商人》由李贵娟编著。

编辑推荐

在辛亥革命前后,尤其是国民政府建立后,西方的自由经济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成为主流思想,这从政策层面上给了民营经济一个大发展的空间。

李贵娟编著的《读懂民国商人》是一本民国版的“商斗大戏”,一场步步惊心的商界演绎。当热血商人遭遇国仇家恨,当勃勃壮志被过早扼杀……读懂夹缝生存的民国商人,读懂他们不屈不挠的生存智慧,看到他们商斗背后的爱国情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6: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