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叶落有声/心理咨询师的智慧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叶斌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人性的门缝

(这篇文稿是我为徐钧先生的新书《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写的序。)

在给那些成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时候,我常常半开玩笑地对他们说:“学习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你们要谦虚、谨慎,因为你们的工作关乎一个人的发展道路,甚至生死存亡;但同时,你们也不要妄自菲薄。我知道你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心理学专业背景出身,一些人是因为对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有兴趣而来学习的,另一些人觉得自己有帮助人的意愿和潜力,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来学习的。不过,如果你们有兴趣去仔细看一下那些心理治疗大师的生平或传记,你将很开心地发现,有非常多的大师原先也不是学心理学或心理咨询的,同时也有非常多的大师自己是有心理疾病的,比如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森田正马等,但是他们最终成为了大师。这是为什么?一方面也许非科班出身比那些一开始就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人少了思路和方法上的枷锁,多元的背景反而让他们更有创意;而另一方面,自己曾经有病,但最终却战胜了心理疾病,他就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和了解患者的痛苦和解脱的法门。这样,即使成不了大师,也至少是个高手!”

杰拉尔德·科里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是我最常用的教学教材之一,我很喜欢这本书。我看过台湾翻译的这本书的第五版、英文的第六版和大陆翻译的第七版。版本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本教材的高下,在海外,教材越受欢迎往往版本就越多。杰拉尔德·科里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理论水平很高,实践经验也非常丰富,更难得的是他是个十分严谨、认真的学者。这从他对于这本书每一版的修订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根据现代心理咨询理论的发展,他的第七版比以前的版本增加了女权主义疗法和后现代疗法,甚至他还不断修改每个疗法开篇的创始人小传。比如在第五版中,格式塔疗法的创始人他就写了弗瑞茨·培尔斯,但在第七版中,他添加了培尔斯的夫人劳拉作为格式塔疗法的另一重要创始人,为此重写了创始人的小传,尽管这小传看上去只是千把字的开胃菜,但杰拉尔德·科里依然写得一丝不苟。

我很喜欢看这些小传。对于我而言,那些大师鲜活曲折的人生历程要比他们的理论有趣得多。看着这些小传,我就在那里想象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大师的,甚至去找他们更详细的正式的传记来看,如果找得到的话。

要理解他们的理论,不结合他们的生平、背景往往会流于浮浅表面,甚至不得要领。比如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卡尔·罗杰斯,为什么他会在心理治疗中发起了人本主义运动,是与他出生在一个“亲密、温暖又有非常严格宗教教条”的家庭有关。这种家庭背景和基督教思想的熏陶,才会令他后来提出对当事人的“非指导性原则”和“无条件接纳”。

所以,就这个意义而言,心理咨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个人创造的过程,是有个性的。

徐钧的这本小书为我们开启了管窥心理咨询和治疗发展历史上大师们人性的一道门缝,无论这些人性是光彩熠熠的,还是如常人般也是有阴影的,它们都是鲜活的、生动的,让人可以深思和反省的。心理咨询是一个人的心灵影响另一个人的心灵的过程,人性的力量远超过技术。

我说这本书只是一道门缝,是因为我个人觉得作者介绍的那些大师的故事看着实在是不过瘾,但好歹它为我们推开了一条缝。你若想了解全貌,就得推门、探头进去张望一番,甚至干脆登堂入室看个仔细。徐钧体贴地在每个大师故事的后面注明了你要窥得全豹的途径。

唯一可惜的是,他的那些推荐书目大多是台湾版的,一般人不容易得到。不过,在资讯发达和大陆心理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其中的那些书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大陆自己的版本。

其实与徐钧交往不太多,难得如此荣幸受邀为他的书写序。很早就知道他在西祠胡同的“心理研究所”任版主,把个“研究所’’搞得热火朝天,而且粉丝众多。在闻名许多年之后,才得以见面。那年在苏州召开的第一届华人心理学家大会上,我们有缘照面。认识后的第三天就和他一起到苏州西园拜访佛学院的院长济群法师。徐钧是佛学院的特约讲师,在那里教授心理学和心理咨询课程。那个下午,几个人在幽静的禅房品茶听禅,兴味盎然而又心平气和。

徐钧是学人类学出身的,对佛学也很有涉猎和践悟,更对心理学好学无比,看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方面的书比我们一般人都多——你只要看看那些推荐书目就知道了。又博学又有丰富的实践,所以他写的那些故事你得认真看一看。如果你买了这本书,我推荐大家一个有趣的读法:作者写了这么多人的故事,但每个人也就选取了两三事而已。为什么他会选择这两三事?有没有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背后有什么情结作祟?你若有能力、有兴趣,不妨捕捉之、分析之。

强烈建议徐钧在网上搞个有奖问答什么的,看看大家会得到些怎样的答案,这也算促销之手段吧。

衷心希望这书销得好,那就意味着有更多人有机会到心理咨询大师的名人堂参观。看一看,想一想,一定会有收获的。

P192-195

目录

叶落有声(代序)

格式塔

标准

微笑

热爱生活,感恩生命

Fall Convocation

文化与心理咨询

文化与心理咨询(续)

敏感与偏见

看到

老兵纪念日

心理咨询与《创智赢家》

到位的同感

我成瘾了吗

什么叫幸福

我看懂了吗

适应

意义

给老外当模特

搬家

气息

重返课堂

直觉

从反常到正常

热爱

跨文化咨询

行行皆学问

Simple Life

境界

魔王也疯狂

放空

周杰伦真是个奇迹

就业

效率

我理解,但……

沟而难通

对话

最精彩的周末

王朔被弄哭了

“进化”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能做的与不能做的

钓蟹

面具

一些关于生死的话题

几处错误(上)

几处错误(下)

人性的门缝

一起呼吸

走走停停

“双盲”咨询

附录:寻找你的咨询师

序言

叶落有声

去加拿大是拖了很久的事。

我一直以来对出国兴趣不大,因为心理咨询这个行当吃的是语言饭,我觉得自己的强项是中文,而英语恰恰是我的弱项。一个人犯不着“避长扬短”吧。

不过,这次去加拿大是去访学,时间是一年。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拖了快三年,到了最后关头才下决心出发,因为再不出发这个机会就要作废了,而这个出国机会是学校领导特意给的——也许是考虑到我在学校基层默默奉献了近二十年——许多人想出国还出不去,如果我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似乎就有点“那个”了。

拖着不出国的另一个原因是怕不利于自己在国内的工作。如今生活节奏这么快,出去一年,断了国内的工作和关系,一年后回来重新适应反而可能更麻烦,而且在经济上这一年也会损失惨重。

但事后发现,这次出国其实好处不少。

其一,为了出国,逼着自己抓紧时间把拖了很久的博士论文在出国前写完了,因为不想再拖上两年令事情变得更困难。在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的那一刻,人真的好轻松。这些年来的一块心病、一个重负终于烟消云散。

其二,出去一年和到海外旅行几天不同。只有好好静下心来住上一段时间,才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和体察那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一年下来,我终于发现从书本和新闻中了解到的异国他乡的确存在很多谬误。

其三,在国外,参与了一些心理学的课,接触了几位挺有意思的心理学教授(包括拜访了几位大师级的人物),在图书馆看了那些国内看不到的心理咨询影音资料,确实也学习到不少东西,对自己有不少启发。

其四,在国内是事情推着人走,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不知为何;出了国,一下子闲下来,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安静和反省,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能够让人“每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

其五,出国期间国内的股市正值大牛市阶段。在国内时忙得没时间料理自己的投资,而在海外正好时差颠倒,可以从容理财,结果这一年非但没有经济损失,相反还“大赚一票”。而且回来后发现,所有的关系还依然在,朋友和合作伙伴并不会因为你离开一年而消失。所以,不由感慨“人算不如天算”,人不可自作聪明,妄断得失。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顺其自然,往往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本书收录的文字是我在加拿大温哥华访学期间写下的。出国前同事、朋友和家人都希望我能多分享一些在海外的经历,我无暇一一分头报告,就决定写些东西、发些照片,放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网页上,也算是向关心我的同事、朋友和家人有个交代。也曾想过开个个人博客什么的,但后来觉得维持一个漂亮而有吸引力的博客挺麻烦的,也考虑到这样做可以为心理咨询中心的网页增加些点击率,所以就干脆在中心的网页上开了一个专栏。由于专栏放在单位的网页上,总要考虑那些可能的阅读者的期待,所以不能有太多私家杂事、儿女情长,就选择写些咨询师随想和在加拿大的游记,随便起了个“叶落有声”的专栏名称。所谓“叶落有声”,是“那个姓叶的落在他乡还忍不住有话要说”的意思。

真的很感谢同事林麟先生在此期间不嫌麻烦,隔几天就帮助我将文章和照片传上网,也很感谢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金亚静女士在看到“叶落有声”后鼓励我将这些文字结集出版。她说如今的心理咨询业发展很快,心理咨询师也越来越多,这些随想也许对这个行业的新人们有些帮助。所以,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把游记的那部分去掉,留下那些和心理以及心理咨询有关的文字。又挑了些在加拿大拍的照片放在文章中作点缀和说明,增加些阅读趣味。其中除了有我的影像的那几张照片是别人拍的,其他都是我的作品。因此,也算借此秀一下我的摄影水平。

凑巧的是,当我整理本书稿的时候,我的孩子出生了。孩子呱呱坠地,正是应了《叶落有声》的题,所以也就顺水推舟,将本书献给我那刚出生不久的叶子鹤小朋友了。

前前后后也写过二十来本书了,还是第一次把书献给什么人——这是个挺西方的方式,老外写书常常来这一套一也算是访学期间被无意识西化的一个结果吧。

一笑。

是为序。

叶斌

2009年8月23日

内容推荐

叶斌是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2006年到加拿大访学。访学期间,他深入地了解和体察加拿大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也参与了一些心理学的课,接触了几位挺有意思的心理学教授(包括拜访了几位大师级的人物),在图书馆看了一些国内看不到的心理咨询影音资料,学习到不少东西,对他自己有不少启发。

这本书收录的文字是作者在加拿大温哥华访学期间写下的。文笔流畅、幽默。现将它们整理成册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这些在海外的经历。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给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学爱好者看的书。作者是有近二十年咨询经验的咨询师,经常给咨询师做督导,在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后,对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重新进行了思考,并与生活相结合,使理论与咨询以及实际生活融会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心理学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作者富有智慧,语言生活活泼,有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体会,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以及与此相配的咨询风格。本书由几十篇短文组成,内容涉及心理学的方方面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又不是枯燥的理论阐述,很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