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历史(第28册古代西方关于人的观念)(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赵文洪//郭小凌//祝宏俊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历史(第28册古代西方关于人的观念)(精)》由赵文洪、郭小凌、祝宏俊主编,本书是世纪相交之时,当代中国世界史学者对世界历史的独立理解,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有中国特点的认识世界历史的体系。生活在当代的历史学家,如果不能把历史融化在当代之中,那他就不可能理解历史,写出历史感与时代感相结合的历史。同以往问世的《世界通史》相比,我们希望它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了解过去,清醒地认识现实,科学地展望未来。

本书采取专题与编年相结合的撰写体例,它的特点在于,强调以时间为纵线,点面结合;既有一定的时空涵盖面,又有重点专题上的学术深度,与教科书式的写法有别;与传统的世界通史性的著作相比,本课题的历史视野更加开阔,不回避当代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使世界史研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中国史是世界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与世界,将在本书中独立成卷,重点探讨中国与世界文明的碰撞、交融及互动。

内容推荐

《世界历史(第28册古代西方关于人的观念)(精)》由赵文洪、郭小凌、祝宏俊主编,本书属于多卷本《世界历史》中“思想文化卷”中的一本。为了贯彻全套著作的总撰写思路,《世界历史(第28册古代西方关于人的观念)(精)》在探讨思想观念的同时,试图尽可能展示思想观念的经济、政治背景,把思想观念放进复杂具体的历史进程之中加以考察;有时还通过历史事实来反映人们的观念。另外,在探讨有关人的观念、把握古代西方思想观念的基本脉络的同时,也试图尽可能宽泛地展示古代西方思想文化的面貌。

目录

前言

第1章 古希腊人与古希腊神

第一节/神统的时代(荷马时代)

第二节/走出神统时代(古风时代)

第三节/对立与和谐——人本与神本的二元状态

(古典时代)

第四节/古典人本主义的高峰

第五节/古希腊人的宗教实践

第2章 古希腊人的歧视与不平等观念

第一节/希腊人与蛮族人

第二节/奴隶与奴隶主

第三节/妇女与男人

第3章 晚期希腊和罗马文化中的神、自然与人的自由

第一节/晚期希腊和罗马时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的变迁

第二节/无神论与人的自由

第三节/有神论与人的自由

第四节/智慧人生与理想化的社会

第4章 中世纪欧洲人、神与自然

第一节/人在与神的关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地位

第5章 中世纪欧洲人的社会地位观念

第一节/关于人的社会地位的一般观念

第二节/三个等级的理论

第三节/被管理者相对于管理者的地位

主要参考书目

重要名词索引

重要人名索引

试读章节

古希腊人在进入成文史之初处于神统的时代。所谓神统,是指古希腊人在解释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自身之间以及自身与他者的关系时,不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本身去寻找原因,而是简单地归结于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万事通”,即由一个名叫宙斯的主神率领的一批神灵家族。

关于古希腊人对宙斯为首的奥林波斯众神的崇拜始于何时的问题,或者说,古希腊人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自觉不自觉的造神运动的,目前的史料尚无法给以确切说明。从民族学与语言学的材料看,这种多神的崇拜可以远溯到史前时代的原始思维和原始宗教。一切民族都或长或短地经历过原始宗教的阶段。近代历史哲学之父维科在分析为什么人类社会存在普遍规律的时候,曾经举出了一个至今难以证伪的论据,就是所有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宗教,他们的“民政世界都是从宗教开始的”。这种宗教崇拜的普遍性已被世界各地史前氏族部落的活化石所证明。

为什么早期人类普遍具有今天看来十分幼稚的原始宗教崇拜呢?合理的解释是:处在采集与狩猎时代的原始人由于对抗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因此强烈地依附于自然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缺乏分辨的能力。在他们眼里,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受到某种神秘的力量或生命的驱使,彼此之间可以渗透和转化。对这类神秘力量的恐惧,形成了万物有灵、灵魂转移的原始宗教观念。而所谓最初的神灵就是人们已经感觉到却又无法理解的这类神秘力量的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原始宗教崇拜的出现并不像19世纪的欧洲学者所说是原始人蒙昧或蒙昧时代的表现,而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自身之间关系的一种最初的解释之尝试。根据古人类学和史前考古的材料,人类出现安灵崇拜最可能是在尼安德特人时期(10万年前左右),也就是我国人类学家所认为的早期智人阶段,国外史前学者认为的古人时期。此前至少160多万年间,没有证据能够显示猿人具有任何类型的宗教思想。所以,原始宗教崇拜的出现,特别是把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个或某些神灵的观念的出现,乃是人类思维开始有了重大进步的体现,因为他们具有了因果联系的意识,开始探寻事物发生或存在的某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由于原始思维的感性与具体性,原始神灵的形象多是拟人化或自然化的,原始人只能根据自己和自己周边的事物来为未知的力量设计形象。但古希腊人在这方面的表现比较特殊,他们完全用自己的模样去塑造神灵,而不是像许多其他民族一样,把神拼接成具有某些生物或人的突出特征的复合之物。因此古希腊神与人不仅同形,而且同性。

在希腊人看来,神与人的差别仅在于神的长生不老和一些超人的能力,就外貌、体形、性格、道德而论,神与人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奥林匹亚诸神都具有人的形象,唯一的差别是较一般人健美。宙斯、赫拉、波赛冬、阿波罗、雅典娜都在肉体上具有令人羡慕的特点,如男神肌肉发达、体格强健、身材匀称;女神丰腴饱满、体态婀娜、光彩照人。希腊人创造的神灵不仅形似人类,而且具有与人类同样的七情六欲,人所具有的各种美德与恶德,如慷慨大度、诚挚磊落、执著勇敢、自私褊狭、吝啬嫉妒、狡诈懦弱、贪婪淫逸等等,神也一应俱全。在神与神的关系方面,尽管主神具有不可挑战的威力,但其他神依然敢于对他阳奉阴违,甚至阴谋反对他的统治,而诸神之间的勾心斗角、争风吃醋更是司空见惯。这种世俗性质的神灵间的关系以及神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古希腊人自身关系的缩影,确切地说,是古希腊人按照自己的面貌炮制了神灵的面貌。所以,在古希腊的宗教神话当中,虽然是神灵的一统天下,但实际上包含着人本的种子。这一点是古希腊神统时代的特殊之处。  P1-3

序言

多卷本《世界历史》是我国第一部专题研究与编年相结合的世界通史类著作。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力求通过对复杂的世界历史进程的系统研究,特别是通过对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入探讨,再现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科学回答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揭示人类历史不可逆转的进步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有多种“世界通史”问世。如英国《剑桥古代史》12卷、《剑桥中世纪史》8卷、《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4卷;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10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史学家G.巴勒克拉夫、美国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W.H.麦克尼尔等人对“全球史观”的探讨,促进了欧美史学中的“世界史”重构潮流的发展,近年在西方有《世界史》和《全球通史》等有一定影响的著作相继问世。这些著述虽然各有特点,但任何一部世界史都是历史学家在一定的世界观、历史观及史学理论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已经逝去的“过去”进行包括价值判断在内的历史选择的结果。

在我国,周谷城先生在1949年曾撰有3卷本《世界通史》,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出版社在1962年出版了周一良、吴于廑教授主编的4卷本《世界通史》。“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吴于廑、齐世荣教授受国家教委委托,主编了6卷本的《世界史》,并在1994年问世,以后又有齐世荣主编的4卷本《世界史》出版。近年来,我国在世界通史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全面理解、运用唯物史观,克服学术研究中的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倾向、重视生产力发展历史的研究、克服“西欧中心论”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大批外交档案及各类原始文献解密,西方学者在世界历史的体系、全球史观、总体史学、叙述史和问题史学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使我国的世界史研究,特别是世界通史方面的研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从当代中国世界史研究发展的实际,还是从改革开放的中国迫切要求对世界历史的深入了解来看,中国学者撰写一部新的世界史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学者自己的世界通史研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得到较大发展。整个世界史研究的进步,特别是对史学自身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和人类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争鸣,为世界通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在理论、方法、学术思想的准备和科研队伍的培养上为撰写新的《世界通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本书是世纪相交之时,当代中国世界史学者对世界历史的独立理解,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有中国特点的认识世界历史的体系。生活在当代的历史学家,如果不能把历史融化在当代之中,那他就不可能理解历史,写出历史感与时代感相结合的历史。同以往问世的《世界通史》相比,我们希望它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了解过去,清醒地认识现实,科学地展望未来。

本书采取专题与编年相结合的撰写体例,它的特点在于,强调以时间为纵线,点面结合;既有一定的时空涵盖面,又有重点专题上的学术深度,与教科书式的写法有别;与传统的世界通史性的著作相比,本课题的历史视野更加开阔,不回避当代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使世界史研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中国史是世界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与世界,将在本书中独立成卷,重点探讨中国与世界文明的碰撞、交融及互动。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时,我们强调新颖的研究视角、广阔的历史视野和多层面的理论描述。它是当代中国世界史学者,在广泛汲取历代中外学者世界史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追踪当代世界史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对世界历史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从时代的角度,回答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从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世界史学科的科学认识功能和社会功能。

本著作是通史性的著作,有清晰的历史脉络,但不是编年体式的历史过程的叙述,而是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探讨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本质内容及内在联系,重视理论认识、理论分析和理论概括。鉴于本课题从世界历史的广阔背景下,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无论是在时间跨度还是在空间分布上,都比以往同类著作有新的突破,所以,传统的史学方法已嫌不足。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重视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汲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比较方法,等等。跨学科方法是对传统史学方法的补充和完善,是高质量撰写本著作的重要保证之一。

多卷本《世界历史》由理论与方法、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与宗教、战争与和平、国际关系、思想文化、中国与世界等8卷38册组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高等学校世界史学者们集体努力的成果。任何一部世界通史著作,都不可能涵盖世界历史上的一切问题、穷极历史认识的真理,并做出最后的结论。这部多卷本《世界历史》著作的完成,不是我们研究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本著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最终成果,学者们在课题立项、研究和撰写过程中,一直都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本著作还得到齐世荣、刘家和、庞卓恒、何芳川等知名历史学家的学术指导。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也给予了许多具体的帮助,我们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世界历史》编委会希望,本著作的出版有助于世界历史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进一步加强中国世界史学学科的建设,加强中外世界史学者的学术交流,并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

《世界历史》总编委会

2010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