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得入迷,感同身受,我也是迁徙过的人啊,从西南到华北,这其中的离愁我也尝得个中滋味。我喜欢她了。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
落落长得很美。但她对这美,好像不自知。美丽的女孩子被埋藏在宽大的校服里,或者是母亲们故意做旧的衣衫里,戴着款式可笑的眼镜,唧唧喳喳地喧闹,悲悲切切地写诗。
我几乎每天上学都能收到她写的小诗。
她的字很小,排列当中见出冰雪心性。那吱呀作响的门扉,森林里带露珠的草莓,瞳子里的微光,足尖掠过的清泉……她随手写下的文字,让我觉得表面开朗的落落,骨子里是悲伤的。那悲伤不具体,因为被才情逼迫,令她不能正常地吐故纳新,生活里那过多的感触被郁积在心里,最后凝成诗行。
而这些,只有我悄悄知道。
在人群里,她是大声欢笑的。什么不快都能化解得开,皮实而泼辣。如果不了解她,你看不到她是那么的敏感,那么的脆弱。
月亮皎洁,普照世间,月亮忧郁,世人不知。
我不保留对落落的夸奖和欣赏。对待美好的人或事,我常常发自内心的慷慨和多情。我不藏私的赞美,有时候会落下鼓吹的嫌疑。在这一点上,落落和我不一样。
在她眼里,文字里的诗情如果流露在生活中,是羞耻的事情。她会嘲笑我的滥情主义,也会不领情地说,我写那些只是好玩,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些悲伤。她的嘴巴很厉害,打击我远比鼓励我的时候要多。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很少给她看我写的东西。或者,是我忘了,我宁愿没给她看过。
有时候,她就把我扔了。跟别人好去了。
她总能和一些人找到共同话题。然后上操,下课,放学,肩并肩,手拉手。
而我,却困窘得找不到同行的人。整理以前的日记,竟然有很多篇是在写自己独行的羞愧。而她如果高兴,再来找我玩,我还是要和她一起的。
那时候的我,就是这样懵懵懂懂地过,判断不了伤害和友爱,如果和一个人投契,总是痴心地跟随。旁观的母亲却恨铁不成钢,觉得我没有原则,遇人不淑,却死心塌地。
在女孩子们没有进入世俗的爱情前,我们的友谊是演练。
我还记得她对我说,最喜欢三毛,因为她可以流浪。她说她自己就是流浪的女孩。从小就注定在很多地方辗转。在她的叙述当中,稻草人,沙漠里灼热的目光,深海里的美人鱼,微风吹过的墙壁上那些深深浅浅的誓言,都让我心生憧憬。你看,荷西那么沉默,但他却听得见三毛。所以,三毛的流浪不寂寞。
落落的手很巧,在她手里,布艺的背包,头绳、毛线围巾,甚至手套,都通过她看书看杂志一针一线地做来。大雪天里,她摘下了眼镜,穿浅灰色的棉衣,箍自己钩的深红色的围巾,像极了那个时候的美女——千百惠。她真的是美的啊。
而这样的美好,我仅仅是因为目睹,就已经怜惜了。要有怎样好的男孩子,才能对得住落落的美呢?P26-27
《不可戏谑的时光》,第一版时唤作《曼陀罗的舞蹈》。
时隔七年,重新修订出版。
这本书,是让我一直很忐忑的书。因为最初写的时候,被加上了一个帽子:禅意文学。在此之前,我写了将近十年的文字汇成了两本集子——《莲花次第开放》和《一心一意来奉茶》。这两本书,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有人称之为“禅意文学”。于是,有编辑热心地找我,希望延续这种风格。文为心声,是我的初衷;文以载道,于我,却力不能及。尤其是,润物细无声的文以载道,何其之难。
这是一本写爱的书。
是自我安慰时的一些努力。
我想,原序当中,我只保留这样几行字:
这是更加羞愧的内心。
因为那隐藏的诗句和从来不曾实现的爱。
而我要写下这些文字,为自己和她们作证。
我们的呼喊与细语,我们的安宁和恐惧,我们的告解和救赎,就发生在书写的当下。我写的人物不具体,不特指,但不模糊,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当然,也可以付之一笑。设若过了百年,这人世间已经没了我们的任何存在过的踪迹,我们曾经苦苦追求的,为之魂牵梦萦的都应验了一切有为之法,皆如光露泡影,那么,哪怕有一个挣扎的泅渡者拾荒般地与这些心灵邂逅,我的羞愧,就得到了拯救。
这次再版,我把它本来的面目还原。我希望它展现的,就是它最初的那些感受。我把拔苗助长,伪作觉悟的那些话都删去了。我要诚实地、如实地、谦逊地表达这些所思所想,特别是在又跋涉了七年之后,我为曾经在旧作里的大言不惭深感不安。
爱与死的生命主题,依然是我们的功课。
爱的时候,是两个人的胶着;死的时候,是一个人的战役。
无论胶着,无论战役,我们都要学习。
学习去爱,学习去死。
我看到有人提供病后的日记,他们把自己经历苦痛的心得一字一句地写给我们,告诉我们临床的所有经验。每念及于此,我都心存感激。
上学时,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成长时,父母教给我们生活技巧。
唯有爱与死,无人教授。我们没有一点可供参考、可供借鉴的原则。
在爱和生死面前,我们空前孤独。
《不可戏谑的时光》,愿意做孤单行路者的一个伙伴。它倾诉,也倾听。在不相识的岁月长河里,愿它是友善的,成为让人不生厌的怀抱。
程然编著的《不可戏谑的时光》,第一版书名为《曼陀罗的舞蹈》。时隔七年,重新修订出版。这是一本写爱的书,是作者自我安慰时的一些努力。这次再版,作者进行了较大程度修订。《不可戏谑的时光》,她是孤单行路者的一个伙伴。它倾诉,也倾听。在不相识的岁月长河里,她是友善的怀抱。
程然编著的《不可戏谑的时光》内容介绍:这竟然是我们停留的人世啊。
美轮美奂,千疮百孔。
至美和至痛并存。
让我们经验爱,又让我们经验告别。
爱的时候,我们是两个人的胶着;死的时候,我们是一个人的战役。
无论胶着,无论战役,我们都要学习。
学习去爱,学习去死。
没有人教我们怎样爱,也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应对生死。
当我们真的碰到爱时,我们慌乱;当我们即将与生死谋面擦肩时,我们动摇。
我们没有一点可供参考、可供借鉴的原则。
在爱和生死面前,我们空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