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论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王光东近几年发表的有关民间问题的研究文章。第一辑主要在20世纪文学史的范围内,讨论了民间文化与文学史的关系以及民间视野中文学史的发展轨迹;第二辑主要讨论了民间性审美在作家文本中的多样化表达形式,力图通过文本细读,说明民间审美的特点;第三辑是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文章,讨论了近几年文学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发表的有关民间问题的研究文章。第一辑主要在20世纪文学史的范围内,讨论了民间文化与文学史的关系以及民间视野中文学史的发展轨迹;第二辑主要讨论了民间性审美在作家文本中的多样化表达形式,力图通过文本细读,说明民间审美的特点;第三辑是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文章,讨论了近几年文学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些研究内容有些已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当代作家评论》、《钟山》、《文艺争鸣》、《社会科学》、《南方文坛》、《文学评论》、《江苏社会科学》、《中国文学研究》、《作家杂志》等刊物上。
第一辑 民间视野与文学史
“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
民间形式的审美活力——重说胡适与白话文学的关系
在民间与启蒙之间——“五四”时期周作人的民间理论
大众化与民间——文学意义的一种分析
十七年小说中的民间形态及美学意义——以赵树理、周立波、柳青为例
民间大地的苏醒——民间文化形态与80年代小说
民间与启蒙——关于90年代民间争鸣问题的思考
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新思路及其可行性——对于两个理论问题的再思考
第二辑 民间审美与作家创作
民间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
民间启蒙文化批判——老舍《骆驼祥子》新解
《边城》:民间的现代性与庄严
民间的当代价值——重读《九月寓言》
与民间的对话及意义的发现——韩少功论
复苏民间想象的传统和力量——由莫言的《生死疲劳》说起
“主题原型”与新时期小说创作
第三辑 新世纪文学中的几个问题
“乡土世界”文学表达的新因素
文学想象力的民间资源
影响当下文学精神承担能力的几个因素
论文学进入生活的能力——文学能力论之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