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是一名美国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以及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并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捐到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
你想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财富吗?你想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成就吗?你想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智慧吗?那就翻阅本书吧,本书详细地讲述了比尔·盖茨如何从一个一名不文的文弱书生走向全球首富的成功之道。
他是一个天才,13岁开始编程;他是一个商业奇才,独特的眼光使他总是能准确看到IT业的未来;他更是一个传奇,39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这个神话就像夜空中耀眼的烟花,刺痛了亿万人的眼睛。然而,他退休之际,却将自己全部财产捐赠,用于慈善事业。他就是原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
谁都不能否认梦想对一个人的影响力。
任何成功者,无一例外都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巴菲特,从小就对经商有着浓厚的兴趣,13岁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商界奇才;约翰。洛克菲勒,自懂事起就立志要开创自己的财富,以至于他7岁时就知道将在教堂做诗童的薪俸,以7厘的利率借给朋友,赚取利息……
同样的,盖茨也是一个从小就有着非常清晰的梦想的人。
微软的成长是一个商业上的奇迹:一家新兴企业居然能够击败一大批百年老店而成为全球市场价值最高的公司,而完成这一过程前后还不到20年。更为重要的是,微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财富和创造财富方式的传统看法。传统观点认为,土地、厂房和机器设备等有形的东西才是财富创生的源泉;而微软的成功则证明:和有形的物质资源相比,无形的观念和创意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关键得多。在人类历史上,纯粹通过人的思维创造了如此多的财富,这还是首次。
而这一切,最初都发端于盖茨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想。
11岁那年,比尔.盖茨进入以管教严格而著称的西雅图湖滨私立中学。
可以说,湖滨中学对比尔·盖茨的人生有很大影响,他在这所学校里如鱼得水,也正是这所学校使他的天才真正得以发芽、生根、成长。在这里,他做成了他的第一笔商业交易,创办了他第一家赢利的公司。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一伙与他一样的计算机天才小子。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正是这些人率先加入了他缔造的微软帝国的十字军。而湖滨中学也因为有过比尔·盖茨这样的学生,被誉为“微软的摇篮”,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风光无限。
在比尔·盖茨人学的第二年,湖滨中学做出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让有兴趣的学生学习电脑。当时,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售价,使得只有政府、大学和大公司才能买得起“电脑”,虽然湖滨中学是一所很富有的私立学校,但对如此高昂的价钱仍无法承受,于是学校决定先买一台价格相对便宜些的电传打字机,学生们可以在电传打字机上输入指令,让它通过电话线与一台PDP-10微型电脑联网。比尔·盖茨、保罗·艾伦和肯特·伊文斯是湖滨中学最早一批电脑迷,这些男孩子对电脑可谓是一见钟情;一接触到这种玩意儿,就爱上了它,并且终生不变。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情形让比尔·盖茨终身难忘:一天,数学教师保罗·斯托克林带学生们参观电脑房,他让比尔·盖茨试着在机上输入几条指令,没想到这些指令的结果立即从PDP-10型电脑上传回来了,这使比尔·盖茨大为惊讶且深受震动,心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感。
湖滨中学是当时美国最先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学校的计算机房对几个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比尔·盖茨来说,已经成了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这里仿佛有一个强大的磁场,时刻都吸引着这几个男孩子的魂魄。这台老式的机器成了比尔·盖茨通向新世界的一扇大门。盖茨的一生以这台机器为分界线,以前和以后迥然不同。那时,比尔·盖茨也许做梦也不会想到:电脑这个新鲜“玩意”,在不久的将来竟给他带来如此巨大的财富和声誉。
因为还有其他一些人和他一样对计算机房非常着迷,他不得不和别人一起共用这台计算机。渐渐地,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肯特·伊文斯成为莫逆之交。只要一有空闲,3个人就会挤进这间小房间,互相学习,贪婪地汲取着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聪明好学的比尔·盖茨平生的第一个电脑程序,就是在学校的电脑房里编写出来的,是一种叫“三连棋”的游戏。他和艾伦在一个打字机式的键盘上输入他们的棋路招法,然后坐在旁边等候一个速度很慢且噪音很大的打印机把结果打印在一张纸上,紧接着,他们冲过去看是谁赢了,或是决定下一轮的走法。当然,他们的主要兴趣并不是在下棋的输赢上,而在对电脑的驾驭的熟练程度上,为此,他们在这上面耗费了自己的大部分休息时间。不久以后,他们又编出了一个登月的游戏,根据程序设定的游戏规则,登月者的登月船会因耗尽燃料而在月球表面撞毁,要求游戏者在这之前进行一次软着陆。
年仅13岁的比尔-盖茨编写的软件程序,虽然带有游戏性质,但却是他真正地全身心投入电脑革命事业的开始。这种游戏活动,看似简单,却显示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智慧和知识的有效结合。
盖茨和艾伦不仅花大量的时间一起在计算机房操作计算机,而且他们也非常关注计算机未来发展,还经常讨论有关未来计算机技术的问题。他们在计算机中心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中发现了病毒,这对比尔·盖茨和他的伙伴们来说是一个极具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广阔空间的探讨领域。他们把发现的问题逐一记录,汇编成册,并给这个册子取名为《问题报告书》。在大概6个月的时间中,这本《报告书》已增至300多页。盖茨和艾伦不仅找到了“病毒”,而且还得到了很多那些对他们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软件有帮助的第一手资料。艾伦曾经敦促盖茨收集那些已经没有用的数据资料,这样,他就能够去琢磨那些由白天上班的人留下来的,或者扔掉的那些也许是极重要的资料。
比尔·盖茨说:“我经常从咖啡渣中找出那些被扔的说明和注释,并且认真研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尽管盖茨、艾伦和湖滨中学的其他小伙伴作了很多的工作,但计算机中心公司的兼容性软件在使用中还是在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指望所有这些病毒全部消失,还需等上整整7年的时间。当计算机中心公司已不复存在时,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在计算机方面的名气已远远超过当时著名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员史蒂文·拉塞尔了,7年以后,这两个人创办了美国商业史上最成功、业绩辉煌的微软公司。P1-3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一个叱咤商海的传奇人物,他13岁开始编程,并预言自己将在25岁成为百万富翁;他是一个巨人,独特的眼光使他总是能准确看到IT业的未来;他更是一个神话,20岁开始领导微软,31岁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亿万富翁,37岁成为美国首富并获得国家科技奖章,39岁身价超过股市大亨巴菲特而成为世界首富。
——他,就是比尔·盖茨。
这个伟大的美国人,像夜空中耀眼的烟花,刺痛了亿万人的眼睛,也照亮了亿万人的梦想。
你想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财富吗?你想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成就吗?你想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智慧吗?那就翻阅本书吧,本书详细地讲述了比尔·盖茨如何从一个一名不文的文弱书生走向全球首富的成功之道;讲述了他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抓住身边的机遇,并凭借着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为新经济的英雄偶像;讲述了他财富后面隐藏着的更为根本的东西——那就是让他成名、致富的秘密;让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与人周旋所摸索出来的交际黄金法则;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精神支柱……正靠着这些,他走到了让我们无比钦羡的人生巅峰。
他超乎常人的个人素质,他的生意头脑,他的管理大智及成功的用人之道,都给我们以启发。
衷心感谢你对本书的关注!由于学识所限,加之时间仓促,本书不当之处自是难免,诚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