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方敏是中国保护大熊猫唯一代言人,在“熊猫迷”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她的博客一直有稳定的点击率,这部分熊猫爱好者会成为本书的基础读者。本书内容活泼、文字优美,会得到散文爱好者的喜爱。本书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的主题贴近时代脉搏,加上系列的规模效应,相信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熊猫的那些事儿(黑眼睛大地的精灵)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方敏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方敏是中国保护大熊猫唯一代言人,在“熊猫迷”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她的博客一直有稳定的点击率,这部分熊猫爱好者会成为本书的基础读者。本书内容活泼、文字优美,会得到散文爱好者的喜爱。本书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的主题贴近时代脉搏,加上系列的规模效应,相信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 内容推荐 本书为“黑眼睛——大地的精灵”系列之一。本书收录作者有关熊猫的生态散文29篇,约20万字,讲述了作者十多年来爱熊猫、探访熊猫、为熊猫撰文、担任中国保护大熊猫代言人过程中与这种有灵性的动物结下的不解之缘。由于作者有长期探访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的经历,与熊猫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因此每一篇文章都自然真挚、活泼动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而本书保护大熊猫、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主题更是切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本书配精美图片50多张,图文并茂,充分展现了四川美丽的生态环境和大熊猫的可爱、珍贵和灵气,让读者不去卧龙也能感受熊猫的魅力。 目录 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和遥远的情缘 戴维神甫的千秋功罪 NO.1大熊猫的日记 赶羊沟的变迁 庆庆的眼神 戴丽的精神 高高和《回家》 逃不掉的青青 绿地求生记 等待妈妈的白杨 张嘎难产 英雄父亲盼盼和它的奶爸 猎杀与惩罚 雍严格和乖乖的交情 曾周之死 大熊猫权威胡锦矗 珍珍之死 大熊猫拯救九寨沟 首席谈判王梦虎 张和民的卧龙情结 熊猫幼儿园 四川乐乐上锅台 北京乐乐的苦乐生涯 康康的自白 野外放归的先驱祥祥 团团圆圆的故事 “永巴事件”及其结果 两个玲玲一份情 试读章节 人的一生有很多情缘,有的像一阵风,温柔清凉,转瞬即逝。有的像一场雨,雷电交加,一去不再复返。有的像池水,波澜不惊,相濡以沫,直到永远。我和大熊猫遥远的情缘则像山巅上的一眼清泉,清泉穿过森林,我看到溪流的湍急;清泉流进江河,我看到河流的宽阔;清泉汇人大海,我由衷地感叹:啊,多么丰富多彩,多么雄伟壮观的世界! 这一切都是我今天才醒悟到的,当年,可是一脑袋的懵懂。这一切发生在1996年,在四川邛崃山脉的大山里,有一个叫作蜂桶寨的保护区,有一只叫作遥远的大熊猫幼崽。 那年秋天,我还在报社当记者,到广西采访结束后,却不回北京,突发奇想要去雅安的姨妈家赏月。结果,雨城雅安给了我一个大雨滂沱的中秋夜。雨过天晴后,姨妈提出要陪我去看大熊猫,我就看到了那幅让我心醉神迷的景象: 蓝天,白云,丛林蓊郁;溪流,瀑布,高山峡谷。一棵粗壮的云杉树下,一只大熊猫幼崽正在往上爬。黑白分明的毛色,像白云和夜空的组合,在璀璨的秋阳里,游移闪烁,耀眼眩目。绿茵茵的草坪上,站着一位翩翩少年,偏分的黑发,清秀的五官,脸上洋溢着笑容,注视着猫崽。 “扑通”一声,猫崽从一米高的树干上掉下来,发出一声呜咽。草坪上的少年不动,哈哈地笑着说:“上!接着上!” 猫崽站起来,仰头看看大树,扭头看看少年,四肢抱住树干,浑圆的屁股,一点一点往上耸。 “扑通”一声,猫崽又一次掉在地上,又一次发出呜咽。草坪上的少年还不动,笑哈哈地说:“上!接着上!” 这一次,猫崽却不动了,坐在地上,千呼万唤也不肯起来。少年走过去,抱起猫崽,屁股上揉两下,又拍两下,双手一举,猫崽就坐到了树权上。 猫崽高兴了,摇着脑袋,晃着后腿,抬起头来,叫了几声。少年回到草坪上,躺下来,闭上眼,仰面朝天,沐浴着秋阳,进入了梦乡。 树上的猫崽玩够了,玩累了,却发现下不来了,就使劲地叫着求外援。草坪上,只有少年的鼾声;山野里,只有百鸟的鸣唱;天空中,只有白云的聚散。 猫崽不叫了,脑袋歪过来看看,再歪过去看看。豁出去了,屁股朝下,后腿抱住树干,前腿抱住脑袋,往下滑。 “扑通”一声,猫崽的屁股又一次蹾在地上,发出的却不是呜咽,而是欢呼。草坪上的少年,也在梦中发出了笑声。 猫崽一团云似地滚过来,滚进少年的怀抱,不一会儿,两个年轻的生命抱在一起,就像一对天使,两个甜美的鼾声交响,就谱出一曲天籁…… 晚饭前,在办公楼外的草坪上,我又见到了猫崽和少年。少年叫杨文富,本地人,冈0从康定林校毕业。猫崽叫遥远,两年前才从山上救回来。 那是1994年12月27号,硗碛乡的两个农民去山上砍柴,遇见一只大熊猫幼崽,蹲在树下,浑身屎尿,呼吸艰难。两个农民等了很久,盼望熊猫妈妈能够回来,但是没有。两个人心里着急,就把猫崽抱了回来。寒冬腊月,人们脱下皮衣,裹住猫崽。情况危急,人们拦截卡车当成救护车直奔宝兴县城。 “救护车”在锅巴岩遇上塌方,等到县城来车接应,这才把猫崽送到医院。深更半夜叫起医院院长,给猫崽看病诊断,结果得的是急性肠胃炎。 那时候,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新来的负责人叫杨本清,家住宝兴,他就把自己的家改成了病房。打针、吃药、观察、复诊,奶粉、糖水、鸡蛋、鱼肝油,还有满院子飘飘扬扬的尿布。直到猫崽康复,才送它回到保护区,交给杨文富。那时候,遥远只有三个月,相当于人类的八九个月,还是个婴儿。 多年之后,杨文富结婚了,生子了,却对我说,他带大的第一个孩子是遥远,他的儿子是老二。 多年之后,杨本清身陷囹圄,孤冷凄清,却始终乐观,在他的记忆中,有着无数个美好,第一个就是遥远。 多年之后,直到完成了《熊猫史诗》,我才恍然大悟,我之所以能用12年的生命去写一本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不悔,正是为了遥远的那个神秘的仪式。 那天一早,我们要走了,去和遥远告别,虽然只有半天一夜的时间,我对遥远却生出难舍难分的眷念。我说:“遥远,再见啦!”遥远坐在地上吃竹子,不抬头。 我又说:“再见啦,遥远!”遥远挪一挪屁股,还是不抬头。 我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难道遥远对我就这样无动于衷? 忽然,遥远抬起头来,右手举起一根竹子,竖在眼前,眼睛定定地看着我,像一个仪式,一动不动,很久很久。就是在这个仪式中:我的灵魂化作了云烟,融入了山川,流进了我和遥远的情缘的清泉。 从此,我的一切都仿佛是为了一本书,一本写大熊猫的书而存在。我搜集研读一切和大熊猫有关的专著:动物、植物、地质、考古、气候……愚公移山,如饥似渴;我从有钱没闲的报社调到有闲没钱的研究院,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去采访;我22次走进11个大熊猫保护区,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跋涉,其乐无穷;我顺藤摸瓜寻找联系探访100多只大熊猫,不屈不挠,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我在“非典”时采访,咳哑了嗓子,担心被当成疑似病人隔离,晚上蒙着脑袋咳,白天大把大把地吃药;我六易书稿,直到殚精竭虑还不罢休……坎坎坷坷,喜怒哀乐,跌跌撞撞,锲而不舍,直到《熊猫史诗》出版面世,才忽然发觉,我已经青丝变白发,走过了十二个年头。 记得2003年,我曾专程去蜂桶寨看遥远,却在半路上错车时相遇。几年不见,我都认不出遥远了,它站在车斗后面的铁笼里,黑白分明的毛色变成了土黄色,也没有了光泽。一双眼睛巴巴地看着我,一只手紧紧地抓住铁栏杆,仿佛有满腹的话语。可惜,还来不及说,就被车子带走了。 遥远想说什么呢?一路上我都很难过。现在回想起来,遥远一定是让我去看三条腿的大熊猫戴丽。 从那以后我就再没见过遥远,我却一直记得它那黄瘦的身子,欲言又止的眼神。2005年,在碧峰峡大熊猫基地采访,我见到了饲养员刘春华,听到了遥远治病的经过。 遥远是2003年9月来到碧峰峡的,那一年它10岁,在卧龙中心,和它同龄的熊猫体重都在一百三四十公斤,它却只有48公斤,身材也不成比例,肩膀还没有头宽。吃得又少,病怏怏的,特别可怜。那时候,卧龙中心的领导来碧峰峡,每次都要去看遥远,还专门从省医院请来专家,开会研究讨论,拿出好几套治疗方案,分步进行。那时候,刘春华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遥远熬中药,喂中药。中药苦,遥远不肯吃,刘春华就加些糖进去,耐心地哄它喂它。渐渐的遥远习惯了,吃得也香甜了。一晃就是三个月,中药见效了,遥远的胃口开了,体重增加了12公斤,身材也匀称了,毛色也重新变得黑白分明。 我又想起了那个从树上掉下来的猫崽,那个竖起一根竹子的神秘仪式……但是,我还是没有见到遥远,一年前它就去了青岛动物园。 一晃又是好几年,我听说青岛有位女教师被遥远迷住,硬是要求去动物园当志愿者,和遥远朝夕相处。我还听说,人们像老佛爷一样供着遥远,因此它也得了个“老佛爷”的外号。2009年,遥远旅居青岛的日子到期了,青岛人却难舍难分,居然派出一个请愿团到遥远的娘家卧龙中心去请愿,要求让遥远留在青岛养老,让遥远在青岛再多住几年。我能理解青岛人的心情,这就是遥远的魅力啊! 现在网络发达了,我常常在网上看到遥远,它16岁了,相当于人类的50多岁,它依然黑白分明,像白云和夜空的组合,它依然坐在地上,低着头,吃竹子,仿佛随时都会抬起头来,举行那个神秘的仪式。而我呢,也随时准备着告诉它,这12年来,我在大熊猫世界游历的故事。 我和遥远只见过两次,加起来不过一天,遥远和我的情缘却像山巅的清泉,源远流长。从那以后,我开始走进大熊猫的世界,认识了庆庆、戴丽、青青、白杨、张嘎、盼盼、祥祥、团团、圆圆……认识了张和民、胡锦矗、王梦虎、李武科、陈佑平、卿建华、刘维新……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才发现,岂止是我,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对大熊猫有情有义。岂止是遥远,还有许许多多的大熊猫和人类有缘有份。又岂止是现在,从我们的老祖宗猿人开始,人类和大熊猫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愿我们的情缘天长地久,直到永远! P7-14 序言 庚寅春节前夕,在北京参加一个老朋友的聚会,见到了青年作家红孩,没等我问他忙什么,红孩便先声夺人了——他和高桦同志主编了一套“黑眼睛——大地的精灵”生态文学丛书,即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要求我给写个序言。忝列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的我,因为平素贡献甚微,提起有关野生动物的事,每每深感愧疚。既临春节长假,焉能不贡献一把?就这样,尽管心里没有把握,还是把这“令箭”请将下来。 这套“黑眼睛——大地的精灵”生态文学丛书第一辑共三部。即王宗仁著《藏羚羊的那些事儿》、方敏著《大熊猫的那些事儿》和张华北著《丹顶鹤的那些事儿》。三位作者中,王宗仁和方敏我都很熟悉,他们此前都写过大量生态文学作品且获得广泛好评。张华北我不熟,听红孩介绍他在河北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局工作,那地方有很多的芦苇,是有名的湿地保护区。参与生态文学写作的作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这使我颇感振奋。这些年,随着人们对生态保护的逐步认识,全国出现了很多志愿者。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投入于这一事业。相对而言,更多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士加入进来,或许会发挥更大的舆论影响作用。 记得在1991年,经当时的王蒙、冯牧、袁鹰、雷加、赵大年等几十名作家发起,在高桦的具体主持下,成立了环境文学研究会,同时出版了专以发表生态文学作品为主的文学杂志《绿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作为发起人中的一个,我本人在当年不过是一个追随者,然而总结近二十年来的收获,无论是环境意识的启迪还是生态知识的增长,应是获益匪浅的。如今,生态文学在全国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题材。2005年,受国家林业部门的邀请,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了一个以宣传生态保护为宗旨的作家联谊会。2006年,鉴于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已经到了抢救的非常时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从作家联谊会里选出一部分人作为野生动物形象代言人和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委员。如我所知道的张抗抗代言东北虎、舒乙代言雉鸡、王宗仁代言藏羚羊、赵大年代言大象等,几乎每一位代言人都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或深入保护基地,著书撰文,或奔走社会各界,呐喊呼吁。相比之下,担任扬子鳄形象代言人的我,真是惭愧得很。由于工作繁忙,除了一篇小文,至今我还没能真正为扬子鳄写出过像样的文字来。虽则如此,我的心还是关注着野生动物保护的,每每从报刊上看到有关野生动物的文章,我都格外留心。2010年全国人大、政协召开期间,媒体报道沈阳野生动物园有十一只东北虎因饥饿致死的消息,真令人扼腕。我认为,对珍稀动物漠然至此,领导者的责任是不能不追究的。此前,我还听说某君人工饲养东北虎,居然养到几百只,以至于债台高筑,举步维艰,同样令人担忧。我以为,对于生态保护,光靠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和作家们的呼吁远远不够,必须为生态保护立法,野生动物的尊严和生命才得以保证。话又说回来,倡导生态伦理道德,提倡生命平等,宣传生态知识,提升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也是不可或缺的。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学,应是国民情感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我知道,从事生态文学创作很艰辛,需要进行大量采访,有时还要冒着挺大的风险。采访回来,还要看大量的资料,最重要的是要把那些科学的东西转化为科普性的文字,乃至于还要让这些形象生动起来,以便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中小学生们阅读,这需要更加艰辛的劳动。据红孩说,本套书每本字数都在二十万字左右,图片很多,文字力求做到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我认为这非常好。我相信,这套书出来后一定会受到各界读者的喜欢。不论作为一个多年的文学写作者、组织者,还是作为一直关心生态保护的志愿者,我都愿积极地推介这套书。在此,向王宗仁、方敏、张华北以及一切关心野生动物保护的文学先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0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