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一本作品集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活跃于当代台湾儿童文学界的作家,他们也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在台湾和大陆各地,我们多次为了儿童文学相聚在一起,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文字,更收藏下许多珍贵的记忆。这是一种奇妙的文化遇见和交会。我们从海峡的两岸而来,为了同一个事业,这让我们认真地看见、理解并且懂得真诚地欣赏对岸的风景。这是一种生活的扩大,一种视野的扩大,更是一种心的扩大。李潼编著的《再见天人菊》是《海岸线书系》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再见天人菊/海岸线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李潼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十一本作品集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活跃于当代台湾儿童文学界的作家,他们也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在台湾和大陆各地,我们多次为了儿童文学相聚在一起,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文字,更收藏下许多珍贵的记忆。这是一种奇妙的文化遇见和交会。我们从海峡的两岸而来,为了同一个事业,这让我们认真地看见、理解并且懂得真诚地欣赏对岸的风景。这是一种生活的扩大,一种视野的扩大,更是一种心的扩大。李潼编著的《再见天人菊》是《海岸线书系》之一。 内容推荐 从这本李潼编著的《再见天人菊》的少年小说里面,你能读到地地道道的“一座岛”以及岛上的“少年”的这种海岛故事。我想对你说:这竟然在中国大陆的儿童文学里面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没有。没有写海岛和写海洋的长篇少年小说。……小小少年,想着“我的岛”。 目录 第一章 还记得二十年前的约定吗? 第二章 你许了什么水果愿? 第三章 我就是那个大坏蛋! 第四章 请来参加陶艺工作 第五章 捏塑自己喜爱的陶品 第六章 陶土里的杂质要筛掉 第七章 我可以再塑一个吗? 第八章 吉贝沙滩上的陶片 第九章 顺其自然才是圆满 第十章 神奇的火炼窑变 第十一章 别上返乡的勋章 第十二章 尾声 作家与作品 两岸牵手 作家创作谈 获奖记录要目 试读章节 船舷甲板微微颤抖,船尾的螺旋桨,打起哗哗的水声;我搭乘的台澎轮,就要离开高雄码头,航向我的家乡了。 我倚靠栏杆,向四方望去:清早的阳光,刚刚越过山坳,清亮温柔,一束束地和船尾泛起的海烟交揉在一起。眨眼间,在港面升起一座天桥似的彩虹,而我们的轮船转身,正从它底下穿越而过。 远处,森林般耸立的楼房、近处的高雄码头仓库和旗津岛的灯塔,都在旋转着向后退去。系泊港中的巨轮,听见我们起航的汽笛呜呜响起,也悠悠醒来了,它们被波动的涌浪摇晃着,仿佛伸懒腰、打哈欠,全是睡意未消的模样。 我凝视渐去渐远的码头,饱吸一口腥成气味的海烟,不禁大笑起来! 二十年前,当我离开澎湖马公港,站在甲板眺望家乡的景色,不也是同样的感觉吗?微微眩晕,而思潮起伏,眼见的一切,都向四方退去;是陆地在动荡,是家乡逐渐远离我。直等到轮船驶出港湾,船笛再度悠扬响起,陆地不见了,海浪汹涌地拍击船舷,我心头一惊,才知道,远离它的是自己啊。 多年以后,我选择同样的方式回去我的家乡,因为,我曾是那样一海里一海里地离开,离开六十四座岛屿聚集成的群岛,我要再一海里一海里一海里地接近它:虎井屿、八罩岛、花屿、桶盘屿……让它们静默地在马公港外看着我,看我这个永远的澎湖子弟又回来了。 飞机的速度太快,它们看不清我,舒适的机舱不能平复我的紧张,只有船舷边的海风,才能吹干我冒汗的手心,才能让群岛慢慢将我看个明白。 二十年前的约定,会有几个人记得? 岁月在每个人身上穿过,我们都长大了、成熟了、变胖或变瘦。纵然,我们的眉目神情如旧,但思想观念不会改变吗?那曾经有过的情谊,加进了时间的酵素,会淡薄,还是更浓? 二十年,回想起来恍如一瞬间。再细想,却又是万水千山的绵绵长路,横在眼前,任谁也连缀不起。我摇头苦笑,自问: 我回来了,这个我不能忘记的日子,是否别人也一样记得?叶英三和陈湘贞应该记得牢牢的。 小瘦子林宾呢? 阿潘和含羞草该不会忘了吧? 还有吴春华呢? 七个伙伴,是否别来无恙?那些个汗水和泪水交融成的情谊,会不会被岁月风干?再见面,是什么样的光景?回答我的疑问的,还是惶惑。 我们都已步入中年,而“姊夫”更在中年之外了。 这约定是他亲口提出来,用他朗朗的声音,说道:“二十年后,八月中秋的夜晚,当月亮高挂在西台古堡的半空,请大家回来这里见面。回来的人,我都替他准备一份礼物。请各位多自珍重,常保平安。” 少年的我们,忙不迭猜测“姊夫”将会准备什么礼物?“姊夫”笑而不语,让我们去瞎猜。他又说:“谁都不必害羞;不管你事业有成,还是不如意,没忘记的人都该回来。这陶艺工作室永远不上锁,只要你开门,就能进来,莫忘记呀。” 我聆听着海潮声,仿佛又站在那个沙滩上。P3-5 序言 许多年来,我在心里一直把台湾的儿童文学放在一个很独特的艺术位置上。 这份心情来自我对台湾儿童文学作品最贴近的阅读体验,并且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在我看来,当代中文世界中部分最优秀的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散文作品,正是出自台湾儿童文学作家的手笔。以台湾的人口数量和地域面积作为比照,这里出现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的密度,真是令我心生羡慕和钦佩。 熟悉台湾儿童文学的读者朋友,从这套“海岸线书系”所邀集的十一位作家的名字里,就可以感受到台湾儿童文学的艺术分量。这些年来,台湾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被持续地引介到大陆出版,或者被多次收入大陆的各类少儿文学读本,因此,我们对于这里的一些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不过,当这么多优秀的名字及其作品同时排开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大概也会忍不住有些惊叹——原来海峡那边,台湾儿童文学为我们拉开的是如此壮观的一道艺术海平线。 由于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与我们相隔一道海峡的台湾儿童文学,在总体上形成了属于它自己的某种易于辨识的关学气质。它体现在台湾儿童文学的题材、语言、风格、趣味等多个方面。我相信,有经验的大陆读者拿到一篇(部)优秀的台湾儿童文学作品,就能从中闻见浓郁的台湾气息。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同质”这样的语词来理解台湾儿童文学。相反,收入这套“海岸线书系”的十一位台湾作家的作品,无不体现了每位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这十一位作家在童诗、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各有所长,同时,即便是同一种文体,在不同作家的笔下,也各有其风格迥异的精彩。 读一读林焕彰、林世仁、王淑芬、张嘉骅的童诗,你会深深感到,原来同一种儿童诗的艺术,所蕴含的竞是如此丰富而开阔的创意空间与书写可能。读一读上面几位作家以及管家琪、方素珍的童话,你看到的是童话的笔法如何在诗意的温暖、明快的幽默、游戏的奇趣直至荒诞的狂欢之间率性而行,而相近的风格在不同作家笔下,又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面貌。林海音先生的作品,是在她本人摄影作品的基础上,配上了专为儿童读者而写的小散文,读着这些亲切的文字,你会为作家笔下行云流水的文化风情、恬淡温暖的生活情味以及丰厚的人生阅历所深深濡染。而读桂文亚的散文,你又会体验到儿童散文的写作是如何将小说的叙事艺术自然地融会于其内,从而赋予散文写作本身以一种说故事般的迷人情味。将这两位作家的作品与林芳萍、冯辉岳等作家的散文共读,又有另一番新的滋味。读过其他几位作家的儿童小说,再来读李潼的作品,你所感受到的是儿童小说这个文体本身所蓄积的丰沛艺术能量。 透过这些来自海峡对岸的作品,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儿童文学独特的艺术智慧和审美情怀。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岸线”真是这套书系的一个漂亮而又合适的名字。海的意象让我们想到一种开阔和博大的境界,而海岸则让我们想到海峡的两边,有人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充满真诚与渴盼的结识和交往。我想,这套“海岸线书系”的出版,正是为了给海峡这边的少年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嘹望到对岸的儿童文学与文化风景的平台。为此,出版社又别出心裁,为每位台湾作家的作品集各邀请了一位大陆儿童文学家撰写伴读,他们有的本人即是活跃的儿童文学作家,有的则是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他们在牵手文字中写下了阅读这些台湾儿童文学作品的亲身感受,这些文字将带读者进入到每一部作品思想和情感的更深处。 但我要说的是,你还将从这些文字中体味到比一般的文学阅读感受多得多的意味和内涵,它包含了富于洞察力的文学识见,率真而豁达的人生情怀,以及历经这么多年岁月积淀的深挚友情。在越过海峡的交流和相会中,许多两岸同行彼此成为了一生的挚友。因此,在这些文字里,也有着属于两岸儿童文学同行朋友的许多难忘的故事和温暖的记忆。 这十一本作品集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活跃于当代台湾儿童文学界的作家,他们也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在台湾和大陆各地,我们多次为了儿童文学相聚在一起,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文字,更收藏下许多珍贵的记忆。这是一种奇妙的文化遇见和交会。我们从海峡的两岸而来,为了同一个事业,这让我们认真地看见、理解并且懂得真诚地欣赏对岸的风景。这是一种生活的扩大,一种视野的扩大,更是一种心的扩大。 我想,这也是这套“海岸线书系”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2013年8月14日于浙江师范大学红楼 书评(媒体评论) 从这本《再见天人菊》的少年小说里面,你能读到地地道道的“一座岛”以及岛上的“少年”的这种海岛故事。我想对你说:这竟然在中国大陆的儿童文学里面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没有。没有写海岛和写海洋的长篇少年小说。……小小少年,想着“我的岛”。 ——班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