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政策--效应计量与退出机制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李文军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巨大而深远。为应对危机不利影响,中国采取了强力刺激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政策--效应计量与退出机制》对此次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深入的数量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措施对于率先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2009年实现“保八”的增长目标,且在2010年及其后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需要全面评判政策效应,完善刺激性政策调整退出机制。本书由李文军研究员执行负责编著。

内容推荐

2007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2008年演化为堪称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系统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各国为应对危机不利影响分别采取了力度不同而方向一致的政策,但也存在着利益冲突和对策错位。各国有关积极政策是否该退出或何时退出的声音相当嘈杂纷乱,实际进程也表现各异。由于经济形势短期的急速变化,对此次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联动效应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大都停留在一般理论分析和感性层面,用模型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较为少见。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计,对中国为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推出的积极政策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深入的数量分析,为政策的适时退出或调整提出科学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故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设立重大课题“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效应分析及退出机制设计——基于经济计量模型的定量分析和情景模拟”。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研究员主持,李文军研究员执行负责。本著作是在课题结项成果的基础上完善而成。

《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政策--效应计量与退出机制》分八个部分,包含总述和七个分章内容,分别对应课题总报告和七个分报告。

目录

总述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二 历史与现实背景

 三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四 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五 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及投资效应分析

 六 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实证研究

 七 基于GVAR模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影响分析

 八 扩张性政策退出的时机、机制及政策选择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实背景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金融危机分析

 二 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及其评价

 三 本轮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及其应对措施

第二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4万亿元投资拉动经济的模拟分析

 二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4万亿元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二 货币政策效应及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三 中国近年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回顾

 四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计量分析

 五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六 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检验

 七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四章 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及投资效应分析

 一 产业振兴规划的思路与措施

 二 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效应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启示

 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与集聚效应

第五章 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实证研究

 一 前言

 二 文献回顾:菲利普斯曲线的演进

 三 实证方法与结果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基于GVAR模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影响分析

 一 前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概述

 四 中国和世界经济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

 五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分析

 六 结论

第七章 扩张性政策退出的时机、机制及其政策选择

 一 文献综述

 二 扩张性政策退出的时机选择与机制设计

 三 短期和中长期政策的搭配与相机抉择

附录 全球金融危机下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

 附表1 2008~2009年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附表2 2008~2009年美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附表3 2008~2009年日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附表4 2008~2009年欧洲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