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体系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根据市场缺陷的类型论述公共管制在解决市场缺陷方面的合意性以进一步确定公共管制的理论范围。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公共管制的法规、机构、听政和对公共管制的评估。第三部分根据公共管制的理论范围选择了三个分别代表自然垄断、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管制理由的行业展开分析,试图揭示公共管制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前言/1
第一章 公共管制的范围/1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管制/1
第二节 公共管制范围的理论界定/4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 5
第二章 自然垄断与公共管制/20
第一节 自然垄断的经济特性与管制需求/20
第二节 对自然垄断的价格管制/26
第三节 对自然垄断价格管制的替代/32
第四节 对自然垄断管制的进一步思考/37
第三章 负外部性与公共管制/42
第一节 负外部性与市场效率/42
第二节 负外部性与公共管制(1):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分析/51
第三节 负外部性有公共管制(2):放宽假设条件下的分析/58
第四节 对负外部性管制的进一步思考/70
第四章 信息不对称与公共管制/73
第一节 信息失灵及其经济影响/73
第二节 矫正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方法/79
第三节 矫正信息不对称的公共管制方法/88
第四节 对信息不对称管制的进一步思考/94
第五章 公共管制法规/97
第一节 概述/97
第二节 公共管制法规的理论/108
第三节 公共管制法规的实践/110
第六章 公共管制的机构/120
第一节 管制机构的设立原则/120
第二节 公共管制过程/121
第三节 国外管制机构介绍/125
第四节 我国管制机构的现状及改革/133
第七章 公共管制的听证/144
第一节 听证制度概述/144
第二节 我国的听证制度/154
第三节 国外听证制度比较分析/160
第四节 我国听证制度的改进和完善/164
第八章 公共管制的评估/167
第一节 公共管制评估的意义/167
第二节 公共管制评估的方法/169
第三节 公共管制评估在美国的发展/181
第四节 公共管制评估在我国的应用/185
第九章 电信产业管制分析/188
第一节 电信产业管制需求/188
第二节 进入管制/191
第三节 价格和质量管制/195
第四节 互联互通管制/205
第五节 管制机构模式/209
第六节 电信产业管制的法律法规体系/213
第十章 环境管制分析/217
第一节 我国目前环境状况/217
第二节 我国环境管制体系/218
第三节 环境管制部门设置评价/224
第四节 管制手段/227
第五节 环境管制评价/235
第十一章 金融业管制分析/241
第一节 金融业行业特征与管制需求/241
第二节 金融业与信息不对称/244
第三节 金融业管制制度/249
第四节 我国金融业的管制评估/260
参考文献/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