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全译本)/国民阅读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莫泊桑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羊脂球》、《真实的故事》、《项链》、《米龙老爹》、《我的叔叔于勒》、《珠宝》、《一家人……《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全译本)》这本短篇小说集的作者就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主题深刻、语言简洁、有较强的讽刺和现实意义,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就是法国的居伊·德·莫泊桑。

内容推荐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将短篇小说的趣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的笔下,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没有刀光剑影的搏斗,然而他通过刻画各具特色的小人物,揭露了有产者为了私利而不顾民族尊严的丑恶心态和嘴脸。小说中如战争、政变、普选等,都得到了如实的表现;各个阶层的生活,如上层人士的奢侈浮华、中产阶级的节俭、农民的纯朴自然,都得到形象的描绘。可以说,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是一幅19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风俗画,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全译本)》收录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真实的故事》、《项链》、《米龙老爹》、《我的叔叔于勒》、《珠宝》、《一家人》等。

目录

羊脂球

两个朋友

真实的故事

皮埃洛

月光

骑马

菲菲小姐

衣橱

项链

港口

索瓦热太太

戴家楼

一个诺曼底人

俘虏

在树林里

懊恼

旅途上

一个农场女佣的故事

米龙老爹

一场决斗

我的叔叔于勒

床边协定

保护人

勋章到手了

雨伞

一场政变

散步

珠宝

西蒙的爸爸

幸福

一家人

试读章节

连续好多天,溃败的残军在城中穿行。那已经不是队伍了,只能算是散兵游勇而已。那些人脸上的胡子又长又脏,军服也残缺不全;没有了军旗也没有团帜,拖着疲惫的步伐向前走着。这些人看上去都垂头丧气、疲惫不堪,既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什么主意,只是习惯性地向前走,一旦停下来就会立刻倒下。人们看到的主要是一些因动员令而应征入伍的人,以及一些年轻机灵的国民防护队。前者都是些爱好和平、安分守己,凭借固定利息过活的人,可现在却被沉重的枪支压弯了腰;后者是那些既准备随时冲锋也准备随时开小差、容易受惊也容易冲动的人。几个红裤子步兵混杂在这些人中问,他们都是某一师在一场恶战后被击溃的残余。还有一些身穿深色军服的炮兵同这些种类不同的步兵混合在一起,偶尔也有一些戴着发亮铜盔的龙骑兵拖着沉重的脚步在轻快步兵的后面吃力地走着。

随后,游击队的队伍也过去了。他们给自己起了种种英勇的称号:“掘墓国民队”、“失败复仇队”、“英勇敢死队”。这些人的神态和土匪没什么区别。

他们的长官有的是呢绒商人或是粮食商人,有的是歇业的牛羊油贩子或者是肥皂贩子。开战以后,他们应征入伍,并由于他们的财产或蓄着长胡子被任命为军官。他们全副武装,穿着镶金线的法兰绒军服,高声地讨论着作战计划,用浮夸而令人不齿的语气声称整个垂危的法国全靠他们的臂膀去支撑。但有时候,他们也担心他们的部下,他们虽然勇猛无比,但都是些嗜好抢劫胡闹的强徒。

有传闻说普鲁士人快要进鲁昂市区了。

两个月以来,本市的国民卫队在附近各处森林里已经做过很多侦察工作,有时还放枪误伤了自己的哨兵。哪怕是一只小兔子在荆棘丛中动一动,他们都会立刻准备开战。现在他们都已经逃回家了,那些服装、武器,以及以前被他们拿着在市外三法里区域内的国道边上吓唬人的凶器,现在全都不翼而飞了。

最后一批法国士兵渡过了塞纳河,准备经过圣塞维尔和阿沙尔镇前往奥德梅尔桥。走在最后的是绝望的将军,带着这些残兵败将,他丝毫没有办法。眼看着一个声名远扬的善战民族因为惨败而崩溃,将军也万念俱灰了。他徒步走着,左右陪同着两位副官。

此后,城市被深深的寂静笼罩着,人们在沉默中惶恐地等待着。许多大腹便便、被生意磨去了男子气的老板焦虑地等待着战胜者,想象着厨房里的烤肉铁叉和厨刀会被他们当作武器,都不免浑身打战。

生活像是停止了,店铺全都关着门,街道上安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偶尔有一两个居民胆怯地沿着墙边迅速地溜过去。

这种等待的恐慌反而使人们盼望着敌人早点到来。

在法国军队完全撤退的第二天下午,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几个普鲁士骑兵急匆匆地从市区里穿过。紧接着就有一片黑压压的人马从圣卡特琳山坡上拥下来,同时,另外两股敌人也出现在达尔内塔尔和布瓦纪绕姆的大路上。按照计划,这三支部队的前哨准时在市政府广场上会师了。接着,成群的德军主力从周围那些地区拥了过来,迈着沉重而又有节奏的步伐,踏得街道上的石块橐橐作响。

敌人那陌生、喉音很重的口令,沿着那些像是无人居住、死一般沉静的房子传出去。而就在紧闭的百叶窗后面却有不计其数的眼睛正在窥视这些战胜者——这些依据“战争法律”夺得全市生命财产和主人身份的人。居民们躲在晦暗的屋子里吓得胆战心惊,就像要对抗洪水横流、大地崩陷之类的灾害,但任何气力和智慧都是没有用的。因为每当事物的正常秩序被破坏,安全不复存在,人类的法律和自然法则所保护的一切都将任凭凶残的暴力摆布的时候,人们都会有这样凄凄惶惶的感觉。地震把人们压死在倒塌的房屋下面;洪水把淹死的农民、牛的尸体和房屋一起冲走;打了胜仗的军队残杀那些自卫的人,带走俘虏,凭着军刀大肆抢劫,再用炮声向神灵表示感谢;所有这一切都是令人恐怖的灾难,它动摇了人们对永恒正义的信仰,也使人们不能像被教导的那样再去信赖人类的理性和上天的庇佑。

一些小分队挨家挨户地敲门,然后就进入屋内。这就是入侵后的占领行为。而战败者的义务就是对这些战胜者表现得和蔼顺从。

过了一段时间,初期的畏惧一旦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一种新的宁静祥和的气氛。许多人家同普鲁士军官一块儿吃饭。军官当中自然也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出于礼貌也对法国表示同情,说自己也是很不情愿参加这场战争。人们对他的看法表示感激,而且有朝一日还可能需要他的保护。再说,招待好了他,或许可以少供养几个士兵呢。何必去得罪一个完全可以依靠的人?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勇敢,还不如说是鲁莽,而鲁莽的毛病鲁昂市民是不会再犯了,因为他们当年英勇保卫鲁昂,使得这座城市享有盛名的时代已经过去。终于,人们在法国人的礼仪中找到了至高无上的理由:在家里礼貌待客是可以的,只要不在公众场合对外国士兵表示亲热。因此,在外大家假装彼此陌生,但在家里却随意交谈。这样一来,德国军官每天晚上待在主人家壁炉前烤火的时间就更长了。

城市渐渐地恢复了往常的样子。法国人还是很少出门,大街上到处都是普鲁士士兵。此外,一些穿着蓝军服的轻装骑兵军官傲慢地拖着大长军刀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他们对普通市民的蔑视并不比一年前在相同的咖啡馆里喝酒的法国步兵军官多。

然而空气中总有点不清不楚、无从捉摸的东西,一种不可容忍的异样气氛,像一种散发开来的气味,那是侵略的气味。这种气味充斥着每个住所和公共场所,它改变了食物的味道,使人感觉故乡变作他乡,像是走进了野蛮而又凶险的部落之中。

战胜者索要钱财,贪得无厌。市民们总是如数上交,好在他们都是有钱人。不过诺曼底生意人越是富裕就越恐惧损失钱财,他们见不得自己财产的一小部分转到另外一个人手中。

然而,沿着城外河流往下两三法里,在克鲁瓦塞、迪耶普达尔或是比埃萨尔附近,那里的渔民和船夫经常能从水底捞起德国人的尸体,裹在军服里的尸体已经发胀。他们要么被人砍了一刀,要么脑袋被石头砸伤,要么被人从桥上推到水里。河底的污泥掩盖了这种野蛮而合法的复仇,这些不为人知的英雄行为和无声的袭击比起白天的战斗要更加危险,却享不到荣誉的盛名。

因为对入侵者的仇恨总是能够激起一些无畏的人,他们随时准备为了信念而不惜牺牲生命。P1-4

序言

法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中世纪的武功歌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从17世纪的古典文学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从19世纪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共同繁荣到20世纪文学的百花齐放,经历了灿烂辉煌的各个时期。在其每个发展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文学思潮和流派,而每个流派都有其杰出的代表人物。这本短篇小说集的作者就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主题深刻、语言简洁、有较强的讽刺和现实意义,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就是法国的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

莫泊桑于1850年8月5日出生在法国诺曼底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母亲出身书香门第,是位热爱文学、很有修养的女性;他的舅舅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在母亲和舅舅的影响下,莫泊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莫泊桑在诺曼底的乡间度过了童年。1859年他随父母搬到巴黎,就读于拿破仑中学。后来由于父母关系的破裂,他又和母亲回到了诺曼底,他们住在迪耶普附近的小城埃特尔塔的维尔吉别墅。那里有美妙的风光和勤劳的人们,那段难忘的日子给莫泊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时常能读到有关诺曼底风景和风俗的描写片段。

在母亲的教导下,莫泊桑博览群书,他善于思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13岁就开始写诗,并显露出文学天赋。1868年,他来到诺曼底地区的首府鲁昂念中学,在那里认识了舅舅的同窗巴那斯派诗人路易.布耶和著名小说家福楼拜。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莫泊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遗憾的是,1869年7月,路易·布耶去世,而莫泊桑也在同年通过了毕业会考,前往巴黎大学攻读法律。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了。这再一次改变了莫泊桑的命运。他被应征入伍,在部队里担任文书与通信工作。然而,在色当会战中,法军大败,路易·波拿巴被俘,莫泊桑也险些被俘,最终返回了巴黎。由于普法战争的失败,法国国内爆发了革命,资产阶级推翻了帝制,建立了第三共和国。在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争所带来的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中,这让这位爱国主义作家极其痛恨这场战争,同时也对资产阶级的政治与社会的腐败感到十分不满,这成为了他以后文学创作中很重要的主题。

战后退伍,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莫泊桑没有继续大学的学业。1872年,莫泊桑进入海军部当了一名小职员,7年后,转入公共教育部。在这段时间里,莫泊桑从来就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一直从事文学创作。1873年,福楼拜收莫泊桑为学生,开启了他文学创作的新阶段。福楼拜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家,对文字的严苛要求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他对作品中的每句话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数次修改。同样他也要求莫泊桑细致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并用最精准的语言来表达事物;他在创作中重视描绘平庸的日常生活,要求文章以客观化写作、情节的日常化为切入点。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莫泊桑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他善于利用平淡无奇的生活素材,采用自然朴素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众多的小人物形象,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小见大。别具一格。

在此期间,莫泊桑还结识了阿莱克斯、瑟阿尔、于斯曼等青年作家。由于崇拜左拉,他们经常到左拉在巴黎近郊梅塘的一幢别墅聚会,几位作家由此得名为“梅塘集团”。1880年,“梅塘集团”以普法战争为主题,出版了合集《梅塘夜话》,莫泊桑的《羊脂球》就是其中的一篇。这篇中篇小说的发表震惊了当时的法国文坛,使得莫泊桑一夜成名。

从此以后,莫泊桑开始了专业的文学创作道路。短短10年的创作生涯,莫泊桑发表了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抒情游记和多篇评论文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中篇小说《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他的文学创作数目之多,成就之大,在法国文学史上也属罕见。由于病痛的折磨和长期的写作,加之生活的不检点,莫泊桑渐渐患上重病,于1891年停止了文学创作,并于1893年7月去世,终年43岁。

莫泊桑的一生经历丰富。他当兵参加过普法战争,在海军部和公共教育部当过小职员,还去过非洲、欧洲国家,曾在诺曼底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成为这位伟大作家的创作源泉和素材。不难发现,他的作品描绘了很多不同的地区,涉及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作品都真实、广泛、深刻而又形象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社会风俗的画卷。

莫泊桑小说的题材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以1870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这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些作品中,他歌颂了法国人民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同时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自私虚伪的资产阶级的唾弃。《羊脂球》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妓女和一群有产者同坐一辆马车逃离普鲁士人占领的鲁昂,一路上大家对这位身份卑贱的妓女表现出鄙夷的态度。而当大家在马车上接受了她的食物后,对她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马车在中途被普鲁士军官扣留,放行的条件是让羊脂球陪他睡觉,遭到羊脂球的愤然拒绝。但是出于各自的利益,车上的那些贵族、商人、神职人员竟花言巧语地劝羊脂球做出牺牲,最终羊脂球让步了。当马车放行后,羊脂球不但没有得到同伴的安慰,反倒遭到那些人的鄙视和唾骂。当所有人再一次在马车上分享食物时,没有一个人想起羊脂球。最后,羊脂球坐在马车上,在《马赛曲》中、在黑暗中独自愤然流泪;除此之外,还有《米龙老爹》,智勇双全的米龙老爹,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得大义凛然,至死不屈;还有《索瓦热太太》中放火烧死六个普鲁士士兵而英勇就义的索瓦热太太;《菲菲小姐》中不甘屈辱,杀死普鲁士中尉的妓女蕾切尔,等等。

第二类主要是以小人物的苦难为主题。由于曾经做过小职员,莫泊桑对于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也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这些人物中有贫困、孤独的小公务员;受尽剥削的劳苦人民;被现实所迫走上歧途的妓女等。《项链》中的骆舍尔夫妇为了偿还一串遗失的假钻石项链,赔上了一生的幸福;《港口》中的妹妹弗朗索瓦丝因为亲人去世,被人欺骗,最终做了妓女,而自己的哥哥却成为自己的客人;《散步》中被无情的生活逼得上吊的勒拉老爹;《壁橱》中的女人为了生活而干着妓女这个职业,她的儿子在有客人的时候只能在漆黑的壁橱里睡觉,因从壁橱里睡觉的椅子上摔下来,小男孩不知所措,连连道歉:“别骂我啊,这不能怪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画面啊。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身上,作者让我们看到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怎样在痛苦的生活中挣扎、煎熬。

第三类是描写诺曼底农村生活的作品。由于在诺曼底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莫泊桑对诺曼底农村有着十分特殊的情感与牵挂。《在树林里》、《一个农场女佣的故事》、《真实的故事》等作品就描写了发生在诺曼底农村的故事,作品中除了有大量美丽风景和风俗的描述,还反映了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

除了以上三种题材外,莫泊桑还有一些关于爱情的作品。如《月光》中对爱情和妇女极度歧视的神父,在皎洁的月光下,被纯真的爱情所感动;《幸福》里的苏珊娜,冲破社会偏见,抛弃尊贵的身份与富裕的生活,和自己心爱的男子在荒蛮的岛屿上厮守终老;《西蒙的爸爸》中铁匠菲利普不顾世俗观念,娶了一位曾失足的女人为妻,撑起了一个破碎的家庭。这些对爱情的歌颂和纯洁情感的描述,让人们感受到,世界上除了苦难的存在,还有美好和善良。

尽管小说的题材宽泛,但这些丰富的题材在莫泊桑的笔下被选取、剪裁得合体恰当,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成为了莫泊桑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此外,在选材的思想性、情节的设置和细节描写方面,莫泊桑也是巧妙构思、精雕细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莫泊桑善于从普通事物中发觉那些本质的、深刻的东西。他以平凡人物和平凡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和内容,从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中,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意义。莫泊桑的作品大都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波澜壮阔的场面和无所不能的人物,有的只是被社会唾弃的妓女、少言寡语的农村妇女、生活拮据的小职员等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还有像一次散步、一把雨伞、一条项链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东西,却让读者从中看到了小市民的斤斤计较、弱小者在资本主义社会艰难的处境和金钱万能的资本主义社会。

莫泊桑小说中采用平凡的题材,但并不排斥引入巧妙的情节布局。他不赞成小说的创作要故弄玄虚,编造荒诞离奇的故事。他的小说大多在平稳中开始,可情节突然发生转折,最终给人意料不到的结局。这既符合生活的真实现状,又将矛盾集中突出,制造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效果。《珠宝》的构思布局就很新颖奇特,小说的前半部把郎丹太太描写得“贤惠得体、善于持家”,对丈夫体贴入微,只是有些小毛病,就是爱看戏、买假珠宝;后一部分描述因妻子的病逝,郎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卖掉妻子的假珠宝糊口。此时,笔锋一转,郎丹发现了妻子的秘密,那些珠宝是真的,都来自于情人的馈赠。顷刻间,那个贤惠的妻子顿时成了一个荡妇,毁灭了郎丹的所有思念与情感。在金钱面前,他选择了屈从。还有《一家人》中卡拉旺老太太“死亡”后的突然苏醒,也使得贪婪的儿女丑态毕露。这样戏剧化的情节安排,在揭示主题和人物刻画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神的细节描写和准确的语言运用在莫泊桑的小说中也是很突出的。在《羊脂球》中,作者通过对鸟先生外貌、神情的描写,把那种狡诈的小资产阶级的贪婪、自私描写得淋漓尽致。通过文章前后两次在马车上吃东西描写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些所谓的上等人的无耻与冷漠。在《戴家楼》中,妓院的关门让客人们心神不定,有的四处打听,有的借口在店门口经过打探消息,“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在胳膊下面夹着一些报纸,假装有事的样子走过这条街,并且每个人都来偷偷读这张神秘的启示。”这些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这群堕落者的丑态,如同一幅绝妙的讽刺漫画。

莫泊桑的作品以丰富的题材、特有的文学创作技巧,成为了“典范的文学作品”,为读者呈现出法国当时的社会生活画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成为了法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短篇小说大师”,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詹婷

2014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