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改变生命/荷风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美)特蕾西娅·彤丝朵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古斯塔夫与我

早在40多年前,有个乐团以其青春、魅力、绝佳的天赋和特殊发型,让社会大众神魂颠倒,掀起一股流行乐“疯”潮,媒体为此替乐团冠上了“狂热”(mania)的名号。此番“疯”潮已许久未见……直到最近,随着“杜达梅尔热”(Dudamania)的出现,音乐界奇才再起,他天赋惊人、魅力十足,而且──没错,发型超炫。

不过,这回激动人心的主角不是摇滚乐团,而是古典音乐家;他手上挥舞的不是吉他,而是指挥棒。“杜达梅尔”热的吸引力,几乎任何见识过杜达梅尔指挥的人都感受得到。只要亲眼见到这个年轻人用音乐和观众互动时那种热情洋溢的模样,任何人都很难不深深着迷、大受感动。

显然,和杜达梅尔共事的音乐家也有相同感受。无论是指挥本国的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青年管弦乐团,还是指挥目前由他担任音乐总监的洛杉矶爱乐,所有团员都全心全意跟随他的带领。

而我自己的杜达梅尔热,更远超出对音乐家本人及其音乐造诣和独特魅力的热爱。当了一辈子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和作家,我能够很敏锐地意识到,杜达梅尔身负着令人信服的理念,那就是:音乐教育不仅能赋予个人向上的力量,且具有改造社会的作用。杜达梅尔在当今乐坛上既是出色的指挥家,又是年轻名流;同时,他还是委内瑞拉国立青少年管弦乐团系统(El Sistema;以下结合其教育理念,简称“系统教育”)最出名的代表人物。“系统教育”是委内瑞拉一项非凡的儿童与青少年服务方案,结合音乐教育与社会改革的理念,在全国境内推行,缔造了惊人的成果。透过这项主要由政府支持、赞助的全国性方案,将近40万名的孩童,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密集学习音乐,并在国内数百个青少年管弦乐团演奏,而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来自贫穷家庭。

“系统教育”的宗旨是从贫穷的种种危害中“拯救出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能逃脱绝望和自卑,远离帮派、毒品和暴力的威胁。杜达梅尔自小就加入“系统教育”,至今仍投身其中。即使他的跨国指挥生涯蓬勃发展且备受瞩目,他依然持续兼任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青年管弦乐团的指挥,同时马不停蹄地宣扬“系统教育”的愿景,透过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音乐训练和团体演奏机会,来改善他们的生活。“音乐救了我,”杜达梅尔曾说:“音乐在委内瑞拉拯救了无数生命,这点我非常确定。”

委内瑞拉音乐家暨经济学家艾伯鲁深具远见,他于1975年一手创建“系统教育”。自创始之初,“系统教育”就致力实践艾伯鲁心中那个简单却又根本的想法:音乐可以挽救生命,可以拯救孩童,还可以切实有效地改造社会,对抗危害儿童的贫穷现象。艾伯鲁曾说:“当艺术教育在社会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少年犯罪和暴力就会大幅降低,而实现美德善行的动力则会大举提升。我所奋斗的目标,是要让整个社会不只是单纯地把艺术当作生活中美感经验的媒介,更是作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首要工具。”

“系统教育”在不受国际社会关注的情况下,稳定成长多年;然而,在过去10年间,逐渐开始受到各界瞩目,最有名的例子包括指挥家西蒙·拉特尔、巴伦波因和阿巴多,以及古典乐巨星多明戈、帕尔曼、威廉姆斯和马友友等人。这些世界知名的音乐家都成了“系统教育”的热心拥护者与支持者,屡次造访委内瑞拉,指挥西蒙·玻利瓦尔和其他青少年管弦乐团,或与他们同台演出。柏林爱乐的指挥西蒙·拉特尔曾说:“如果有人问我,古典音乐的未来该何去何从,我会毫无疑问地回答,就在委内瑞拉。在这里所见所闻的种种现象,充满了感性及力量,需要我们花时间细细消化体会。”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的创始人兼指挥阿巴多则公开宣称:“在我来看,每个国家都应该效法‘系统教育’的做法。”《星球大战》作曲家威廉姆斯在2007年造访委内瑞拉时说道:“‘系统教育’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独特,全世界都应该看到……而这也正是我们在美国所迫切需要的。”

有关“系统教育”的消息,在过去几年里,不只流传于音乐名流间,还引起全球各地的音乐家、教师以及社会改革人士的注意。我从事音乐教育多年,担任过公立学校音乐通识课教师、大学的音乐史和音乐赏析兼任教授,还在我个人的音乐教室教授钢琴。杜达梅尔和艾伯鲁说过的话,以及“系统教育”的典范,都让我和各地的音乐教师深受触动和启发。

我知道,我们都知道音乐确实可以改变生命。我们都亲眼看过,音乐能让害羞的孩子活泼起来,让焦虑的孩子安定下来,让经常神秘、混乱的情感世界有了条理和意义。我们也都见识过,音乐把人从忧郁,甚至绝望中解救出来,让年轻的生命绽放新的朝气和目标。我们一再看到学生因为演奏音乐、喜爱音乐,不断自我发现,展露崭新的创意与活力。

然而,“系统教育”的愿景超越了个人生命的改造,更进一步涵盖清楚、明确又重要的社会改革层面。“系统教育”的根本使命不只在于帮助孩童,而是真正地拯救他们,为他们的家庭和小区创造实在的、持久的改变。艾伯鲁说:“我们的管弦乐团及合唱团提供的不仅仅是艺术学习,更是社会生活的示范和学习环境。从孩子开始学习如何弹奏乐器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贫穷了。这孩子开始经历童年时期人格养成的训练过程,进而成长为有用的社会公民。”

艾伯鲁不断强调,贫穷对孩子的情感与心灵造成的残害,能够透过音乐得到治疗。他曾说:“贫穷不只是没地方住或没东西吃,贫穷更造成心灵的缺陷,让人感到孤寂、不受认可。但是当物质缺乏的孩子,从音乐上得到精神的富足,贫穷的恶性循环就能停止。”

在美国的环境下,这样抱负宏大又影响深远的愿景令人难以想象,也很容易遭人质疑,即使是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所有的音乐老师都深信,音乐教育能对个人生活造成深刻的影响。许多音乐老师,包括我在内,也都能想象,提供孩童优质且深入的音乐教育,绝对会为我们的文化注入更丰富的集体创造力。但很少人有胆识向往以音乐来重塑社会生活,并挑战贫穷。

P5-9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好书。你会发现音乐的作用不仅是赏心悦耳,其中还蕴藏着改天换地重塑生命的伟大力量。只是这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人们持之以恒的努力。

——著名作家毕淑敏

很久以来,人们习惯用物质概念为贫穷来下定义。但是,面对委内瑞拉的这些青年人,我们该怎样界定贫穷与富有?而当下的中国,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又是什么?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我在巴西也采访过一个慈善团体在贫民窟用音乐与贩毒团伙共同争取一群孩子。音乐还是养家糊口的钱?更好的未来还是当下免予威胁?更多孩子选择了音乐,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和价值!

——著名主持人张泉灵

我们提倡扶贫,但是否足够关注精神上的贫瘠?我们认为高雅艺术属于殿堂,但可曾想到她能启迪贫困孩子的心灵?让我们首先改变固有思维,然后共同努力,用艺术改变生命。

——著名主持人许戈辉

“系统教育”带来的影响已在国际乐坛扩展开来。“系统教育”出身的明星指挥杜达美尔异军突起……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没想到我竟然能走近天堂,听见天籁。我未曾如此感动过,并非一时情绪波动所致,而是这声音真的优美得无与伦比。

——世界著名男高音普拉西多·多明戈

Jose Plocido Domingo Embil

目录

序曲

古斯塔夫与我

第一章

欢迎古斯塔夫!好莱坞不可思议的新星

第二章

“曼波!”:“系统教育”初探

第三章

不断演奏,不懈奋斗:“系统教育”的发展

第四章

与大提琴共舞:委内瑞拉西蒙· 玻利瓦尔青年管弦乐团

第五章

值得传播的想法

第六章

“系统,非系统也”:生生不息的“系统教育”

第七章

美国“系统教育”面面观

第八章

谢谢古斯塔夫:治愈洛城小区

尾声

好好爱护贫童

致谢

序言

李风

这是一个传奇故事。故事发生在委内瑞拉,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遥远的南美洲国家谈不上熟悉,但是发端于1975年的委内瑞拉“系统教育”(El Sistema)却在十年前,几乎是一夜之间便扬名世界,被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西蒙·拉特尔称为是当时“音乐界最重大的事件”。书中所讲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内容,所谓的音乐教育,也不是什么全新的概念,但是就是这个故事,不仅拯救了数量众多的委内瑞拉儿童——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贫民窟,生活条件困苦的儿童——也给予了整个世界一个震惊和启示。

书中所讲的故事,给人们最重要的启示是:艺术可以改变孩子们的生命,给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带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当今世界,贫富不均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穷困的人群,缺少生活的目标、奋斗的手段和战胜贫困的勇气。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弱势群体,能够真正地走出“贫民窟”,是一个全世界都应该正视的问题。委内瑞拉音乐“系统教育”的故事,的的确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宝贵的经验。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在中国仍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贫穷和落后依然在严重制约着社会的进步。

我们可否参考委内瑞拉的成功案例,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巨大历史任务面前,让艺术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正是基于“以艺术启蒙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使命,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开始在乡村开展艺术教育试验,以期利用艺术的作用和力量,来帮助那里的孩子们。第一所试验校选在了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端村学校。鉴于艺术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都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我们将这项计划称之为 “基础工程”。对于这项试验,很多人都曾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把高雅艺术送到乡村去?言外之意,落后的乡村地区,更需要的应该是物质帮助,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课程不是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所亟须的。他们的疑问,其实具有普遍性,因为现今还有很多人对艺术究竟具有什么作用,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缺乏清晰的认识。实际上,艺术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推动着人类审美、道德,乃至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滋润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对于贫困地区的儿童而言,艺术恰恰是能够帮助他们战胜贫困的重要手段,赋予了身处贫困中的儿童以骄傲、自信与尊严。

学习艺术,能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乡村孩子学会了即使是城里孩子也不一定掌握的艺术才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不再羞怯、沉闷,变得阳光、活泼、有气质。

学习艺术,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当他们演奏巴赫、贝多芬,跳着“四个小天鹅”,临摹莫奈时,他们的视野早已跨出了乡村,投向了世界。  学习艺术,让孩子们能够从经典艺术当中,不仅学习到完美的艺术形式,也使他们接触了优秀的人文思想。了解了艺术最核心、最重要的的价值:美和爱。

学习艺术,能够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友爱的精神;

学习艺术,还能够增加孩子们日后就业、生存的本领。

……

佩服何塞·安东尼·艾伯鲁先生。在我眼里,他好似一位国王,从最初的仅有个孩子在一间旧车库排练开始,以近40年的不懈努力,在3 000万人口的委内瑞拉,动员了几乎整个国家,统帅着有数十万孩子参加,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音乐军团。他所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音乐人才和乐团,著名的西蒙·玻利瓦尔交响乐团和享有盛誉的青年指挥家古斯塔夫·杜达梅尔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委内瑞拉目前拥有数百家少年和青年的交响乐团以及各种音乐训练机构。艾伯鲁先生的最大功绩是把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结合,发起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古典音乐平民化、社会化运动,把古典音乐从艺术圣殿扩展到了社会最底层的贫民社区,他把传统上属于少数人涉足的高雅音乐活动变成了全民参与的艺术盛会。他用艺术让穷困的儿童获得精神上的财富,从而战胜物质上的贫穷。这些接受音乐训练的孩子们,未来并不见得成为音乐工作者,而是可能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艾伯鲁大师抓住了艺术的本质,回归了艺术的本源。

艺术本无贫富贵贱之分,艺术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的最高使命就是传播美和爱!

起源于加勒比海的这场“音乐风暴”正在吹向全球各地,热浪滚滚。身处太平洋西岸的我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其浓烈的气息。对于未来,我们也有一个梦——艺术之梦。我们梦想,未来中国的孩子们,无论是身处乡村还是城市,都能充分、平等地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让孩子们终日享受艺术的温暖,沐浴艺术的光辉;让孩子们所接受的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一样丰富,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的成长一样健康。我们还梦想,终有一天,全世界的孩子们不再面临战争的威胁,携手共唱《欢乐颂》。世界和平,人类大同。

委内瑞拉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也能做到,因为我们都热爱艺术,信奉艺术。

艺术有力量。

[序者为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创始人、名誉理事长]

内容推荐

El Sistema是西班牙文,原意为“系统”,这项音乐教育方案是于1975年由艾伯鲁博士所创建,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儿童及青少年捉供学习古典音乐的机会,发展上百个交响乐团从而帮助贫童远离毒品、暴力和犯罪。如今,委内瑞拉国内有近四十万学生免费加入,且人数正在快速增加中。

“系统教育”培养出无数音乐人才,洛杉矶爱乐乐团现任音乐总监杜达梅尔即是其中最为闪耀的新星。他自小加入“系统教育”学习古典音乐,成绩斐然,现在同时任职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与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柏林爱乐乐团指挥西蒙·拉特尔曾这样形容杜达梅尔:“从未遇剑过这么惊人、极具天分的指挥。”

作者特蕾西娅·彤丝朵结合亲身访谈和动人的故事,阐明了“系统教育”独特音乐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证明了“系统教育”堪称全球现阶段社会和教育改革的最佳典范。无论“系统教育”在哪里生根发芽,其一贯目标就是要用音乐来拯救深陷贫穷的儿童。《改变生命》以兼具史实与报道的手法,揭示了艺术教育确实能推动正能量的社会改革。

编辑推荐

《改变生命》一书的出版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毕淑敏、白岩松、张泉灵、许戈辉,以及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中国爱乐乐团团长李南、教育部体卫艺术司司长王登峰、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万丽君……等联袂推荐。

作者特蕾西娅·彤丝朵结合亲身访谈和动人的故事,阐明了“系统教育”独特音乐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证明了“系统教育”堪称全球现阶段社会和教育改革的最佳典范。无论“系统教育”在哪里生根发芽,其一贯目标就是要用音乐来拯救深陷贫穷的儿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