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段子里的中国通史(从春秋到民国中国权力榜)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黄一鹤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段子,学历史。一部段子书,读懂中国通史。经典段子,再现大人物的人格魅力,重温三千年历史风云!

黄一鹤编著的《段子里的中国通史:从春秋到民国中国权力榜》是一本浓缩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的段子故事集。内容取材于历朝历代的官修史书、大部头《资治通鉴》,以及总量在几千万字以上的笔记野史。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们翻山越岭、我们漂洋过海,为的就是从历史的边边角角、犄角旮旯里挑选出有趣的故事来,奉献给读者们读个痛快!

内容推荐

《段子里的中国通史:从春秋到民国中国权力榜》由黄一鹤编著。

读段子,学历史。

96位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980个妙趣横生的经典段子,一部新鲜别致的中国史。

《段子里的中国通史:从春秋到民国中国权力榜》内容丰富,角度独特,上起春秋战国,下迄民国初立,将三千年来从帝王创业故事、野心勃勃的草头王、最会做官的权臣奸相,到个性皇二代、权力女人、文艺实力派、铁血名将、得势宦官、财富人物和特务酷吏的历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目录

官场有玄机:最会做官的人

创业史:最成功的创业大帝

枭雄天下:最狠的草头王

尊贵家族:最个性的皇二代

红妆本色:最有权势的女人们

文艺新势力:文人的范儿和德行

铁血名将:战争里的历史

黑暗中的黑暗:宦官势力排行榜

不狠不成功:特务和酷吏的历史

钱眼通天:通过财富读历史

帝国政界非主流往事

中国历史大事记

试读章节

吴起想当官,先是拿家产两千金去通关节,结果关节没打通,被乡人取笑了一番,吴起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后来吴起在鲁国当官,齐鲁交战,鲁国因为吴的老婆是齐国人而不用他,吴又把自己无辜的老婆杀了,但还是不见重用,又奔魏,再奔楚,终得功名。不过,这功名却是踩着别人的鲜血爬上去的。

齐桓公给厨师易牙说自己什么都吃过了,就是没吃过人肉。易牙铭记在心,回家把自己的三岁儿子杀了,做成佳肴端给齐桓公。从此,易牙成了齐桓公一天也离不开的宠臣。所以易牙的地位是靠儿子肉得来的。

汉宣帝刘询年轻时,跟陈遂下棋,打钱的。刘询棋艺不及陈,常输得精光,还常常欠陈一笔账。后来刘询当了皇帝,把太原太守的职位让给了陈,用此官职来抵他以前欠下的赌债。所以陈遂的官,是靠赌博赚来的。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跟羊元保下围棋,羊赢了有官做,奖品丰厚。羊元保自然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果然杀得刘义隆大败亏输。刘义隆兑现诺言,赏羊元保做了宣城郡太守。

也有哭来的官职。南朝宋武帝刘骏,宠幸殷贵妃,只是美人薄命,竟先刘骏而去。殷贵妃这一去,刘骏心里直比失去了江山还痛,葬好殷氏后,刘骏觉得自己应该还有必要为美人做点什么。想来想去,刘骏想到了让大臣们一起哭奠的招。而且下令,谁要是哭得有声有色,就有厚赏。皇帝下令,大臣们自不敢怠慢,纷纷放开喉咙呜咽起来。秦郡太守刘德愿捶胸顿足,涕泪交流。刘骏十分满意,赏了他个豫州刺史。御医羊志放声大哭,泪流满面,极为哀伤。事后有人问羊志,眼泪是怎么下来的,羊志答了一句非常在情理的话:“我以前哭我的亡妾哭习惯了。”

北宋仁宗时期的龙图阁学士王博文,官职已经很大,可还想着向上攀爬。有一天竟然在宋仁宗面前哭了起来,说:“臣老得快要死了,没有机会再升官了。呜呜……”宋仁宗被哭得心都碎了,所以就给了他个宰相职务。

唐高宗时,吏部尚书卢承庆负责官员考核,有官员押运漕粮,途中遭遇狂风,漕粮损失严重。卢公对此官员考核为“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神态自若;卢暗生敬意,又评“监运损粮,非力所及,考中中”,那官员还很淡定;卢佩服得不得行,改为“监运损粮,非力所及,宠辱不惊,考中上”。淡定功夫练好了也有大用处啊。

唐中宗时宦官得势,御史大夫窦从一见了没胡须的人就以为是宦官,都要点头哈腰。40岁上,唐中宗赏他一70多岁老太婆做老婆,他倒挺得意,因为这老太婆是韦皇后的奶妈,正好可以借此来巴结、讨好皇后。这是走后宫路线的。

南唐李存勖是戏子皇帝,最喜欢的是流行音乐,只要在他面前歌唱得好,就有官做。一个叫杨婆的伶人就因为流行音乐唱得好,李存勖赏了他一个刺史做。

宋朝著名宰相寇准,进入权力决策层时很年轻,宋太宗就对人说:“寇准这个人可以做宰相,但就是年纪太轻了。”寇准跑回家把何首乌泡在酒里,连喝药酒三杯,胡须头发都变了色,一下子显得成熟多了。于是,宋太宗升他为宰相。

北宋足球先生见宋徽宗踢足球,眼露不屑,宋徽宗就让高俅踢踢看,高俅趁机表演了一把,因此深得徽宗宠爱,从此飞黄腾达。其实高俅这法子不是原创的,抄袭了柳三复。柳三复听说宰相丁谓爱踢球,天天在丁府外晃荡,幻想着丁谓把球踢出来,自己再踢进去邀功。果然不久机会来了,柳三复趁势把足球和自己一起送到了丁谓面前。自然,成功得到了丁的赏识。

宋仁宗时有秀才写诗“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这是标准的反诗啊!大臣们要杀他,宋仁宗大度,说这小子是想当官了,于是赏了秀才一个司户参军。这是靠写诗得来的官。

也有靠背诗得来官职的。北宋权臣蔡京,手下两个亲信争一官职,蔡京不便定夺,想了个法子,让两人背唐朝诗人卢仝的《月蚀诗》,一位年长的背得又好又响亮,蔡京一高兴,官职给他了。

明太祖朱元璋曾到太学(国立大学)视察,厨师进献的茶很合朱元璋口味,于是,厨师被任命为官员。一个老太学生听说后,感慨万分,写诗道:“十年寒窗下,何如一盏茶。”朱元璋听说后,便说:“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唉,真的有命这回事么?

明朝内阁大学士(宰相)杨溥的儿子从湖北到北京,详细叙说了所过州县官吏迎送和赠送礼物的殷勤状况,其中唯有江陵县县长范理没送礼物。杨大学士很奇怪,随后了解到范理确实能力与道德并重,便推荐他做了大官。

明朝牛人张居正权倾朝野时,六个儿子跟着得势,只要参加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没有考不中的。六个儿子在朝中为官时,张居正还没说啥,万历皇帝就信誓旦旦地说:“您老人家功劳太大,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报答您,只好照顾好您的子孙了。”就这样,张居正的大儿子做了教育部(礼部)的二把手,二儿子当了皇帝办公室的秘书,三儿子中了状元,四儿子在锦衣卫做二把手,五儿子在皇家事务部任职,只有老六年纪小,没有担任官职,但万历早已经给他准备好了位置,就等他到了可以独立思考的时候,立即上任。可见,张家儿子的官位是靠老爸的地位得来的。

明末时,崇祯皇帝让“大富豪”武清侯李国瑞,贡献40万银两为饷。李死活说没钱,还将自家的房屋标价出售,家用器皿什物则拉到外面变卖。此举令崇祯怒不可遏,遂将李入狱,夺其爵位。不久,李惊怒而亡。因为舍不得钱,不仅官没了,人也没了,唉!

慈禧重臣荣禄是个编织“官系网”的高手,他把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旗人状元崇绮和宗室昆冈。他的两个女儿,则分别成了礼亲王世铎的儿媳和醇亲王载沣的福晋。最高明的是,他自己居然做了大学士灵桂的女婿。有这样的“官系网”,荣禄不发达才有鬼。

明朝崔呈秀,原来是个中级官员,因犯了事被御史弹劾,小崔挠了半天脑袋后想到拜魏忠贤为干爹摆平这事,于是找到魏忠贤,献上厚礼后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口称爹地,魏忠贤让小崔坐,小崔忙说:“伺候爹地,哪有我坐的道理。”魏忠贤很满意,立马帮他摆平了这事。看来在古代官场中,拜干爹很多时候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除了拜干爹的,还有拜干娘的,清朝民政部尚书善耆的下属毓郎,想要巴结善耆,就让自己的老婆拜善耆的老妈为干娘。后来奕劻权势大了,他立即转舵,又让老婆拜奕劻的五老婆为干娘,结果毓郎平步青云,在奕劻主持内阁期间,当上了军机大臣。

乾隆年间,有个汪太史,一心想结交权贵。他先是攀上了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让妻子认于的一个小妾做干娘。后来相国势力不行了,汪又攀上户部尚书梁阶平,让妻子拜梁为干爹。这天拜完干爹,干女儿摘下贴身戴的一串珊瑚念珠,要送给干爹做礼物,梁顿时满脸通红,不肯要,并急忙走开。干女儿就捧着念珠在后面追,追到客厅,终于亲手给干爹戴上。尚书家客人满座,这一幕,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第二天,有好事者写了首诗贴出来,诗曰:“才从于第拜干娘,今拜干爷又姓梁。热闹门墙新户部,凄凉庭院旧中堂。翁如有意应怜妾,奴岂无颜只为郎。百八念珠情意重,临风几阵乳花香。”

乾隆年间,广平县县长到京在朝房偶然遇到和珅迎面走来,这是千载难逢的谄媚机会,该县长哪肯放过,于是跑过去要给和珅磕头。和珅不让,二人推让之间,该县长不小心把和珅的数珠扯断,和珅七窍生烟,但没有发作。暗地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准备找机会惩治。一天,乾隆对和珅说,中央有个职位空缺,你有人选吗?和珅当时满脑子都是那名知县的名字,所以自然地把那县长的名字脱口而出,推荐他当了中央官员。这真是阴差阳错啊!

清时陕西乡试,一位主考大人赴西安做考官,临行前拜访官至尚书的恩师。两人谈话间尚书想放屁,但又不好意思,移了移屁股,主考官以为有玄机,立马问有啥吩咐。尚书说:“无他,下气通耳!”意思是说:“没啥,只是放了个屁。”主考官理解错了,以为要录取一个叫夏器通的。结果在西安,真有一名叫夏器通的考生,阴差阳错下这夏器通得了个第一名。

清嘉庆时的状元李绍仿,中榜时赶上皇帝过生日,嘉庆让大家每人写个对联。文武百官争先恐后绞尽脑汁写了很多好看好听的,嘉庆在众多珠玉之中却一眼相中了李绍仿的对联,他写的是:“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两联合在一起,正好嵌上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这清代开国以来五个皇帝的年号。对联的意思是清王朝世世代代国泰民安、国运昌盛,清代帝王们可以名扬千古、流芳万年!李绍仿的马屁功夫那可真不是盖的。

以镇压太平军闻名的胜保,手下有一个叫张小虎的,为了升官发财,多次捏造自己作战受伤的光荣“事迹”:一次宣称自己颈项受了枪伤,用绢帛缠裹,不到三天就已经完好如初;一次更是宣称被敌人的子弹射入嘴里,结果竟由大便泻出。这些情节现代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胜保却深信不疑,保荐他做了六品官。估计胜保也知道张小虎在说假话,不过他收了张小虎好处,干脆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装糊涂了。

还有靠自家女人得来官职的。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见到美女一般都不放过,看上同僚老婆时,把同僚老婆办了,同僚的妈来看儿媳妇时,来俊臣把同僚的妈也办了。母亲、老婆都让来俊臣办了,同僚什么反应?啥反应也没有,相当淡定。

辽国道宗天性淫乐,经常以皇太后的名义把大臣李俨的老婆叫进宫去玩。这事李俨也知道,不过他的对策是每次老婆进宫,他都会叮嘱老婆好好侍候着。

明朝也有个类似故事。江彬跟明武宗一块儿在马昂家吃饭,明武宗吃到一盘鱼,味道不错,问江彬是谁做的,江彬说是自己小老婆杜氏。明武宗说:“你小老婆能来马昂家做饭,可见你们友情很好嘛。但君臣之交肯定高于朋友吧,是不?把你小老婆借我几天吧。”江彬没法,只好答应,打那后杜氏白天给武宗做鱼,晚上武宗则让她侍寝,再也没送回去过。

李鸿章晚年脾气大,动不动就扇人耳光,但被他打过耳光的不是升官就是得到赏赐,所以当时他的下级,都以被扇耳光为荣。

清朝时做官特别讲究人情。李鸿章当初年纪一大把了,毫无成就,只好通过老爹的关系找到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曾国藩。在曾国藩的指导下,李鸿章组织淮军,一跃成为晚清第一大佬。曾国藩收人主要是收老乡,之所以提拔李鸿章,就因为李鸿章老爸李文安和曾国藩是同年进士,而且两人关系非常不错。

靠巴结得来官职的,历史上多了去了。西汉宣帝时期的陈万年为了在官场站稳脚跟,苦练谄媚之术,最后终于得到了丞相丙吉的欢心。陈万年有次生病,担心会死,就把儿子叫到床前,传授官场生存哲学。他絮絮叨叨地讲了大半夜,他儿子居然睡着了。陈万年气得要爆炸,用拐杖敲醒儿子,说:“我苦口婆心教你,还不是为你在官场上站稳脚跟,你怎么不听?”他儿子伸了个懒腰说,“父亲教诲,儿子怎敢不听。不过听了大半日,我已知道父亲的意思,就是要儿子学会谄媚人。”陈万年哑口无言。

P5-11

序言

正史野史,都是值得细细品读的历史

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柏杨先生曾说:“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类发明了文字,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记载下来,成为历史……有了历史的记载,我们短短的人生一世,才不致是一场没有背景、没有剧本,不知前因后果的荒唐的独幕剧。”

在古代,老百姓被官员管、官员被皇帝管,那么至高无上的皇帝被谁管呢?其中之一就是被“历史”管。再伟大的独裁者想干坏事时,往往也架不住一句“将来的历史会写下的”的威吓。

统治者对历史的态度是既怕又爱。伟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先生,搞出了一个“贞观之治”,皇帝当得算是较有成就的,但对于自己当年弑兄长、杀弟弟、逼父亲下台以及其他种种荒唐事,自觉不是那么光明磊落,而是有心病在身的。于是这天就来找负责编写《起居注》(一种由当代人记录当代皇帝生活言行的绝密档案)的褚遂良,要求看一看史臣记录中的自己的模样。褚遂良一句话给顶了回去:“没听说过皇帝还要检查史臣们怎么记录他的!”

李世民不甘心,又问:“那我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们真的都会记下来吗?”

褚遂良没含糊,答:“既然做了,当然要记!”

当然,史臣们要写,皇帝要看,胳膊扭不过大腿,得胜的自然是皇帝,该表扬的地方要大大地表扬,该批评的地方让修改还得修改。所以流传下来的历朝史书所记,往往又不完全真实,伟人可能也没那么伟大,恶魔可能也没那么恶毒。正确的读史态度还是需要边读边疑,真中有假、假中亦有真,不可尽信,也不可一股脑儿都不信。

唐太宗的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小尾巴:李世民在褚遂良这里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心里恼火却发作不得,旁边有个叫刘洎的大臣更是火上浇油地加了一句:“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

 ——“天下亦皆记之”,就是将来的历史也一定会写下的意思了。这正是“历史”的本来意义,它不仅指正史上所记录的那些片段,也包括天下人心的臧否、向背。人心的臧否与向背,反映在民间的私家著述中,反映在民间的口耳流传中,虽然只是一星半点、羚羊挂角,但也自有其价值在。

官方所修史书,我们称为正史;民间私家著述,我们统称野史。无论正史野史,都是有价值的历史,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

人们都爱读段子

古人编写历史,有左图右史之说,这种做法恐怕也是有“通俗化”的目的在里头,毕竟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深入浅出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共同的阅读心理和趣味追求。

古代的史籍,除了官修史书时间跨度大、篇幅也大之外,私人笔记往往都简短得多,尤其是以记事为主的笔记,都是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二三百字。今天的人只要顶得住文言文的蹂躏,一连读上上百个故事也不会累,照样还觉得趣味盎然,还能保持或英俊潇洒或娇艳如花的风度不变。

这也是段子体或者说微历史的魅力呀!古代历史其实很多都是微历史。

说起来,段子体或微历史跟今天的微博没什么血缘关系,只是大家长得都差不多,比如字数少,比如越是真真假假、真假莫辨的故事就传播得越快,所以人们自觉地帮它们认了亲戚。至于“微”字是不是真有什么微言大义,倒并不重要,小段子小趣味又何妨,读得开心最重要。

总之,浓缩的都是精华,越是短的,人民群众越是喜欢,历史书和女生的短裙子,都遵循着这同样的道理。

关于这本书

这是一本浓缩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的段子故事集。内容取材于历朝历代的官修史书、大部头《资治通鉴》,以及总量在几千万字以上的笔记野史。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们翻山越岭、我们漂洋过海,为的就是从历史的边边角角、犄角旮旯里挑选出有趣的故事来,奉献给读者们读个痛快!

在编写之初,这本书就设计好了思路:小角度趣读中国历史。如何小角度法?比如从帝王创业的角度来读历史,每个朝代相当于一个集团公司,前一两代皇帝就是集团公司的创业者,这些人是怎么走上创业之路的、他们凭什么能创业成功、他们是怎么处理创业团队内部成员间的关系的……创业者出身各异、经历各异,但铁定有一些品质是属于他们这些人共有的。

再比如从一些特定的人群来读历史,比如从皇亲国戚的角度来读历史,历史是富贵的、傲慢而自得的,同时也可能充斥着宫廷阴谋的味道;从女性的角度来读历史,历史是柔媚的、花枝招展的,漂染着脂粉的气息……每一个人群的故事都是整部中国史的一个侧面,都是一部小角度的独立而新颖的微历史,历史的丰富性也正在其中。

当然,这样一部书,不足之处也自然难免,欢迎读者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