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不仅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一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始终不渝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忠于共产党、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尚情操;振兴中华、造福人民的宏大志气;正直诚实、自强刚毅的优良品质;谦虚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身教言传、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奋斗不息、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王静编著的《李四光》生动记述了李四光的一生事迹。适于广大青少年、大中学校学生和科技工作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四光/华人十大科学家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静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四光不仅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一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始终不渝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忠于共产党、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尚情操;振兴中华、造福人民的宏大志气;正直诚实、自强刚毅的优良品质;谦虚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身教言传、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奋斗不息、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王静编著的《李四光》生动记述了李四光的一生事迹。适于广大青少年、大中学校学生和科技工作者阅读。 内容推荐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 《李四光》由王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李四光》记述了李四光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目录 一 1.村头那块大石头/1 2.爹爹总是皱眉头/6 3.神来之笔/10 4.走出国门看世界/14 5.加入同盟会/20 6.年轻的实业部长/25 二 1.风云突变/29 2.人生三岔口/33 3.换上学生装/36 4.琴弦上的颤音/40 5.两顶帽子/43 三 1.旧貌换新颜/49 2.石头里的虫子/52 3.并蒂莲/57 四 1.条痕石/61 2.哑炮/65 3.一上庐山/69 4.二上庐山/72 5.庐山大辩论/75 五 1.小虫子引出大问题/80 2.善于怀疑/83 3.连续攻关/86 4.“山”字的奥秘/91 5.寻找“山”字结构/95 六 1.杨铨不死,杨铨永生/99 2.感情天平/103 3.搬迁,搬迁,还得搬迁/107 4.生命支点/111 5.弯曲的小砾石/115 6.造山实验/119 7.朱森之死/121 8.艰苦岁月/125 七 1.地质力学理论宣告诞生/131 2.“南京?我是不会去的。”/133 3.远走他乡/138 4.李四光回来啦/143 八 1.石油梦/148 2.“中国有石油”/152 3.松辽平原出油啦/156 4.善打太极拳/161 九 1.英雄暮年/165 2.邢台地震/169 3.北京,平安无事/174 十 1.迷雾中/180 2.最后一本书/183 3.开发新能源/184 4.地质之光/187 试读章节 人生就是一个万花筒,一摇一晃就会变出各式各样的图形。风华正茂的李四光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他可以摇身一变青云直上成为达官权贵,可以继续造反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还可以退出政坛成为明哲保身的庸人。然而,李四光的志向、情怀、家教、个性,决定着他必然会选择一条新的人生道路,一条荆棘丛生却又奥妙无穷的探索之路。 1.风云突变 战斗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尽,武昌城内残垣断壁到处可见,黄包车的铃声划破黎明时分的寂静,李四光夹着公文包急匆匆地出来,坐上车子,开始了一天的奔波。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 湖北地处交通要塞,又是工业重镇。早年,张之洞在这里主持洋务,开办了汉>台萍钢铁公司、纱麻布丝四局和造纸、制革、针钉、毡呢等实业;外国资本在湖北兴办的企业有180多家;还有,私人企业也在不断扩大。三股势力支撑着湖北的经济。武昌起义之后,武汉三镇成了战争的火海,战火中,不少工厂厂房坍塌,设备遗失,交通中断,人员四散。湖北的实业,像被抽去筋骨的骡子,瘫在那里。 南京临时政府一成立,就冲着湖北要粮食、要机械、要棉衣、要枪支。南北抗争,中原逐鹿,没有强大的后备物资何以取胜?南京政府的急电成了催命符,催着实业部长李四光:快,快,快。 李四光方寸不乱。他走马上任的第一道“手谕”就是治理整顿。他要求湖北各实业单位,在一定的期限内务必开始恢复生产,他的下属职员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湖北境内的各个工厂。 一个职员沮丧地跑回来,脸上缠着绷带,嘴角滴着鲜血,向李四光哭诉:“他们欺人太甚!” 原来,他被派到一家纺织厂督促整顿,这家纺织厂已经被军队占有,他讲明来意后,军队不但不配合,反而把他猛揍一顿。 其实,整顿实业的阻力不仅来自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过惯旧日子的人打心里不愿改变过去的一切。李四光使出浑身的解数,调动所有的关系,说服、劝告、哀求、恐吓、利诱,解决一个又一个矛盾。治乱世需用重典,对那些趁社会动荡蓄意破坏或贪赃枉法的人,李四光严惩不贷。很快,控制住了湖北实业界乱糟糟的局面。 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湖北的很多矿山和工厂提前开工了。机器轰鸣,钢花飞舞。李四光在视察轧钢厂时,看到高高的烟囱吐着浓浓的烟云,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进省城的情景,那时怎么也不相信石头会变成钢水。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笑了。人生真是不可思议啊。 然而,李四光笑得太早了。 1912年,中国政治舞台上风云变幻。阴险狡猾的袁世凯一方面进攻革命党人,一方面要挟清王朝。革命党人底气不足又急于求成,向袁世凯提出,只要他拥护共和,能使清王朝退位,就可以让他做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李四光对政坛上的变化缺少准备,当他得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消息后十分震惊,他问宋教仁:“教仁兄,在这非常时期,中国怎么能够没有孙中山先生做领袖呢?中山先生德高望重,是革命党的核心,他的辞职会给中华民国带来损失的。”宋教仁朗朗一笑:“仲揆小弟,是不是忙实业忙得把民主观念都搞忘了?中华民国是共和制,总统不过是一种象征,孙中山先生可以做,袁世凯先生也可以做,关键是要有一个议会,有一个内阁政府,来制约总统的权力。这样,中国就成为了三权分立、民治民享的新兴国家。现在,我正为组阁一事奔走,到时候,还要请小弟在选举上助我一臂之力呢。”李四光认为宋教仁说得有道理。只是,他从感情上不能接受袁世凯。 4月9日,孙中山来到武昌,尽管他已经辞去临时大总统,但在民众心中却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武昌人倾巷出动,夹道欢迎,争着一睹孙中山先生的风采。 在欢迎会上,孙中山发表演讲:“对于我辞职一事,外界议论纷纷,说我这一举动是功成身退。其实则不然,因为身退是事实,功成则未必。”听到这里,李四光感到自己突然醒悟过来,什么国民革命已经成功,什么三权分立议会制约总统,中国的事情绝不会那么简单。他想单独与孙中山谈一谈,他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说一说。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李四光接到孙中山的邀请,他两步并作一步,跨进孙中山的房间,一见到孙中山那消瘦又疲惫的面容,泪水夺眶而出。他只说一句:“先生,您还好吧?”竟再也说不下去了。孙中山攥紧李四光的手,嘴角抽搐一下,但很快平静下来,说:“仲揆,湖北的实业发展很快呀。” 孙中山闭口不提辞职一事,他与李四光谈起中国实业发展的前景。他说:“我想好了,就去干铁路,中国贫穷落后的一个原因就是交通闭塞,实业薄弱,我计划在有生之年,打通几条大的铁路干线,南北畅达,东西贯通。你们湖北的钢材呀、稻米呀,对,还有武昌鱼,都可以运到全国各地。” 临别时,李四光发现,孙中山眼里的忧郁不见了,脸色红红的,似乎还沉浸在对未来的展望之中。 回去的路上,李四光心潮难平,他想:一位伟人,该有怎样的度量和情怀啊。他不由得想起这样几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P29-33 序言 短序六札 孟宪明 一 人生有三种需求: 以数学为代表的科学表达; 以文学为代表的情感表达; 以宗教为代表的信仰表达。 二 心理学家高喊的三大牺牲: 牺牲生命; 牺牲情感; 牺牲信仰。 三 旧中知新叫发现。 无中生有叫发明。 四 东方把世界伦理化。 西方把世界数字化。 伦理化的东方遭遇数字化的西方, 东方蒙受了屈辱。 数字化的西方洞穿伦理化的东方, 西方表露了浅薄。 五 一切进步都是空间的拓展。 一切节约都是时间的延长。 拓展空间即是拓展人生。 延长时间即是延长生命。 六 三大条件造就幸福人生: 丰饶之物质; 丰沛之情感; 宁静之心灵。 壬辰孟夏于蛟龙窟混沌斋 五一小假,喧闹四散于郊外。晨曦初绽,宁静蛰伏于胸中。一夜酣睡,无梦无痕,不知众神之掠窗而过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