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处世智慧/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张银编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处世典故】

宰相肚里能撑船

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来续了一个妾,名字叫姣娘。姣娘年方十八,出身名门,长得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整天忙于朝中之事,经常不回家。姣娘正值妙龄,独居空房,便跟府里的年轻仆人私下偷情。这事传到王安石那儿,王安石使了一计,谎称上朝,却悄然藏在家中。

入夜,他潜入卧室外窃听,果然听见姣娘与仆人在床上调情。他气得火冒三丈,举拳就要砸门捉奸,但是就在这节骨眼上,“忍”字给他当头一棒,让他冷静下来。他转念一想,自己是堂堂当朝宰相,一旦传开有失体面。他把这口气咽了回去,转身走了。不料,没留神撞上了院中的大树,一抬头,见树上有个老鸹窝。他灵机一动,随手抄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鸹窝几下,老鸹惊叫而飞,屋里的仆人闻声慌忙跳后窗而逃。事后,王安石装作若无其事。

一晃儿到了中秋节,王安石邀请姣娘花前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即席吟诗一首:“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是个才女,不用细想,已品出这首诗的寓意,知道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想到这儿她顿感无地自容,灵机一动,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细细一想,自己年已花甲,姣娘正值青春年少,偷情之事不能全怪她,还是来个两全其美吧。过了中秋节,王安石赠给姣娘白银千两,让她跟那个仆人成亲,一起生活。这件事很快传出去,人们对王安石的“忍”字当头,宽宏大量,深感敬佩。

从此,“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就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

【人生镜鉴】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大其心,容天下之物;定其心,应天下之变。成大事者不记私怨、不念旧恶、不揪小过。

齐桓公不记恨管仲曾经险些射死自己的一箭之仇,任其为宰相,终成一代霸主。刘邦重用私节有亏的陈平、地位卑微的韩信等能人异士,开创了大汉王朝。曹操宽宏大量,烧毁部下与袁绍暗通之书,使得那些曾有过异心的人感恩戴德,以死相报。相反,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董卓,被王允的美人计弄得与自己的义子吕布反目成仇,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和性命。刚愎自用的楚霸王项羽连一个忠言逆耳的范增都容不下,结果变成孤家寡人,被逼自刎乌江。

《孔子家语》中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之警句。一个心地纯真、修养很高的人往往容易有缺乏容人雅量的不足,因为自己道德自律严,便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从而使自身陷人孤立无援的状态,在事业上便难有大的成就。所以,立身处世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凡是一个能干大事业的人,一定有容人的度量。谦让是美德,容人同样是美德。

P34-35

目录

第一篇 厚德载物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知识树】“道”和“德”的辩证关系

 【人生镜鉴】坚定文化自信与道德自信

 二道生之,而德畜之

 【知识树】韩愈与“古文运动”

 【人生镜鉴】天道酬勤,自强不息

 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知识树】张居正与“一条鞭法”

 【人生镜鉴】施惠于民,德引政绩

 四德不孤,必有邻

 【处世典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生镜鉴】不要低估道德模范的作用

 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知识树】陶渊明与“武陵梦”

 【人生镜鉴】顺应规律,改革创新

第二篇 律己恕人

 一宽以待下,恕以待人

 【处世典故】宰相肚里能撑船

 【人生镜鉴】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二人谁无过,恕己及人

 【知识树】儒释道中的“仁”与“恕”

 【人生镜鉴】恕而后教,胜于责罚

 三大度兼容,有容乃大

 【知识树】“大航海时代”的中国

 【人生镜鉴】“三容”精神不可忘

 四欲人之爱己,必先爱人

 【知识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生镜鉴】爱人者人恒爱之

 五君子常反躬自思

 【处世典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生镜鉴】用人重在扬长避短

第三篇 执两用中

 一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知识树】《中庸》——中和思想之书

 【人生镜鉴】中庸不是不作为

 二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处世典故】不求甚解

 【人生镜鉴】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三刚柔相济,乾坤兼具

 【处世典故】宽猛相济

 【人生镜鉴】德法兼治,建设国家

 四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处世典故】奉法当公正

 【人生镜鉴】直内就是方外

 五先礼后兵,进退有度

 【处世典故】先忧后乐

 【人生镜鉴】后退等于前进

第四篇 无信不立

 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知识树】车辆与信用

 【人生镜鉴】信誉乃处世基本准则

 二忠信得之,骄泰失之

 【知识树】“强项令”是怎么来的?

 【人生镜鉴】“刚直不阿”便能取信于民

 三无信患作,舍本逐末

 【处世典故】祁奚荐贤

 【人生镜鉴】信的标准就是做到“知行合一”

 四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处世典故】“走后门”的来历

 【人生镜鉴】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五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知识树】“失信”的社会根源

 【人生镜鉴】不自私便不失信

第五篇 和而不同

 一和顺为贵,和气致祥

 【知识树】和亲文化

 【人生镜鉴】中国人应懂得“和文化”

 二求同存异,同心协力

 【知识树】“君子”——和文化的化身

 【人生镜鉴】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识树】《资治通鉴》——以史为镜致和合

 【人生镜鉴】团结是处世的达道

 四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知识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人生镜鉴】团结不是搞小圈子

 五取法天地,天人合一

 【知识树】封禅——古人的天人合一

 【人生镜鉴】美丽中国当顺应自然

第六篇 知止不殆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处世典故】各得其所

 【人生镜鉴】为人自当加强修养

 二甚爱大费,多藏厚亡

 【处世典故】不堪回首

 【人生镜鉴】莫让反省来得太迟

 三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处世典故】防微杜渐

 【人生镜鉴】为官当节制欲望

 四清心寡欲,不役于物

 【知识树】人间天堂,清廷之殇

 【人生镜鉴】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五人能知足,以退为进

 【知识树】能止名相魏徵

 【人生镜鉴】做一个清醒的明白人

第七篇 上善若水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知识树】孟子与“性善论”

 【人生镜鉴】为人民服务乃最佳善行

 二善则称人,过则称己

 【知识树】教条示龙场诸生

 【人生镜鉴】领导干部应慎用话语权

 三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

 【知识树】《了凡四训》

 【人生镜鉴】改过迁善,做命运的主人

 四与其不争,莫能与争

 【处世典故】惠子相梁

 【人生镜鉴】努力做一个真正不争的人

 五善战者不怒,善士者不武

 【知识树】仁政思想

 【人生镜鉴】听其言,观其行

第八篇 克己复礼

 一不学礼,无以立

 【知识树】“礼”的由来

 【人生镜鉴】处世礼为先

 二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知识树】“冠礼”与“笄礼”

 【人生镜鉴】“礼”的扬弃

 三夫礼者,所以明是非也

 【知识树】传统礼仪:最具中国味的拱手礼

 【人生镜鉴】常怀敬畏之心

 四礼之用,和为贵

 【知识树】《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人生镜鉴】为官当严以自律

 五礼尚往来

 【处世典故】礼尚往来

 【人生镜鉴】做人不能没有礼

第九篇 大道至简

 一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处世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生镜鉴】大节小过,分清主次

 二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

 【处世典故】挥泪斩马谡

 【人生镜鉴】要懂得抓住关键少数

 三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知识树】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人生镜鉴】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四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知识树】孔子与“无为而治”思想

 【人生镜鉴】无为管理,有为治理

 五道生万物,道法自然

 【知识树】“道”是中国文化的哲学范畴

 【人生镜鉴】正心修身,顺道而为

序言

处世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门哲学。处世智慧,可以学,也能够学。学习处世智慧,不是让我们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中世故圆滑,而是让我们谙熟人情事理后,更好地与我们接触、共事、生活的人们和谐相处;学习处世智慧,不是让我们生活在虚伪的生活中,恰恰相反,它使我们明白周围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误会、误解、矛盾;学习处世智慧,不是让我们掌握欺下媚上的方法,而是帮助我们充分理解复杂的人生和掌握灵活自如的社交艺术。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伦理的社会,我们要认识、理解先辈留下的智慧,并运用它们为不断变化的当代社会服务。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我们的古人明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并以此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人伦处世智慧。在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中,古人通过制定礼制和约定俗成的守则,积淀出被世界公认的优秀灿烂和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成就了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核心哲学,让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成为普遍的共识,从而提升了中国人的家、国、民族的精神品质。

人们所说的处世智慧常包含着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世界的思考与感悟。中华民族的先哲们很早就对处世艺术和哲理进行过关照和总结。现如今,我们在处世方面经过破旧、引新、交锋之后,从传统文化迈向现代文明,处在一个交织的时代。但有一点,我们越来越明白,作为中华文明基因的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其实,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处世的文化史,文化即人化,就是总结经验、学习古人、教育后人。现在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往往被忽视,而中国的传统教育恰恰很重视这些,这种教育主要是无形教育,给人的影响更大、更持久。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文献,就是人类教育的成果结晶。

当前正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人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认同,借鉴、继承和学习的氛围日渐浓厚。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加强自我的处世常礼修养,奉行诸善之道,以人为先,以民为本,将中华文化之魅力融入日常的为人处世、勤政爱民和自我修身的方方面面,努力成为文化传承实践的代表。唯其如此,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愈加兴盛。

本书以厚德载物开篇,大道至简作结,先后阐释了律己恕人、执两用中、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知止不殆、上善若水、克己复礼等处世之道,共9篇、45节、近300句处世经典语句,为丰富我们的为人处世提供借鉴。本书融文化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通俗易懂,有助于人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高人文素养和处世智慧。

内容推荐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许多和谐相处的方法,其中中国古代圣哲先贤们的处世思想便是它的集中体现。张银编著高宏存、张泰主编的《处世智慧/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丛书》以德、恕、中、信、和、止、善、礼、简九个基点入手,从人、事、理三个方面梳理,深入阐释厚德载物、律己恕人、执两用中、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知止不殆、上善若水、克己复礼、大道至简的处世之道。为人要有德行,心地善良,讲究诚信,故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无信不立篇;做事要按规矩,走正道,有收放,故有克己复礼、执两用中、律己恕人篇;明理要懂关键,求周全,找规律,故有和而不同、知止不殆、大道至简篇,为当下的我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世提供有益的借鉴。

编辑推荐

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记载了古圣先贤丰富的社会人生经验以及宝贵的治国理政智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咀英嚼华,涵泳浸润,益莫大焉!张银编著高宏存、张泰主编的《处世智慧/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丛书》撷取经史子集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围绕主题精选底本,加以细注详析,深入浅出地解读古人的“修齐治平”智慧,以期今人鉴览前古,“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汲取传统智慧,悟修身之要,知齐家之方,晓处世之理,懂用人之道,明为政之本,从而引领人生、事业走向成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9: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