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灵、吴喜龄编著的这本《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战略与治理》除了导论外,共分八章。第一章展示东盟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机理及启示。第二章是关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状况及效应分析。第三章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东盟合作进行比较。第四章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战略问题与选择。第五章内容是提升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中国对策。第六章简述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框架,梳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归纳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模式,探讨主权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经贸合作的理论框架。第七章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区治理的理论分析。第八章阐述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机制及其CAFTA升级版,包括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框架、强化中国与东盟政治合作机制的功能、增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机制和民间合作机制等。
近几年,围绕东盟展开的东亚经济合作发生了较大变化,各种国际经贸合作组织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情况,针对此,陈万灵、吴喜龄编著的这本《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战略与治理》阐述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历程,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与经济合作的状况,阐述了双方经贸合作对各自的影响,并对其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继而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背景、面临的问题以及战略选择进行分析,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中长期目标和提升一体化水平的战略方向。本书通过从合作方向和目标、合作基础、动力机制、合作方式与形式、合作领域与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自由贸易区治理的理论框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东盟最终形成最重要的还是取决千东盟各国对东南亚“区域认同感”等结论。
导论篇 问题与研究概况
导论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问题及研究状况
一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新形势与问题
二 研究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其创新
四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第一篇 战略定位
第一章 东盟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机理及启示
一 东盟形成的简介
二 东盟经济发展状况
三 东盟经济一体化过程
四 东盟组织演化和制度创新
五 小结:东盟机制演进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状况及效应分析
一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兴起和发展
二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状况
三 中国与东盟贸易对各自经济影响的初步分析
四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效应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东盟合作的比较
一 经贸合作方向与目标的比较
二 经贸合作方式与形式比较
三 经贸合作动力与机制比较
四 经贸合作领域与途径比较
五 东盟及其与中国经贸合作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战略问题与选择
一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背景
二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战略问题
三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战略选择
第五章 提升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中国对策
一 强化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意识
二 完善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区治理机制的主导战略
三 提升中国-东盟合作水平的经贸战略
四 增强中国对东盟影响的文化战略
五 提升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人才战略
第二篇 理论探索与展望
第六章 国际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框架
一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二 国际区域经贸合作形式
三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
四 主权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经贸合作模式的理论探讨
第七章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区治理的理论分析
一 国际经贸合作的机理——基于博弈分析
二 经贸合作区治理机制的形成
三 经贸合作区大国主导权与责任
四 国际经贸合作规则的实施机制
五 国际经贸合作的信誉约束机制
第八章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机制及其CAFTA升级版
一 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框架
二 强化中国与东盟政治合作机制的功能
三 增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机制的实效
四 建立中国与东盟的民间合作机制:以海上合作基金为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发展历程
附表2 1984~2011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状况
附表3 2010年东盟对中国贸易的主要产品目录
附表4 中国模型的实证数据
附表5 东盟模型的实证数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