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诗话,史话,中华始祖的资深叙事,引证,辨颖,玄思,先秦历史的厚重解读。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联袂倾情推荐!出版策划人张小蛇。
这是平子“先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可称为“收官之作”。
以“十二地支”结构上古、夏商至西周历史,正暗合了人类从子时的混沌蒙昧走向华夏的创世、疏朗、文明和成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根问祖(华夏文明起源的诗意遥想)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峻峰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神话,诗话,史话,中华始祖的资深叙事,引证,辨颖,玄思,先秦历史的厚重解读。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联袂倾情推荐!出版策划人张小蛇。 这是平子“先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可称为“收官之作”。 以“十二地支”结构上古、夏商至西周历史,正暗合了人类从子时的混沌蒙昧走向华夏的创世、疏朗、文明和成熟。 内容推荐 巨大的天空困扰着他们,无边的森林困扰着他们,惊惧的雷电困扰着他们,汹涌咆哮的洪水困扰着他们,诞生困扰着他们,死亡困扰着他们…… 他们努力用语言传授,用肢体呈现,用物体象征,在岩壁上刻下心灵神秘的符号和图画,传至后世,或流行于民间话本,或延承于百姓习俗,可传唱为风土歌谣,或见诸文字记述,或形成于学术考证。 本书以“十二地支”结构上古、夏商至西周历史,正暗合了人类从子时的混沌蒙昧走向华夏的创世、疏朗、文明和成熟。全书体例新颖,布局独到,并延承了作者一贯浪漫、舒展、诗意、华美的语言风格,既有荡气回肠的宏大叙事,又充满了天马行空的玄思妙想。 目录 【子篇】 弹歌:顿挫短语断竹裂帛 1.无中生有,我们都是“三叶虫” 2.劳动进化,“猴儿”像个“人”样儿了 3.人兽角力,靠“脑子”还得靠“组织” 4.开天辟地,是“人”还是“神” 5.真假莫辨,又冒出个“盘古年表” 6.浪漫怀想,探访那群砍竹子的人 7.弹歌:子篇的尾声 【丑篇】 伊耆氏腊辞:生存直白的恳请和诉求 1.高大威武,他就是“氏族首长” 2.神农降世,缘自一次激情艳遇 3.遍尝百草,解决“粮食”问题 4.文饰图腾,氏族的标志与延承 5.伊耆氏腊辞:丑篇的尾声 【寅篇】 击壤歌:率真口语蕴含素朴之心 1.三皇五帝,众说纷纭与约定俗成 2.文明肇始,虚无的伏羲时代 3.环节之间,体味远古文字信息 4.昌隆盛世,景仰追慕尧舜时代 5.凤凰涅槃,东夷族的血与火 6.大舜大才,王者的宽仁与刚毅 7.大权旁落,一切皆为时晚矣 8.击壤歌:寅篇的尾声 【卯篇】 南风歌:飘荡在大地上的焦虑 1.部落联盟,人类自身的杀戮开始了 2.炎黄二帝,氏族发展中的此消彼长 3.涿鹿大战,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4.华夏民族,五千年文明肇始之辨 5.南风歌:卯篇的尾声 【辰篇】 卿云歌:禅让大典的辉煌乐章 1.圣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敢入 2.艰苦卓绝,惊天地而泣鬼神 3.绝非猎奇,闪烁其词的文字背后 4.亦神亦人,民间传说中的禹文化 5.权力角逐,皋陶败给了对手 6.卿云歌:辰篇的尾声 【巳篇】 五子之歌:弗慎厥德虽悔不可追 1.腥风血雨,颠三倒四的大夏王朝 2.一东一西,公婆各说各有理 3.五子之歌:巳篇的尾声 【午篇】 今日雨:诗性铺排的远古天问 1.少康复国,短暂的王朝中兴 2.美人妹喜,倾国倾城的妖艳 3.盛衰兴亡,总拿女人说事儿 4.孔甲养龙,史上一段荒诞插曲 5.今日雨:午篇的尾声 【未篇】 采薇歌:生命悲鸣末世挽歌 1.商族源起,天命玄鸟和一枚蛋 2.天罗地网,不用命乃入吾网 3.伊尹初辨,是奴隶还是名士 4.伊尹再辨,是名士还是王族 5.盘庚迁殷,伟大而无奈的决定 6.三篇演讲,大气磅礴精彩纷呈 7.再说迁都,战略的思考和行动 8.武丁中兴,大器雄浑王者气象 9.傅说传说,演绎一个天方夜谭 10.采薇歌:未篇的尾声 【中篇】 麦秀歌:睹物思故的历史慨叹与伤情 1.周人始祖,曾是历史的“弃儿” 2.古公宜父,为灭商建周奠定基业 3.继者季历,差一点“无以为继” 4.大德文王,天下三分占有二 5.武王灭商,历史的惊奇 6.麦秀歌:申篇的尾声 【酉篇】 卦爻辞:烂漫如画的世态民俗风情 1.概念之一:“易经”和“易传” 2.概念之二:“易传”和“易学” 3.概念之三:“易经”和“五经” 4.概念之四:“易”和“十翼” 5.概念之五:“古史”和“自传” 【戌篇】 越人歌:心悦君兮君不知 1.生死抉择,周初大封建 2.武王崩逝,周公摄行政 3.周公东征,平叛定天下 4.忧患困扰,一腔屈辱情 5.东迁洛邑,营建大成周 6.沧桑变迁,王城之风貌 7.辨析置疑,周公制礼乐 8.盖棺定论,儒学之先驱 9.越人歌:戌篇的尾声 【亥篇】 接舆歌:楚人之浪漫土风狂傲性情 1.先秦古歌,独立于诗、骚之外 2.西周历史,有趣的昭、穆二王 3.汉水汤汤,楚地楚人楚文化 4.楚狂接舆歌:全书的尾声 跋:为《寻根问祖》而作(艺辛) 附录:拜祖大典祭文选萃 1.《祭盘古文》(河南南阳) 2.《祭伏羲文》二篇(河南周口门甘肃天水) 3.《祭女娲文》(陕西平利) 4.《祭颛顼帝喾文》(河南内黄) 5.《祭尧帝文》(山西临汾) 6.《祭舜帝文》四篇(山西运城门湖南永州) 7.《祭炎帝文》四篇(陕西宝鸡门湖南炎陵) 8.《祭黄帝文》(毛泽东亲书) 9.《祭黄帝文》(宋楚瑜宣读) 10.《祭黄帝文》六篇(陕西黄陵门河南新郑) 11.《炎黄赋》(范曾撰文并书) 试读章节 借助对原始符号信息的识读、简残文字背后的窥视,以及历史遗址的科学发掘、探测和考古,终究为我们描述了46亿年前地球形成的、400万年至今人类诞生和发展的大致向度和脉络。那些无数为此工作的人,怀有欲望和企图的人,智者和笨蛋;我敢肯定,他们也会和我一样,常常有许多恣肆放纵的幻觉和玄想,如天马行空,注入自己那一时的糟糕心境或浪漫意趣,让历史情不自禁,来附和我煽动起来的欢笑和哭啼。但无论如何,都终究是人类自我追溯和追问的一种方法和妄图。因为一切都不可能再重新返回,做一次“进化”的演示,让“实践”来检验我们现实图解的事实或谎言,真相或虚拟。 那么,我现在看到的,就只能是假定的100万年、10万年或1万年前,那群裸了上身的部落男子。健壮抑或精瘦的腰间,围了兽皮,缀了树叶,于茂密的林子间,在举骨刀砍伐,或挥石斧斩削,黧黑的脊背滚动着汗水腥咸的光芒,蒸腾着肌肉剧烈扭曲的原始力量。那高大的竹子带着远古的风声,呼啸着倒伏下来,一棵又一棵,粗实壮硕。枝枝叶叶的葳蕤蓬勃,来自年轻太阳的炽热和朝气,来自最初大地的深厚和肥沃,来自原始的神谕、图腾和自然之力。 “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这大概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恩格斯,最不需要作深刻阐释的一句话了。 到了21世纪初的这几年,互联网上流行了一个热烫的帖子,即《青铜时代》系列。楼主潇水在美国游历读书三年后,断然拒绝了资本家的低薪聘请,突然一个华丽转身,回到了自己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故国,情思飞动,神采飞扬,在基于对历史史实尊重和求证的前提下,用了他极具独创性的调侃叙述,给了我们一个新颖的上古至战国的中国先秦历史普及读本。开篇第一句话是:“世上本没有历史,死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历史。” 这和恩格斯说的意思一样,但版本另类。 而死亡,恰恰是上帝教给生命进化的智慧和策略。 那么“人”或“死人”,究竟是从哪里“无中生有”的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为人提供一个载体,然后才好“无中生有”;这个载体,不用说,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关于它形成的时间,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们吵闹了许多世纪,并使出了许多的看家本领和手段,终于达成一致,确定为46亿年前。怕你不信,他们还把它打开,做了一个切面,用不待言说证据确凿的手势,从外到里指给你看,说这是“地壳”,为地球厚度的四百分之一;这是“地幔”,厚度为2800公里;这是“地核”,厚度为3468公里。另外在地球的外部,还有“水圈”、“大气圈”和“磁层”,仿佛母性透明的胎衣,孕育了这个美丽星球的自然奇观和伟大生命。 接着说,就是在这个球体上,于38亿年前,承载我们人类的巨大陆地探出海面,“蓝绿藻类”代表了生命,第一次对地球进行生存可能的试探和考察,结果令它们非常满意,于是兴奋不已,大量繁殖。至6亿年前,终于忍不住,有了一次全方位的生命爆炸。如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的,现存的所有生物门类在那会儿,几乎同时醒来,像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去进行户籍登记办身份证似的,一个个不及化妆拾掇,丢三落四,衣衫不整,甚至不成“样子”赶来排队。户籍登记之后,这些“生命”开始历经4亿年前的藻类和三叶虫之类的无脊椎动物时代——3亿年前的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2亿年前的蕨类植物和恐龙等两栖动物时代——6000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和600万年前的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 至此,仅仅200多万年后,人就“无中生有”像模像样地诞生了。这个过程,在学术专业上,也常常用“地质年代”来界定。 所谓“地质年代”,就是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的形成时间(年龄)和顺序。我们把它划分成一些单位,目的是用自诩科学的方法,来对地球和生命演化进行更恳切的描述和诠释。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我们把46亿年从“其问”一划,分为两半,一半为基本看不到生物的时代,被称作“隐生宙”;另一半,则是可看到一定量生命的时代,称作是“显生宙”。这个“其问”,一般认定为距今6亿年前的那次生命大爆炸。 “隐生宙”,包括了“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还含有一个“震旦纪”。 “显生宙”,包括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分为:“寒武纪”(6亿年前)-“奥陶纪”(5.2亿年前)-“志留纪”(4.4亿年前)-“泥盆纪”(4.5亿年前)-“石炭纪”(3.5亿年前)-“二叠纪”(2.85亿年前),共六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2.3亿年前)-“侏罗纪”(1.95亿年前)-“白垩纪”(1.37亿年前),共三个纪;“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其中“第三纪”分为“古新世”(6500万年前)-“始新世”(5500万年前)-“渐新世”(3800万年前)-“中新世”(2200万年前)-“上新世”(600万年前),共五个世;“第四纪”分为:“更新世”(400万年前)和“全新世”(1万年前)。 这半天,我好像还没说清楚,那么我们来做个比喻。 如果把地球的历史作一天24小时算,每1秒都代表其一定的时段,地球形成权且在子夜零点,那么7个小时后,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出现了;再经过大约14个小时,进化到软体生物;到了夜晚9点,海洋进化出大型、较复杂的生物;1小时后,陆地有了爬行类动物和飞翔着的昆虫;恐龙惊现于夜间11点,只半小时后就灭绝了;现代人类则是在夜晚11点59分,带着他奇异的神采,君临这个地球。 换句话说,人类的历史到目前,较之地球的历史,仅仅只有1秒!那么,真往远里说,我们生命开始时,你我都是蓝绿藻类、三叶虫或者鱼。P2-4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平子“先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可称为“收官之作”。 以“十二地支”结构上古、夏商至西周历史,正暗合了人类从子时的混沌蒙昧走向华夏的创世、疏朗、文明和成熟。 体例新颖,布局独到,并延承了作者一贯浪漫、舒展、诗意、华美的语言风格,既有荡气回肠的宏大叙事,又充满了天马行空的玄思妙想。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王立群 平子行云流水的宏大叙事,汪洋恣肆的巨匠文风,如排天大浪.似狂飙猛电,一扫时下苍白的、调侃的、庸俗的群氓所追捧的文化恶劣风习,让人诧异,让人惊奇,让人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历史写作狂人 赫连勃勃大王(梅毅) 大众阅读,通俗历史,但绝对不是庸俗历史。泥沙俱下的时代,更能见平子的真性情、真功夫。 出版社愿意出版此类历史叙事的书籍,是相信文学的魅力和永恒,相信真正的阅读者,从来都不缺乏智慧内心和审美眼光。 ——出版策划人 张小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