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与野菜/惠民小书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曾珍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每年夏天,我都会收到一罐干燥的薄荷叶。

那是妈妈细心晒制的夏季凉品,给她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女儿提神醒脑。

盛夏时节,我喜欢光着腿在空调不停歇的房间里泡薄荷茶喝。

不记得是看了哪篇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后,我开始只喝农夫山泉。在印满小猫的瓷杯里放进几片干薄荷叶,倒进烧沸的水,姿态僵硬的叶片慢慢舒展,打着旋儿坠到杯底。

我爱从开水滚烫的状态开始喝。一小口一小口,抿在嘴里。先是灼人的热,再是轻微的凉。这凉,并非舌头的温度降低,而是薄荷中的某种成分刺激到了神经末梢的冷觉感受器。

通常都是从清淡的薄荷水开始喝,然后不断加入柠檬切片、红茶包、糖块……喝完这些,一个下午也就过去了,工作效率出奇高,一点困倦也没有。

每次有朋友来我家,总会大惊小怪,这薄荷是哪里采的?

有人认为它与鹅掌楸一般罕见稀少,有人则以为它产自热带岛国……呵呵,这些生活在水泥森林的可怜孩子们,殊不知薄荷乃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野草。

待看清楚它鲜活的草本模样后,朋友们纷纷惊呼:见过的,见过的。其实它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在马路边的荒草丛中,在池塘边的瓦砾缝里,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周围……只是君不认伊而已。

薄荷的生命力极强,完全不用担心土质的恶劣,文具盒大小的土壤,只要够湿润它也能长得蓬蓬勃勃。你走出家门,往积水处一寻,就可以觅见成丛成堆的薄荷。

我爸把它利用得非常好,我家附近的薄荷都被他收集回来,泡茶泡酒。有时候熬肉排,扔一把洗去尘土的鲜薄荷叶子进去,马上就成了一锅勾魂摄魄汤。

其实在中国人的菜肴里,不多见薄荷的。生活用品倒是离不开它。香皂、牙膏、洗涤剂、口香糖,薄荷的味道是绝对主力。

古书里多有薄荷的记载,除了《本草纲目》和《干金·食治》里有提到它当菜的价值外——“薄荷长期做菜生吃或熟食,能祛邪毒,除劳气,解困乏,使人口气香洁。还可治痰多及各种伤风”,其他古书基本只谈它入药的作用——《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

相对于中国的传统,薄荷在外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要高得多。

所谓爷爷不疼姥姥疼,总有人会喜欢。

在北非一些国家,薄荷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那里的人喜欢把薄荷叶捣碎,放进所有不相j中的食物里,尤其是烤羊肉,会涂上厚厚一层薄荷酱。

他们多吃肉食,而薄荷有利于祛火和帮助消化。  在亚洲菜系里,薄荷的露脸率也不低,有朋友在越南的河内吃过薄荷叶和鲜肉裹在一起炸成的丸子,泰国餐厅里也常见薄荷,要不就拌在沙拉里,或加在海鲜中,食物顿时充满单纯而纠结的香。

可惜我们的饮食生活里,似乎越来越少天然的气味,而被各种人工调味品包围。

那些奇怪的“香草”“樱桃”“黑加仑”味道,让我们的味蕾窒息。它们存在的理由是价格低廉、味道恒定、不易腐坏。我不敢说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有什么不好,大多数人欣然生活于其中,讨论着环境和食物的侵害,并豪气地说:没什么大不了,难道不活了?

是的,一边受害一边活着。

P1-P4

目录

薄荷

水蓼

马齿苋

紫苏

柴胡

马兰

藿香

鸭跖草

野苋菜

黄荆

清明菜

商陆

薇菜

车前草

序言

野草,吃的人多了,就成了野菜。

野菜,吃的人少了,就成了野草。

好多野草都可以当菜吃,我打小就知道。

我爸是个野菜迷,每到春、夏季节,他就驱使我和表哥、表弟漫山遍野给他挖野菜。然后做成各种菜肴,威逼利诱我们吃。我是不爱的。小时候,所有野菜我都不喜欢,不理会对身体有益的劝告,坚决不吃,还摆一脸和“敌人”抗争的死硬表情。

长大后看《蜡笔小新》,看到小新把讨厌的青椒包在嘴里不嚼,趁美伢不注意时朝窗外吐出去时,忍不住哈哈大笑。估计所有的小朋友都做过类似的事,对象是各种各样自己不爱的食物。

长大后,我偏偏又迷恋上野菜的清苦味儿,觉得自己小时候,完全就是一俗娃,只爱甜的,越甜越好。

野菜的味道,细细品,清苦中是有浓香的。韧性十足的枝干虽然在城市烟火下变得绵软,但内心里还是真性情,~嚼,便知不是普通青菜。那纤维的挺拔感哪里是大棚菜能及?

长大后,走在石头森林里,会突然怀念被爸爸驱使挖野菜的日子——

阳光照耀,在野草过膝的山地,三个孩子肆无忌惮地走着、笑着、说着。那算不算完美的逃离呢?逃离陈旧的房间、逃离灰尘跳舞的街道、逃离满是脏手印的课本,逃离邻居那一天到晚的狗叫……

我们用小布袋提着面包和汽水,袖子和裤管里装满了风,走很远的路来到熟悉的山岭。我们把石块扔进被蝉声伪装成交响乐团的树林,用野花把自己摆弄成一个完全没有搭配感的大花篮,我们愉悦不已,笑到肚子痛。这新鲜的感觉,像一把阳光利剑,把整天生活在晕头练习本、重复动画片和焦躁奥数题里慢慢凝固的我们刺透、融化……我突然觉得心情大好,觉得什么都爱……

那些长在大自然的野菜——滑溜的野苋菜、清香的马兰头、清凉的薄荷叶、鲜脆的苣荬菜……它们靠阳光和雨水成长,它们的纯洁和干净并不比深海的贝类和游鱼差。通过它们,我们和大自然无限接近。

最关键的是,我由此学会了此生第一道“麻瓜魔法”——不管走到哪里,我面前的寻常草地都会迅速变幻,那些拖着泥土,挂着露珠的野菜,纷纷现身出来,像海面上的鱼群一样迅速聚拢,匍匐在我脚下。

我喜欢我生活的城市有漫长的夏天。我幸运地有一个认识各种野菜的爸爸。漫长的夏天给了我更多接触野菜的机会,而我爸爸教会了我“麻瓜魔法”。

另外,我还感谢赵素云老师,是她以专业素养和严谨的态度把关审读,才让这本需要大量植物知识的书避免成为笑话。

内容推荐

曾珍所著《我与野菜》专门介绍了各种野菜的相关知识,收录了作者对中国常见野菜的知识性随笔,涉及野外的识别、采集、烹制等知识,又有作者在和野菜打交道的生活中一些独特的情趣、感受和美好的经验,同时也涉及一些常见野菜在中国历史上的渊源和趣事。本书以熟悉生动的可读性、朴素优雅的趣味性,通过野菜这一题材,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编辑推荐

野草,吃的人多了,就成了野菜。

野菜,吃的人少了,就成了野草。

“好多野草都可以当菜吃,我打小就知道。”

曾珍所著《我与野菜》讲述野菜的魔法,教我们如何辨别身边的、路边的野菜。并且本书还详细讲述的这些野菜的效用以及食用方法,是针对现代人五体不全,五谷不分的现状而推出的实用有效的知识科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