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列子处世大智慧--列子今读/点化先哲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周兵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列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据传为列子所撰。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今传《列子》的思想主旨遵循了道家传统的自然主义世界观的立场和方法,其学说近于庄周,但其中又杂有东晋人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因此有人认为这本书是后世假托列子之名所作。《列子》包含了不少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为我们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文学的珍贵资料;另一方面,如《力命篇》、《杨朱篇》又是魏晋玄学思想的曲折反映。

周兵编著的《列子处世大智慧——列子今读》把《列子》中的故事一一抉择出来,作适当的文学加工,以期使之更通俗,更贴近生活,同时力掘其中蕴含的哲学义理,力图使之既通俗又启人思考。

内容推荐

《列子》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典籍。

《列子》的思想与老庄相近,一般被视为道家作品,它探讨了宇宙起源、自然更替和人类行为等规律,捷出了一些启人思考的见解。它主张顺从自然,安时处顺,超脱自然的束缚,享受人生的快乐;它在养生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它反对人为的技巧,推崇超人为的自然而神奇的力量,这些和道家十分相近。同时,它还和儒家有相通之处,如书中有推崇孔墨的言论,宣讲仁义、忠信、精诚等思想。

《列子》一书中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对人们影响很深,如愚公移山、女娲补天、朝三暮四、夸父日、杞忧天。这些故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体现,对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列子处世大智慧——列子今读》把《列子》中的故事一一抉择出来,作适当的文学加工,以期使之更通俗,更贴近生活,同时力掘其中蕴含的哲学义理,力图使之既通俗又启人思考。

《列子处世大智慧——列子今读》由周兵编著。

目录

天道篇

杞人忧天

虞舜问道

黄帝悟道

圣人无伤

太宰问圣

与南郭子交朋友

商汤王问天地之始

大禹迷路

季梁求医

幼童驳倒大人

列子好游山玩水

人生篇

启期先生的快乐观

林类谈生死之乐

列子买酒

穆王幻化(之一)

穆王幻化(之二)

你我皆幻影

主仆苦乐

老聃的糊涂观

孔子之忧

孔子论弟子

人乡随俗

管鲍之交

名声有真假

富贵如烟云

凡人的乐趣

身正影子就正

列子拒食

阴差阳错

害人害己

赵氏之忧

祸福相依

虞氏之灾

美丑变换

渔人玩鸟

心志篇

精诚所至

朝三暮四

华子想患健忘症

燕人悲心

龙叔的怪病

愚公移山

小孩偷斧

扁鹊行医

造父虚心学驾车

技艺篇

尹生向列子学飞行

伯昏对列子论射箭

国氏的偷盗秘诀

梁鸯谈如何饲养虎

颜回学划船

目不识火

驼背人说捕蝉

纪浩子驯斗鸡有方

邓析戏人

大力士公仪伯谈力气

公孙龙的奇论

詹何垂钓

余音绕梁

偃师造人

纪昌学射

伯乐荐人

失羊之喻

治国篇

法官断鹿

子产训弟

尧传天下

晏婴讥笑齐景公

杨朱论治国

治理强盗的秘诀

孔子学游泳

附录 庄子故事

鲲鹏与斥鹅

不皴手之药

庄周梦见蝴蝶

罔两问影

丽姬悔泣

庖丁解牛

笼中的野鸡

饮冰解忧

螳臂挡车

颜回心斋

支离疏

安命乐道

相濡以沫

啮缺问王倪

绦忽与浑沌

臧与谷亡羊

抱瓮老人

轮扁斫轮

东施效颦

返归天真

邯郸学步

无穷与微小

井底之蛙

望洋兴叹

庄子吊妻

鲁王养鸟

外物之过

捉蝉的学问

削木为镰

东野稷驾车

蹈水之道

祝宗人说猪

甘泉先竭

螳螂捕蝉

林回弃璧

腾猿

鲁少儒

真画者

爵禄无变于己

百里奚养牛

至人之箭

心无旁骛

吴王射狙

《诗》《书》《六锼》

不如《狗马经》

徐无鬼相狗相马

勿卤莽灭裂

触蛮之争

涸辙之鱼

任公子钓鱼

神龟

无牵挂的人

子贡探望原宪

无功不纳赏

大盗的大道理

畏影恶迹

庄子的遗嘱

打碎龙珠

杀龙的绝技

曹商使秦

试读章节

黄帝悟道

黄帝是古时候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在即位的十五年时间里,辛苦奔波,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人民也很拥护他。他很高兴,于是就开始保养起生命来了。耳朵听美好的声音,眼睛看漂亮的色彩,鼻子闻香喷喷的气味,嘴里吃着可口的食品,尽情享受。虽然如此,他却又黄又瘦,头昏脑胀,有气无力。于是,他转而为国为民而忧。又过了十五年,在这段时间里,他虽然想尽心尽力为人民谋求幸福,却一样地肤色枯焦,头脑昏迷。

于是黄帝大为感叹:“我犯的错误真是又大又深啊。以前我为了贪图享受,身体弄成这样;现在我为百姓操劳,身体仍然这样。我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了。”

黄帝抛开所有事务,离开宫殿大堂,解散侍卫人员,毁坏所有乐器,把膳食品种也减少了许多,退下来住在普普通通的房子里,心无外骛,形不二用,三个月不理国政。他在白天做梦,梦见自己游到了华胥氏国。华胥氏国在弁州的西方,台州的北方,距离中国不知有多远,不是车船所及,更不用说步行了。在那个国家里,没有老师,也没有官长,一切听其自然,毋须别人干涉,那里的百姓,没有嗜好和欲望,一切任其自然。人们不以生存为乐,不以死亡为苦,也无所谓短命和长寿;不晓得爱护自己,也不晓得疏远外人,所以无所谓亲爱和憎恶,也没有什么东西让他们感到害怕和顾虑。水不能淹没人和庄稼,火也不烧伤人,刀砍鞭打人不痛,皮肤被挠也不觉痒。坐在空中好像踩在实地,睡在虚处好像卧在床上。云雾不能妨碍人的视线,雷霆不能扰乱听力。美的丑的都不能扰乱人的心情,高山峡谷不能阻止人们前进的步伐,一切只要凭精神就行了。

梦醒之后,黄帝非常高兴,因为他从这个梦中悟出了宝贵的道理。他把天老、力牧、太山稽等人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说:“我心无外想,形不二用,专心考虑保养身心、治理外物的理论和方法,却没有得到。我疲倦而睡,梦境竟是这个样子。到今天我才悟到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不可以用实心求到的。”

又过了二十八年,国家极为太平,几乎和华胥氏国一样,而黄帝却在此时升天了。百姓都为他而失声恸哭,一直延续了两百多年。

黄帝梦游的寓言,无非是告人以道家无为之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天下大治,这对于战国征战称雄的局面无疑是一剂清醒药。可是,在今天,作为一国的领导者,就不应该幻想什么无为而无不为,那是一种误人子弟的理论,国家元首应该励精图治,一心为民,在其位谋其政。如果当了国家一把手而不干事,那人民选你干什么呢?人民肯定要把你赶下台去。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以“无为”为骗人幌子的领导、干部太多了,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这种理论的两面性。

圣人无伤

列子问关尹:“听说道德修养达到极高境界的人,如果在深水中游泳不至于窒息而死,到火里去走不至于烧伤,在极其高峻而狭窄的地方行走不至于战栗心虚。我想向你请教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地步?”

关尹说:“这是由于他秉承并聚积了纯正之气的缘故,正气使他超越了一切而变得无所畏惧,外物不能伤害他。这与聪明、技巧和勇敢这些东西没有关系。聪明只能使你知道某些道理,技巧只能使工作更加快捷,勇敢只能使你免于怯懦,它们都不能使你超越于外物。一切有形状、相貌、声音和颜色的,都是物品。为什么这种物品和那种物品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呢?为什么有些物品比别的物品高出许多倍呢?这些都是由于受到形态和质量的影响。有些物品高妙之极,达到无形的境界,在那样的境界中可以达到没有什么变化。能够这样,纵使有人考查,也是无法去了解清楚的啊!它将居于不超过常度的境界,隐藏于无始无终的状况,运动于万事万物的首尾。它的本性完整,气质纯真,个性也不展露,跟万物的原始形态相贯通。能如此,则本性保持完整,神质毫无破绽,外物怎么能浸润进去呢?像上面所说的这种至人,吸风饮雨不觉得饿,宿山石不觉得冷,行走如风,来去无踪。即使他喝醉了酒,坐车时不小心从车上跌落了下来,纵然出点毛病,也不会死亡;即便他的骨骼跌伤了,但它所遭受的祸害却比别人轻,这是因为他本人神志完整。坐车的时候他没有知觉,跌落在地上也没有知觉,他的胸中没有生死观念,当外物和他身体相碰撞的时候,他就不会受到伤害。这种人在醉酒时尚且能不被外物所伤,更何况他头脑清醒,神志完整的时候呢?因此,至高境界的圣人由于把身心藏于自然,所以外物不能伤害他。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自寻烦恼”、“自讨苦吃”之类的话,一个不修养自身的人,常会招辱受侮,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受别人欺辱的。诚如此故事所说,一个人头脑清醒,神志完整,他就会善待自己,检点行为,别人就会尊重他。如果我们时常提醒自己,相信“人不能侮我,是我自己侮我”,我们就不会招受外物的伤害。P8-11

序言

《列子》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典籍,据考证,它是晋人时的作品,“好事之徒聚敛《管子》、《晏子》、《论语》、《山海经》、《墨子》、《庄子》、《尸佼》、《韩非》、《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新论》之言,附益晚说,假为向序以见重。”看来,《列子》并不一定是列子本人所撰。

《列子》的思想与老庄相近,一般被视为道家作品,它探讨了宇宙起源、自然更替和人类行为等规律,捷出了一些启人思考的见解。它主张顺从自然,安时处顺,超脱自然的束缚,享受人生的快乐;它在养生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它反对人为的技巧,推崇超人为的自然而神奇的力量,这些和道家十分相近。同时,它还和儒家有相通之处,如书中有推崇孔墨的言论,宣讲仁义、忠信、精诚等思想。对杨朱也十分推崇,记载了许多杨朱的言行(虽然杨朱未必说过这些话,做过那些事)。该书还洋溢着很浓的虚无之味,常以梦、幻化、坐忘等方式表达出作者向往超脱的思想。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糅合众家,启人智慧的优秀著作。

《列子》一书中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对人们影响很深,如愚公移山、女娲补天、朝三暮四、夸父日、杞忧天。这些故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体现,对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列子》一书中还有大量的哲理故事,可惜这些故事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其价值没有体现出来,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鉴于此,笔者不揣自己学识浅陋,意欲为光大祖国传统文化聊尽绵薄之力。在研究之余,把《列子》中的故事一一抉择出来,作适当的文学加工,以期使之更通俗,更贴近生活,同时力掘其中蕴含的哲学义理,力图使之既通俗又启人思考。但笔者才疏学浅,虽欲奉呈赤心,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恐鄙陋见笑于大方之家,恳请读者诸君不吝赐教,于此先示谢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0:08:22